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著,爬起來做個筆記:
孩子要上小學了,該盤算給他報輔導班了,改天問問王姐,她家孩子上的是哪個補習班;
領導最近又新招了幾個95后讓我?guī)?,也不知道他什么意思,得找個機會和同事通通氣;
老媽昨天打電話說爸爸進了醫(yī)院,要抽空回家一趟;
家里的紙巾、洗發(fā)水不夠用了,明天記著網(wǎng)購……”
在密密麻麻的方塊字下,是排著隊給她點贊的人群。每個小小的頭像背后,都裝著一個滿是盤算的女人、妻子或母親。
嗯,我一點兒都不懷疑她們會失眠。
1
事事要計較
心,真的不夠用
有時候,我真為當代女性心累:
一方面,為了獨立,為了養(yǎng)活自己和家人,我們背負著職場的壓力、偏見,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著。另一方面,出于天性以及傳統(tǒng)角色的賦予,我們又操持著家務,養(yǎng)育孩子,撐起家庭的一片天。
我們?nèi)绱伺Γ€會偶爾接收到來自父母、老公,甚至社會的不滿信號,巨大的受挫感、不公平,像大山一樣哐哐哐的砸到我們頭上,令人崩潰。
但如果和馬伊琍做對比——這個從低谷中走出的女人——你會吃驚于她把生活過的越來越好:
曾經(jīng)遭遇男友和閨蜜的背叛;
老公事業(yè)如日中天時,自己默默做好孩子媽媽的角色;
懷二胎的時候,全國人民知道了自己的老公出軌他人……
在輿論嘩然中,馬伊琍卻出乎意料的選擇了原諒文章。
她不緊不慢的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出演了《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我的前半生》《找到你》等多部高口碑作品,將自己的事業(yè)推上了新高峰;
與此同時,她又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好媽媽,繁忙工作中還堅持母乳喂養(yǎng),像平常的母親那樣帶孩子旅行,散步,記錄孩子成長的點滴……
△摘自《我的前半生》
生活過得好不好,是我們可以選擇的。馬伊琍可以過得好,是因為她知道,凡事太愛計較,太放在心上,并不能給我們帶來幸福,反而會使人不幸。
在社會的輿論、他人的目光、為母的壓力下,她學著不去在乎,給生活做減法,而不是加法,最終找到了內(nèi)心的平衡。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但很多人不知道,這句話的后面,還有另外一句:“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span>
沒有角色能完美到讓所有人都滿意,他人的看法,別人的人生,不用急著往自己的身上擔。
放過自己,畢竟,頭發(fā)真的不夠多了。
2
回回翻舊賬
離成為舊人,不遠了
日本作家渡邊淳一曾經(jīng)寫過一本《鈍感力》的書,書中他提到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所必須具備的一項能力,就是鈍感力。
它是一種“遲鈍的力量”。作者告訴我們,要把心量放大,少些計較和敏感,不被雞毛蒜皮的小事牽動情緒,才會更幸?;磉_。
在婚姻生活中,我們更提倡這種能力。
在楊絳老師的《我們仨》中,她回憶了一件小事:
因為和先生錢鐘書對一個法文的讀音有爭議,兩個人吵得很難堪,她為此特意找到一位法國人來評理。
結(jié)果,法國人說她的發(fā)音是對的,而錢鐘書錯了。
楊絳先生“勝利”了,但她最終嘆道:“雖然贏了,卻覺得無趣,很不開心?!?/span>
豁達如楊絳先生也曾如此,更別說我們了:
總盯著老公從中間擠牙膏,總提醒他吃飯別發(fā)出聲音……
生活里的細枝末節(jié),斤斤計較;
他不讓我看手機,那他就不要看球賽……
回回翻舊賬,我不開心,你也別開心;
他忘了我們的結(jié)婚紀念日,他大聲沖我說話……
誰做錯了事情,就要被釘在“恥辱柱”上……
婚姻如果是一張燒餅,為什么我們總要盯著上面的芝麻?
如果一吵架就要翻舊賬,一有錯就要低人一等,那婚姻這條路,我們就永遠無法走下去。
好的婚姻,永遠都是往前走的?!?span style="font-size: 14px;letter-spacing: 1.5px;">遲鈍”的放過,人就走的過去,小矛盾、小拌嘴便成為過眼云煙。走不過去,便會成為一生的結(jié),等到某一天再被它絆倒一次。
鈍感力,與其說是被動遲鈍,不如說是主動忽略。忽略雞毛蒜皮,包容非原則性的錯誤,令情緒更平和、心胸更舒爽。
每一段婚姻,都會有矛盾,放過它,其實也是放過自己。
本文圖片皆來源網(wǎng)絡
(本文為三明治媽媽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作者授權)
為了不在茫茫人海中與你走散
請按照以下步驟“星標”一下我們
獲得媽媽群體一手心理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