觀察原創(chuàng)
作者 | 阿彪
金星的“脫口秀”是整個周播60分鐘節(jié)目里薈萃最多精彩與內(nèi)容含金量單元?!皻⑹诛怠睌[在開場有放禮炮的隆重,先聲奪人嗆出的麻辣誘惑引爆觀眾收視震撼,卻沒能拉抬另外兩個單元一路上飆,互動環(huán)節(jié)“有話問金姐”帶感指數(shù)算勉強持平,但礙于時間刻不容緩,興頭被壓縮得沒辣上癮,就已撤盤;而接續(xù)的“明星專訪”賣力不討好,有折戟的衰樣兒,連帶節(jié)目質(zhì)感被拉低,是虎頭蛇尾打了水漂的硬傷。“燦星”是懂如何開綜藝節(jié)目的傳播公司,觸覺敏銳不是蓋的,很快調(diào)整了三個單元的編排位置,把“脫口秀”擺中間承前啟后,“專訪”與“互動”擱置首尾營造場內(nèi)外的虛實應答,節(jié)目演進流程才捋順了:暖場─鋪墊─高潮─呼應─落幕,而非先前既定印象里開高走低的窘迫。凡牽涉收視習慣的改變,都需要花時間慢慢培養(yǎng),因此,節(jié)目端出來第一感覺“要對”非常重要。
藝人要有把目光通通抓到我身上來的魅力。無論說什么,光一亮相就有足夠的說服力,周身能激蕩出強大的磁場!金星可被歸類為這一檔。她算入行很久的資深藝人,一路開大門走大路,從不躲躲閃閃,在舞臺上是拿出最真實感覺的演員,用心和觀眾交流她“毒到”的審美體驗。夯到近年各大綜藝節(jié)目爭相搶人,可見口碑與風評不容小覷。
外行看熱鬧,內(nèi)行看門道。頗受嘉許的“脫口秀”──最讓金星引以為傲的單元,我來庖丁解牛試著拆解下,把其中機關(guān)、“說事兒”編排技巧,以及肢體語言表現(xiàn)和安插做一個斗膽的透析。
這段“脫口秀”之所以活靈活現(xiàn),給觀眾留住較為特別的印象,在于金星把屁股從凳子上挪起來,站著了。這是好的開始,一旦站穩(wěn)當,相當于成功了一半。她舞蹈演員的底子要這么一直坐下去,就淹沒在同質(zhì)性節(jié)目一片蕓蕓眾生之中,光耍個嘴皮子,還不如聽段相聲來得過癮。這是和之前草草收場的“金星撞火星”最不一樣地方。
她在“脫口秀”登場時,整個人繃好緊,走出來像戴著緊箍咒,腳外開有點盤盤的,不太自然??吹贸?,她蠻緊張……但求生意志驚人,表情有歷盡千帆的鎮(zhèn)定,是翻過很多跟頭后,依舊敢想大事、做大夢、不服輸?shù)呐深^。快50歲的人終于熬出了名堂,一旦浮出水面,用更專業(yè)藝人的狀態(tài),朝演藝圈全方位狂奔,挑戰(zhàn)自我極限。這種際遇軋到金星,是命運的開示,也是回擊前半生遇襲時背負的壓迫與大環(huán)境給予“認同”的不諒解。不過,變性人主持節(jié)目在民風仍顯保守的很多中國人眼中,仍屬一個前沿與先鋒話題,帶有不那么昭彰的一點政治忌諱,出入也與時下弘揚的主旋律不太搭腔;節(jié)目定位有“叛逆”出走的情緒,回歸社會急劇“左轉(zhuǎn)”的時空中,個人色彩較濃,太偏自由、隨性了,時不時拋出句把真心話,拿捏稍有不妥是容易擦槍走火被廣電部門“斃掉”的。金星這把雙刃劍,制作單位神經(jīng)得夠大條才能持續(xù)闖關(guān)!節(jié)目跑下去得克服很多來自體制內(nèi)的阻力。大家仔細觀察,“脫口秀”的選題總是挑選短期會有成效,能贏得社會掌聲又不逾越官方紅線的話題來做,發(fā)揮威力。比照“金星撞火星”專揪時事、民生熱點,裹攜某些“抗上”風險的主張押寶點擊率的操作是完全不同的路數(shù)?!懊摽谛恪毕猜剺芬娸^娛樂化,只要開炮的“口徑”不鋌而走險,幾乎不太可能表達超出官方允許的范圍。這就是中國的電視生態(tài),文藝和政治時時處在沖突之中,看金星怎樣在黨的廣電政策及人間娛悅的夾縫里施展抱負了。
