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中劑量:
1 斤 = 16 兩 =
1 兩 = 24 銖 =
1 圭 =
1 撮 =
1 方寸匕 = 金石類
半方寸匕 = 一刀圭 = 一錢匕=
一錢匕 = 1.5
一銖 =
一銖 = 100 個黍米的重量
一分 = 3.9
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
1 斗 =
1 合 = 2 龠 = 20 毫升
梧桐子大 = 黃豆大
蜀椒
葶藶子
吳茱萸
五味子
半夏
虻蟲
附子大者1 枚 = 20
附子中者1 枚 =
強(qiáng)烏頭1 枚小者 =
強(qiáng)烏頭1 枚大者 = 5
杏仁大者10 枚 =
梔子10 枚 平均
瓜蔞大小平均1 枚 =
枳實1 枚 約
石膏雞蛋大1 枚 約
厚樸1 尺 約
竹葉一握 約
市制與公制計量單位及換算
市制與公制計量單位及換算主要內(nèi)容如下:
· 明清以來,采用16位進(jìn)制,即1斤=16倆=160錢。
· 現(xiàn)今采用公制,通常按規(guī)定以近似值進(jìn)行換算,即1兩(16位制)=30g,1錢=3g,1分=0.3g,1厘=0.03g。
· 一般干品藥為3~9g,部分為15~30g。各單味藥后所標(biāo)用量即此。
劑量
劑量的含義:
· 劑量即藥劑的用藥量,一般是指單味藥的成人內(nèi)服一日用量。
· 也有指在方劑中藥與藥之間的比較分量。即相對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