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家事」是好好住的一個新欄目,每周末想和你一起,做件打理家的小事。從技巧到工具,家務是有捷徑的,讓這個與家相處的過程,少點負擔,多點自在。
大家都知道,日本主婦要打理家務,照顧老人小孩,做家庭資產管理……各種瑣碎日常,是如何能面面俱到的?我發(fā)現(xiàn)這些主婦都有著超強的時間管理能力,甚至各自有一套完整、高效的「家事計劃」。應該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有做計劃、列待辦的習慣,但很少有人想到這些在職場提高工作效率的技巧,「家事管理」中也同樣適用。在 Instagram 上隨便搜 #お掃除メモ #家事リスト上過富士臺節(jié)目的日本主婦 osayosan34,看她做家務真是分分鐘治愈強迫癥。不但做十分詳盡的家務計劃,osayosan 還會將清單貼在家里顯眼的位置,完成就隨時打個勾。按照「月-周-日」,osayosan 的家事管理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下圖左邊是月計劃,右邊是拆分的周計劃。在每日規(guī)劃上,osayosan 又細致地拆分成三個時段分別列出。單看這個日計劃,就感覺主婦的一天也真是很辛苦……除了每日每月的例行家事,每年還會有一些季節(jié)性的,譬如換季收納、年前大掃除等。像主婦 maiotime18,也都在年初計劃里安排得明明白白……看完你可能會想,我怎么可能像日本主婦一樣,每天都有大塊時間來打理家事?但其實越是時間有限,這些提高效率的方法才更應該借鑒呀!對我們大多數(shù)上班族來說,日常家務都是能簡則簡,并不會這么復雜。說到底,只要能湊合,也沒多少家務是「必須做的」。但又想要干凈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看不過去了就打掃一下,被動地完成一件件家務。我之前就是典型的家務苦手,嘗試做「家事規(guī)劃」后簡直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現(xiàn)在我終于可以放心說出:家務做完了!沒錯,家事可以量化,把自己從永遠干不完的思維中解脫出來,加個「進度條」,反而發(fā)現(xiàn)并沒有自己想象得那么難。而且家務通常都是周期性的,制定出一份日 / 月 / 年計劃,之后就可以不斷復用,在實踐中完善修正即可。像住友@沅來如此,就在年初制定了家庭每周 & 每月的清潔計劃。打印出來放進透明文件袋貼在冰箱上,每月用彩色筆劃勾打卡,可以反復使用。
當然,在執(zhí)行上總會有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時候,列好的幾條 to-do,哪些步驟可省略,哪些現(xiàn)在做性價比最高,自己做的計劃都會心中有數(shù)。你真的知道日常家務有多少嗎?盡可能把你想到的家務都列出來,根據周期長短來分類。整理了我的清單供大家參考,但每個家庭的情況千差萬別,不會有一套通用的法則。這個盤點自己家事的過程,不可省略,也無法照搬。高頻使用區(qū)地面除塵
洗完澡清理地面和地漏
水池用后隨手擦臺面
倒垃圾
地面及家具表面除塵
系統(tǒng)收納整理
整理冰箱并補充食材
擦拭柜門、置物架
清理廚房油煙機、灶臺
清潔烤箱等廚房家電
清理全屋衛(wèi)生死角
清洗沙發(fā)套
清理地毯
換季整理衣柜
斷舍離
我盡量簡化了每日例行家務,日待辦看起來不少,其實大多是一兩分鐘的小事,最重要的是「物歸原位」。工作日的基本保持,加周末集中清潔整理,就能滿足我的日常標準了。因為我自己的日待辦很簡單,摸索一段時間逐漸形成習慣,現(xiàn)在我只做周和月打卡。這一點上我覺得另一位住友比我做得更好,利用甘特圖做每月例行家務計劃,同時也包含了周和日,化繁為簡很聰明。第一步列的清單任務如果很多,可以用時間管理中的「四象限法」來分個輕重緩急。工作日只做重要且緊急的家務;一些重要但不緊急的,拆分到每周每日。像冬夏前的空調清理、廚衛(wèi)深度清潔,時間有限不妨就交給更專業(yè)的人,上門清洗。在實踐中不斷優(yōu)化家務流程,縮短家務時間??偨Y了幾點我認為特別好用的——① 提前備餐:做飯大概是每天耗時最長的家務,我還要準備第二天的便當,提前備餐真的方便!每周末采購完食材就洗、切、分裝冷凍,每天拿出一份炒菜就可以。② 利用時間差:譬如洗衣機要運行 45 分鐘,洗上衣服就可以去做點別的;做飯看火時,順便就可以清理臺面、洗洗餐具,總之不要浪費等待的時間。③ 順手打掃:每天吃完晚飯看電視時,就溜達著掃掃地;每次用完洗手臺隨手擦一下,這樣的「捎帶手」,其實可以避免很多家務堆積。拉清單絕對能讓家務分工有理有據!和家人一起來做家務計劃,不然 TA 可能都不清楚你默默做了多少事。住友@來醬在東京 作為有強迫癥的摩羯座,就將家務的統(tǒng)籌規(guī)劃做到了極致。和先生的協(xié)商之下制作了這份 excel 表,兩種顏色分別代表各自的家務分工:① 將所有家務可視化,可以清晰地看到有哪些task;② 能促成彼此的理解,減少抱怨,互相監(jiān)督;③ 每周看到完成的項目上的??,看到家里越變越好,心里也有滿滿的成就感。但來醬也說,一起生活久了,實際操作中也未必都按套路出牌。譬如——她負責狗窩狗籠子的清潔衛(wèi)生和狗子的教育。所以家務分工,沒有一成不變的法則,在不斷磨合中找到彼此最舒服的方式。重要的是有來有往,彼此都看得到對方的那份付出。而對于一些「眼里沒活兒」的家屬,可以參考住友@漂亮的路燈 的做法,把家務待辦放大到黑板墻上,避免他選擇性失憶。
也常常聽一些住友抱怨,家里有娃才最糟心,邊剛收拾完那邊就跟著拆臺。那有孩子的家就只能亂糟糟嗎?住友@嘎光小象 從兒子八仔三歲開始,就啟動了「整理教育」,在家里設置很多小細節(jié)。譬如八仔在門廳換鞋時,總放得七扭八歪,她就用紙板描了鞋底作為「指示牌」,從此八仔都要把鞋碼得齊齊的。在玩具箱上貼好分類標簽,八仔也會主動收拾自己的玩具~原本做飯時最怕被八仔打斷,后來干脆買了一些適合他的廚房小用具。經過一年多的培訓,現(xiàn)在八仔已經能麻利兒地幫忙把土豆刷干凈、給番茄黃瓜切塊、打勻蛋液了!小工具 | 打蛋器 未開刃兒童刀 土豆泥壓具 蔬果刷所以做家事計劃時,不妨也想想有沒有什么可以讓孩子一起做的,或許拆家小魔王也能變身家務好幫手呢。看了這么多,最重要的是「開始去做」!不如現(xiàn)在就去制定一份自己的家事計劃,跳出拖延與將就的死循環(huán),重拾對生活的掌控力。
就像開頭說的,家事是與家相處的過程,正面地接納它,清單就不再是任務,而是你和家的對話。
本文圖片來自
好好住用戶 & Instagram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