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寫過的一篇文
貌似稍微知道一些日本動畫電影的人都知道導(dǎo)演宮崎駿。但是當我和人聊起宮崎駿時,經(jīng)常會聽到“我最喜歡宮崎駿的《螢火蟲之墓》”這種聲音。
這,這……有什么不可以嗎?厄……不是不可以呀,問題是……宮崎駿和《螢火蟲之墓》完全不挨著?。。?!宮崎駿的《螢火蟲之墓》?從何說起呢?!
這種錯誤甚至還出現(xiàn)在一個以介紹電影清單為主的微博里。當我留言指出其錯誤之處時,不但沒有得到博主的正面回應(yīng),反而被其他粉絲指責(zé)不要太較真?!
難道你不覺得這種錯誤簡直就是對00后說“我最喜歡TFBOYS的王千源”一樣難以被原諒嗎?
所以這么大的誤會到底是怎么產(chǎn)生的呢?
請先解決這樣一個問題。
答案可以是龍貓,沒錯。那這個呢?
這就不能簡簡單單回答臺燈吧?因為皮克斯,這盞歡實的小臺燈就有了更豐富的內(nèi)涵,有別于其他臺燈而獨一無二。
所以同理,提起“龍貓”,可以是這個
這個
還有這個
而這個
只能是吉卜力工作室
要明白,吉卜力工作室雖然是宮崎駿建的,但吉卜力制作絕不等同于宮崎駿創(chuàng)作。這個龍貓logo一定誤導(dǎo)老多人了,不能看到這個logo就認為該電影是宮崎駿的電影的!
而今天,我要聊的(敲黑板,重點),是吉卜力工作室的三大巨頭之二的高畑勛(《螢火蟲之墓》的真正導(dǎo)演)和宮崎駿,他們的電影的不同之處。
要說高畑勛和宮崎駿的電影,差別還真挺大的,且聽我細細道來。
動畫電影的畫風(fēng)是一個導(dǎo)演最明顯的風(fēng)格體現(xiàn)??床煌膭赢嬰娪?,就像進入了不同的世界,這個感覺是挺奇妙的。作為吉卜力工作室的主力導(dǎo)演,宮崎駿確實是一座令人仰止又無法望其項背的高峰,吉卜力的其他導(dǎo)演跟風(fēng)也很正常,但高畑勛是個例外。
不得不說高畑勛是吉卜力中最具個人風(fēng)格的導(dǎo)演(沒有之一,因為大家都在學(xué)宮崎駿,所以宮崎駿的風(fēng)格也沒什么特點了)。你一眼就能看出他的電影——他畫人特別愛畫法令紋和紅臉蛋。
《歲月的童話》畫法令紋簡直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有個豆瓣的高分評價就是“人物笑起來的時候都好丑...”
呵呵,深有同感。雖然《歲月的童話》是我最喜歡的高畑勛的電影,也不得不承認,畫法令紋確實挺丑,至少真的很顯老。
除了法令紋,還有紅臉蛋,它們就像高老爺子的簽名一樣,每每簽在小女孩的臉上(囧)。
高畑勛和宮崎駿畫風(fēng)的另一個不同之處在于宮崎駿畫風(fēng)比較穩(wěn)定,高畑勛比較多樣。
高畑勛有大家所謂的“畫風(fēng)好像宮崎駿”的細膩的寫實畫風(fēng)?!稓q月的童話》、《百變貍貓》、《螢火蟲之墓》、《大提琴手》基本是這種畫風(fēng)。
《我的鄰居山田君》和《輝夜姬物語》畫風(fēng)就顯得很獨特。
《我的鄰居山田君》是以一副小女孩的簡筆畫為開端,電影大部分也是以她的視角講述。所以整個電影也類似簡筆畫,畫風(fēng)與內(nèi)容相得益彰。
《輝夜姬物語》講的是一個日本的民間故事,畫風(fēng)就變得很傳統(tǒng)。
除此之外,《輝夜姬物語》中表現(xiàn)不同地位的人物,畫法也不一樣。
反觀宮崎駿,好像30年來幾乎就沒怎么變過。
高畑勛比較喜歡用意識流,宮崎駿喜歡用魔幻現(xiàn)實主義。
啥叫“意識流”?
