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365·
第二章 五運六氣
第八節(jié) 六十年運氣同化
一、氣化常數(shù)(086)
本節(jié)討論“五運氣行主歲之紀”各自的氣化情況,就是在六十年甲子年中,司天、中運、在泉氣化的一般規(guī)律及藥食宜忌。這一段文字比較簡練,許多內容在前面六氣司天施政已有論述。所以應與“六氣司天之政”對照閱讀。
“五運氣行主歲之紀”涉及一些概念,包括五行氣化、五行生數(shù)與成數(shù)、五行與五時五味等,前文已有介紹,為方便閱讀,復列表如下:
五行 |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五方 | 東 | 南 | 中 | 西 | 北 |
五時 | 春 | 夏 | 長夏 | 秋 | 冬 |
五化 | 風 | 熱(暑) | 雨(濕) | 清涼(燥) | 寒 |
五味 | 酸 | 苦 | 甘 | 辛 | 咸 |
五行生數(shù) | 三 | 二 | 五 | 四 | 一 |
五行成數(shù) | 八 | 七 | 十 | 九 | 六 |
表086-1 五行氣化表
關于五行生成之數(shù),本篇后文規(guī)定:“太過者,其數(shù)成,不及者,其數(shù)生,土以常生也?!币馑际钦f,凡中運太過之年,氣化之數(shù)取五行成數(shù);凡中運不及之年,氣化之數(shù)取五行生數(shù),因土主長生,故土運無論太過不及,都取生數(shù)五。但詳察“五運氣行主歲之紀”的論述,其生成之數(shù)頗不一致,其義難明。歷代注家亦各執(zhí)己見。張介賓先生結合司天、中運、在泉三氣的盛衰不同,并根據(jù)矛盾的主要方面,認為《內經》采用了標生數(shù)則不標成數(shù),標成數(shù)則不標生數(shù)的方法。但這一標法是隨意而為還是別有他意,應進行深入研究。
這里又涉及到正化、對化、邪化的概念。五運正常的氣化叫做“正化”,因勝復之氣引起的氣化叫做“邪化”。對化則與正化相對而言,根據(jù)歲支進行區(qū)分,歲支列一至六者取生數(shù),列七至十二取成數(shù)。如子、午之年都是少陰君火,若午為正化則從成數(shù),子為對化從生數(shù);丑未之年都是太陰濕土,若未為正化則從成數(shù),丑為對化從生數(shù)等。
我們現(xiàn)在暫且放下生數(shù)成數(shù)的問題,重點討論“常數(shù)”?!端貑柫o大論》云:“帝曰:善。五運氣行主歲之紀,其有常數(shù)乎?岐伯曰:臣請次之。甲子、甲午歲。上少陰火,中太宮土運,下陽明金。熱化二,雨化五,燥化四,所謂正化日也。”這里的二、五、四就是常數(shù)。
什么是常數(shù)呢?在運氣學說中,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這九個數(shù),被賦予特定的,具有規(guī)律性的含義。為方便理解,我們綜合河圖、洛書、八卦、九宮八風、十二辰等義,制作了一張“五運氣行常數(shù)概念圖”:
圖086-1 五運氣行常數(shù)概念圖
此圖內圈是中宮,常數(shù)為五。第二圈常數(shù),按洛書數(shù)排列,歌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钡谌楹筇彀素灾唬柙唬骸耙粩?shù)坎兮二數(shù)坤,三震四巽數(shù)中分,五居中宮六乾是,七兌八艮九離門?!焙筇熵詳?shù)與洛書數(shù)對應之位,也即九宮之位。第四圈是八卦常數(shù)對應的臟腑,第五圈為十二辰(十二月),外圈是方位和節(jié)令。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氣化常數(shù)包含了時、位(包括臟腑等)兩大概念,具體意義有:
其一,時間概念。
如常數(shù)一,時在子辰(十一月),或冬至前后。常數(shù)二,時在未、申(六、七月)之間,或立秋前后。
其二,空間概念。
如常數(shù)三,位于東方春木之位。常數(shù)四,位于東南方位。
其三,災變時位的概念。
人體臟腑組織與八卦有對應關系。我們根據(jù)《靈樞·九宮八風》的相關論述列表如下:
常數(shù) | 八卦 | 易經 人體 | 災 病 | ||
內舍臟腑 | 外在肢體 | 時位 | |||
一 | 坎 | 耳 | 腎 | 骨與肩背膂筋 | 北方子位 |
二 | 坤 | 腹 | 脾 | 肌 | 西南未位 |
三 | 震 | 足 | 肝 | 筋紐 | 東方卯位 |
四 | 巽 | 股 | 胃 | 肌肉 | 東南辰位 |
五 |
|
|
|
|
|
六 | 乾 | 首 | 小腸 | 手太陽經脈 | 西北戌位 |
七 | 兌 | 口 | 肺 | 皮膚 | 西方酉位 |
八 | 艮 | 手 | 大腸 | 脅腋骨下及肢節(jié) | 東北丑位 |
九 | 離 | 目 | 心 | 脈 | 南方午位 |
表086-2 災變時位表
其四,五行體用的時間概念。
這個就是《河圖》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經言地以常生,故地只言生不言成。所謂生成,生是孕育、初生的階段,成是成熟、老成的階段。所以生與成也具備一種體用關系。五行從生到成的過程,會出現(xiàn)許多生化現(xiàn)象,值得認真觀察。王冰曰:“數(shù)生者,各取其生數(shù)多少以占,故政令德化勝復之休作日,及尺寸分毫,并以準之。此蓋都明諸用者也。”氣化常數(shù)這潭水深得很,要小心翼翼地蹚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