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誰能把明天的事一樁樁一件件天馬行空地鋪擺開,然后還要勾勒出其中的陰謀、埋伏、兇險,進而做出各種詳盡而周密的應(yīng)付策略。問題是,這樣的思慮多了久了,千頭萬緒,就會自亂陣腳。最后,時時事事左右搖擺,進退失據(jù)。
具備這種“才情”的人,憑恃的是強大的想象力。正是這強大的想象力,豐富了自己,也戕害了自己。
焦慮的人是可憐的。因為他們可能看得開卻掙脫不開。焦慮的人是可悲的,因為他們也許辦法很多卻又怕得太多——就是這么矛盾,是西西弗斯,卻在大戰(zhàn)風(fēng)車。
當(dāng)人的精神天地一片泥淖的時候,生活只會過到一地雞毛。
焦慮的人,會把滿腹心思寫在臉上。相由心生,這時候的人委頓退縮,生活還未劈頭蓋臉打過來,焦慮先壞了氣質(zhì)。這樣的生活和日子,最無足觀。
所以,要活得糊涂一點。有時候,眾人皆醉我獨醒,獨醒就會遭逢得多也煎熬得多。其實,明天或許并沒有事來,來了也或許并沒有想象得那么復(fù)雜,自己把自己推到泥坑里,也就怨不得誰了。
一個人人都焦慮的社會,個體的焦慮就容易被加深。相反,一個集體少焦慮的社會,個人的焦慮就像滴水于沙,很快就消散得無影無蹤。
這么說的意思是,人人焦慮就意味著個個自危。自己慌亂時,看到別人也慌亂,心里便愈發(fā)地沒底了。每個人都有一個厚殼子,刀槍不入,與每個人都像只刺猬一樣渾身帶刺,見誰扎誰,其實都是極度焦慮的體現(xiàn)。
盡管說有些焦慮是天生的,比如杞人憂天。但我更相信,一個信守公序良俗的社會,比錢權(quán)獨大的社會更讓人有底氣。一個講誠信的世界,比謊話連篇的世界更讓人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