有一次,給我剪頭發(fā)的小哥問我學(xué)什么專業(yè)的,我說中文。他很驚訝的問我。中文還用學(xué)嗎?
對呀,你要是覺得中文不用學(xué),那你說說什么叫意識流吧,哼!
所謂“意識流”……嗯……算了,我還是不說定義了,畢竟這也不是本文的重點(是你自己忘了當時背的名詞解釋了吧)。簡單來說意識流放在影視劇里就是把角色想的給演出來。文學(xué)代表作可以參見《尤利西斯》或者《墻上的斑點》。
《百變貍貓》應(yīng)該沒怎么用,算下來意識流在高畑勛的長篇動畫電影里的使用率是5/6。
那宮崎駿用不用意識流了?用!最明顯的就是《起風(fēng)了》。(所以我認為《起風(fēng)了》不太像宮崎駿的電影。)
《起風(fēng)了》和《歲月的童話》一樣通篇都在使用意識流。
宮崎駿喜歡用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又是什么呢?可以這么理解:這事本來是真的,所以叫現(xiàn)實主義嘛,但是非得用一種比較神道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所以叫魔幻。
一般拉美作家比較愛用魔幻現(xiàn)實主義,比如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再有就是莫言。莫言的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頒獎詞就在表揚莫言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用的溜溜的。當然宮崎駿也是使用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好手。
宮崎駿的電影除了《起風(fēng)了》幾乎都在使用魔幻現(xiàn)實主義。
宮崎駿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這個話題是大到可以單獨寫一篇文的程度,所以簡單用我最喜歡的《龍貓》做例子。
以前有人問我,小梅和小月種下的種子一夜之間長大這到底是不是夢?這是魔幻現(xiàn)實主義?。⌒∨笥训攘撕镁玫姆N子,在不經(jīng)意間破土發(fā)芽,他們就認為這是龍貓的魔法。城市的孩子回歸大自然,自由酣暢地在田間地頭探索和發(fā)現(xiàn),所有的一切無一不是神奇和驚喜。正如偶然刮起的風(fēng),那是呼嘯而過的貓巴士。一切想象都是孩子們的真實,是夢與否已經(jīng)不需爭論,因為每個人的快樂童年本身就是一場繽紛的美夢。
在《螢火蟲之墓》中,兄妹兩個躺在滿布螢火蟲的蚊帳里想著他們爸爸的艦隊,于是艦隊的畫面就浮現(xiàn)出來,很典型的意識流運用。
總結(jié)一下高畑勛的六部長篇動畫電影,除了早期的《大提琴手》其余五部可以用三個字概括,“接地氣”!高畑勛喜歡講非常平實的故事,用一些生活化的碎片打動人,兩個比較魔幻的也取材傳統(tǒng)的民間故事。
宮崎駿則不然。除《龍貓》和《懸崖上的金魚公主》發(fā)生在本國《起風(fēng)了》是一傳記電影外,其他七部,我不知道用什么比較精辟的詞概括好……最準的就是,“不接地氣”!先不說別的,你就看他的女主角的名就很“不接地氣”。
《魔女宅急便》里的“琪琪”算是比較保守的,但是細看設(shè)定,騎著掃帚帶著黑貓滿天飛的小魔女,這不是英國女巫嗎?!所以宮崎駿的電影啊,真的很西方化。背景幾乎都是架空的,魔幻的,玄乎的,建筑和人物衣著很明顯偏向歐美。宮崎駿喜歡有大背景,有不同尋常的世界設(shè)定的奇幻故事。