男生變女生術(shù)后彌留的殘疾也打不垮她,仍安然活回舞臺,她對生命的理解,對平衡的掌控,對風險意識的認知,應超越了常人。何況還撐過不是斗死人,就是斗不死的文化大革命。這么多閱歷累積能讓她在“脫口秀”里很好控制住自己的評論欲和抒情欲,對現(xiàn)實參雜的時時感應會點到為止;在不得不“膚淺”的地方,絕不會冒進顯擺一把。她是明白人,這年頭,實在犯不著跟“錢”過不去嘛。
“脫口秀”主秀是一人單口的表演,其形式實質(zhì)上卻屬雙人,像東北“二人轉(zhuǎn)”一樣A、B咖默契配合。金星和沈南搭檔,一人裝傻,一人負責吐槽;一人插科打諢常常跳針擔任節(jié)目潤滑角色,一人固定內(nèi)容起始的“大方向”拉主Key;一個常抓狂、情緒暴怒找不到邏輯,一個伶牙俐齒超有自己想法。像“沒頭腦”和“不高興”的組合。
堅持“扮傻”的沈南“易失控”,外表矮矮胖胖,看著憨直可欺,聽他講兩分鐘的話,有時可以從中找出一打謬誤,這些撒出的“梗”,經(jīng)金星刺破后,邊罵邊調(diào)侃,就會形成一種“笑果”,娛樂大眾。嘴巴利索,有點得理不饒人的金星,很常賣老,是個江湖經(jīng)驗豐富的姐姐;一整段故事若平鋪直述講完,搞得會很像空中大學教授的通識課程:“大道理”、“大原則”太多且冗長,有“Discovery”科普的味道。絮叨久了,會冷颼颼聽不下去,會很想轉(zhuǎn)臺啦。跟“名人專訪”單元話問了好干一樣,嘴巴里埋下的“?!保詈笠姽舛既醯袅??!岸旧吲伞闭崎T人的她,需要刺激、鼓譟,假如制作單位沒“宅配”個沈南給她,整個愉悅的狀況就會跑掉,變得很普通,要怒不怒,要毒不毒,效果就蠻差?!懊摽谛恪眴卧纳蚰鲜前谚€匙,真正化作綠葉隨侍在旁,“作梗”被揶揄、攻擊后,突然暴怒來引發(fā)笑點。而非其他兩個單元中可有可無的“主持助理”。這里金星唱獨角戲,但填不滿25分鐘節(jié)目效果,搞笑的能力、節(jié)奏不夠火候,因此,沈南穿插表現(xiàn)的機會就比較多、比較自由,去補給她過于嚴肅、正經(jīng)以外的部份,像個機關(guān)隨時待命,在“笑料”力有不逮時,很“白癡”地犧牲自己點燃金星,構(gòu)建戲劇張力,引發(fā)“毒舌”再次發(fā)功,一直罵一直吐槽將觀眾“笑點”持續(xù)掀高。
“脫口秀”里重點來了,肢體語言的加入豐富了藝術(shù)多元表達的效果。加上多齣話劇的歷練,臺詞功底也很見了得,語言的氣口、Tempo下得相當準確,斷句跟重音都在對的地方。一個類似小劇場的攝影棚里她能說、能演、能唱、能跳,還能耍寶,集結(jié)了表演藝術(shù)的多種形態(tài),這是“金星秀”能干掉一票深夜“懇談”性綜藝節(jié)目的砝碼。也是小S這么討人愛坐鎮(zhèn)夜間10點檔綜藝節(jié)目長盛不衰的必殺技。大陸很多“脫口秀”主持人賣的都是一張“熟悉的臉”,而說、學、逗、唱綜合能力不及格,融入的詼諧、幽默的藝術(shù)感覺加持不了電視語言的喜感,逗樂閱聽人成為他們的負擔,改走嚴肅、莊重的訪談反而是條偷懶的捷徑。另外中國有14億人,節(jié)目定位偏重的收視市場各不相同,主持人擺爛到就算濫竽充數(shù),遙控器也總有僥幸轉(zhuǎn)到他們的一天。何況“言論自由”無法落地,主管大陸電視臺的宣傳部門視“政治不正確”高度敏感,“尺度”上會盡量刪減“不和諧”的內(nèi)容,所以很多節(jié)目寧可“不及”,也不愿冒天下大不韙的“過”,也變相壓抑了主持人的發(fā)揮,安于現(xiàn)狀倒成了最好的取舍。不得不說,金星在制播分離時代的示范作用開了個主持人良性競爭的好頭,這要肯定她!