總的來說,宮崎駿的故事總是快樂、美好、積極向上,結(jié)尾帶給我們希望和溫馨的。像《螢火蟲之墓》里的兄妹的苦逼故事并不是宮崎駿的菜。
一提音樂,久石讓簡直比宮崎駿還令人熟悉。那既然這么了解這對黃金搭檔,把《螢火蟲之墓》當成是宮崎駿的,也太走眼了。
綜上所述,宮崎駿電影的諸多特點也決定了其電影配樂的特有屬性:奇幻、大氣、詩意、帶有童話氣質(zhì)……《螢火蟲之墓》的配樂,一個也不占。
再直白點說,大多數(shù)久石讓給宮崎駿電影配的音樂單拎出來可以獨立欣賞,存在感很強,看過電影的基本上都能哼兩句。
而高畑勛的電音配有和其電影繪畫風(fēng)格類似,比較多變,沒有像“宮崎駿-久石讓”這樣的穩(wěn)定組合。如果非得給高畑勛的電影音樂總結(jié)出個特點,那就是平民化,市井化,一如他電影的故事內(nèi)容。
宮崎駿的電影敘事都是緊湊飽滿流暢的順序演下來的,老老實實的按時間線講。
高畑勛花樣敘事:《百變貍貓》像散文一樣,東一下西一下的(笑);《我的鄰居山田君》像章回體,畢竟是四格改編的,每一章結(jié)束以后還有一首俳句做結(jié);《歲月的童話》當然是插敘了;《螢火蟲之墓》是非常明顯的倒敘,一開始哥哥就告訴你,他死了。
其實我早先也把《百變貍貓》誤認為是宮崎駿的電影,但一直因為配樂不像,敘事節(jié)奏也不太像,所以有懷疑。希望這么說不會顯得我太自滿。
高畑勛的多變也許是在探索,探索一條不同于宮崎駿的道路,一條屬于他自己的道路。其中也許有《我的鄰居山田君》的鎩羽,但更有《輝夜姬物語》的載譽而歸。反觀宮崎駿,在他的最新電影《起風(fēng)了》里面,似乎有了高畑勛的味道。
聽我啰嗦完這么長,是不是覺得“啊,《螢火蟲之墓》真的和宮崎駿的電影差好多??!”或者“不就看個電影嘛!你較什么真啊!”。
好吧,其實對于真正的影迷來說,這種較真還挺有意思的。
不知道“我最喜歡宮崎駿的《螢火蟲之墓》”這種錯誤在日本是否存在。我覺得夠嗆,就像國內(nèi)沒誰能把馮小剛和姜文的電影弄混。但我還是比較惡趣味的想知道要是兩位大師得知我們這邊這個情況后,誰會更尷尬一些。是更有名氣的卻畫不出粉絲心中最好的那位,還是畫得最受認可的但誰也不知道他是誰的那位。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但是兩位巨匠在一起一工作就是好幾十年,并且相親相愛互相幫助。經(jīng)常是你導(dǎo)演我制片,你拍片我編劇的合作模式,有時還合為TV動畫做導(dǎo)演。
宮崎駿為高畑勛的電影做制片
高畑勛為宮崎駿的電影做制片
和大神在一起工作不但沒有迷失自己反而保持了個人風(fēng)格,我們是不應(yīng)該不知道高畑勛這個人的名字的。
2017年89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篇提名的電影《紅海龜》就是高畑勛當?shù)乃囆g(shù)指導(dǎo),所以這部法國-比利時-日本合拍片開頭也有吉卜力工作室的龍貓logo
可能是宮崎駿本人也意識到自己在走下坡路了吧,所以之前聽說他要嘗試3D動畫電影(應(yīng)該是放棄了)。
窮則變,變則通是沒有錯,但是在變化中會不會迷失,會不會變得迎合這都不好說。七退七出的宮崎駿說“與其什么都不做,不如在制作中死去”是很感人,但是作為真愛粉的我,更希望他能急流勇退,讓我們記住最好的宮崎駿。
再多聊兩句吉卜力吧,工作室也不僅僅宮高二人,三大巨頭里還有一個鈴木敏夫。
介紹吉卜力工作室的紀錄片《夢與狂想的王國》,海報就是三大巨頭
除了三巨頭,吉卜力工作室還有好多好多知名的不知名的導(dǎo)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