還是回到“脫口秀”里,她的語言系統(tǒng)在藝術(shù)上呈現(xiàn)的感覺,不是我們這網(wǎng)絡世代講話的方式,還殘存著七、八十年代留下的一些文革的蹤影和自己早年在軍隊當“文藝兵”的情愫。那種“計劃經(jīng)濟”年代政令倡導式的口吻在她自我表達描述一個故事時常常不自覺跳出來向觀眾拜碼頭,雖竭盡一己之力盡量說真話,但講出來的話往往有“自我意識過盛的發(fā)泄”,居高臨下的,夾雜著她先前那份受壓抑過久的自大情感!針對一件事情,旋即丟出自己觀點,論戰(zhàn)時犀利的鋒芒,有許多就來自對叵測人心透徹的挑剔,這和她顛簸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站在舞臺中央,她的神態(tài)頗具牝雞司晨的意象,不論游學美國,遠足歐洲,還是異國戀耕耘出的浪漫愛情,怎樣看都不像跟“民主”打過交道的人,她的“局”僅限于中國人狹隘的思維框框,心里想必也有個“皇帝”作祟。當她聊開了,手舞足蹈搭配動作助興時,肢體間的喜感又拗出一種用力過度的狀態(tài),很有“大躍進”關(guān)顧過的味道,再刻意些,就能搔到民眾“共同記憶”的癢處了。多數(shù)中國人內(nèi)心總是渴望找到一個集體去歸順,去臣服的,讓這個集體替自己做決定,她比劃出“忠字舞”的某些樣板動作,散在行為表現(xiàn)中,“無異議”地尋求了觀眾情感上的交流與互動,現(xiàn)實寫照下,那令人不自在的幽默呼應了當下社會風貌的輪廓,姿勢越粗劣,越能討好觀眾。
金星“囂張”的形象在電視銀光幕前已積重難返!兇、潑辣、不好惹、氣焰燻天,經(jīng)媒體反覆播放后,形象一建立,只能演到底。私下不管是個怎樣的好好人,多么不卑不亢面對自己與現(xiàn)實,對照自己的媒體處境已無法取悅眾生。吃慣“重口味兒”的觀眾已形成感官上的“路徑依賴”,來兩集“清粥小菜”突然選擇一些溫暖、平穩(wěn)的話題,收視和網(wǎng)絡點擊率就直直往下掉,那是簽發(fā)話語影響力的形象支票被打了折扣。“金星秀”要想一直“火”,就只能一直辣,更辣,辣上加辣;稍有怠慢,或舟車勞頓的疲乏,諸如類似批評的聲音就會不絕于耳:“擺老開始混”、“火了后做節(jié)目不認真”等等……這節(jié)目彷彿上了條無法回頭的單行道,只能一路向前沖。節(jié)目初始企劃時,不曉得考慮的是否長遠,抑或比較短視,單想著狠撈一筆見好就收?專業(yè)的節(jié)目制作水平,是要依循主持人特質(zhì)、條件量身打造,選題不能躁進,對社會熱點、逸聞趣事相當警覺并熟悉其切入的點,有豐富實務經(jīng)驗,知曉引發(fā)關(guān)注與討論的“眉角”如何操作,確定話題后可以一棒打翻人,而非為搶媒體時效硬上,見到黑影就開槍,這是刺激,留不下印象。節(jié)目好看,有時就得會“儲存”話題,“養(yǎng)”話題?!盃N星”設計的每期“脫口秀”主題太走“快銷”風格了,來得鮮明,但不夠深刻;回旋于金星,架設的“形”和“重點”就是聽她“罵人”+“吵架”,沖突顯得非常人為,其實際道德補償效果也很有限。罵得“對”、罵得“好”,不見得就是標準答案,觀眾喜歡看或許只是湊個熱鬧!
可能經(jīng)歷過階級斗爭比較慘烈廝殺的時期,大陸電視觀眾偏好“重咸”那一味兒。舉凡社會心理情節(jié)糾結(jié)、矛盾嚴重,反主流沖動明顯,對現(xiàn)存社會秩序有沖撞構(gòu)成挑戰(zhàn),現(xiàn)實男女關(guān)系復雜存有不論的投射,和某些既定觀念的質(zhì)疑,都容易成為媒體熱搜話題。不論有多S或多M、多“攻”、多“受”,有多公主病或多工具人,同場加映,總會目不暇接,人滿為患……當這類故事交付給“進化”后的金星來演“脫口秀”,和我們散聊幾下,吸引注意力就更有了噱頭,不但坐得住,看得下去,甚至看了還想看。都怪平常人的世界太沉悶,不像她這么敢從“臥底”奔赴“穿越”直至另外一種人生境界,像“變色龍放棄變色”的感覺;直面自己天性,先狠狠反掉自己人性一樣,跟隨她,我們在假象中也超越了。世界對美好的定義有著不同的天平,每個人不一樣,我們只能尊重。
電視機前最討厭三種人:1”炫富貌似很有錢的2”所向披靡感覺自己特別厲害的3”做作不真實的。金星在節(jié)目中應該收斂一些,謙虛反而能贏得更多人的愛,“自封強者”會活在很深的“原罪”里,那是安全感的缺乏和自我防衛(wèi)意識太重。高高在上,觀眾心理上離你也有距離,通過一檔節(jié)目,塑造自己口碑與形象,最終目的是要觀眾愛你、喜歡你,不是要觀眾怕你!這樣帶進的收入才會越多,有時是直接下廣告,有時是爭取代言機會,或是更好的合約條件。擁有話語權(quán)所謂“厲害角色”的營銷方式,是無法讓人建立對故事情境和人物認同感的,通常費力不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