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簡稱PSA是由前列腺的正常細胞或前列腺癌細胞產(chǎn)生的蛋白質。通常在前列腺癌的病人中,PSA會明顯升高,但注意因為正常前列腺細胞也可以產(chǎn)生PSA,所以一些人雖然不是前列腺癌,但是也可以有PSA升高,但通常是輕度升高,比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等。PSA正常值一般是0-4ng/ml,如果PSA測試升高,尤其是超過10ng/ml,那么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就會比較大。如果是4-10ng/ml之間,那么需要根據(jù)情況綜合分析是不是需要進一步檢查。
因為PSA的檢查只需要抽血就可以完成,費用也幾十塊錢,所以對前列腺癌的篩查和早期診斷,是一項比較方便的檢查。
那這么說起來,似乎PSA檢查在老年男性的體檢項目中是必不可少的項目了?也不盡然。
PSA檢查有下面一些問題。
第一,前面也說了,PSA檢查不是完全準確。當PSA水平升高但實際上沒有癌癥時,會出現(xiàn)假陽性檢測結果??赡軙Σ∪思捌浼胰水a(chǎn)生焦慮,并增加檢查,如前列腺活檢,而由于PSA水平升高而進行前列腺活檢的男性中,只有約25%的人最后發(fā)現(xiàn)患有前列腺癌,而活檢的可能副作用包括感染,疼痛和出血。同樣,當PSA水平不高時,也可以患有前列腺癌,會出現(xiàn)假陰性測試結果。這樣使病人延誤治療。
第二,PSA用于篩查時,可能最終會確診一些不會引起癥狀的惰性前列腺癌。這些癌是否接受治療,不一定對生存期有影響。部分僅僅通過PSA檢測發(fā)現(xiàn)的前列腺癌生長緩慢,不太可能威脅到生命。這個稱為“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過度治療使病人可能接受手術和放射治療。這些治療的副作用包括尿失禁性功能障礙和感染等。
當然,上述這些結論的證據(jù),都來源于歐美,和國內的現(xiàn)狀,有很大的區(qū)別,如何理解呢?歐美在過去的10多年間,PSA的篩查運用相當廣泛,上面所說的PSA用于篩查,是指完全沒有癥狀的人進行篩查,沒有任何尿頻,尿急,排尿困難,夜尿次數(shù)增加的人,尤其是50歲以下的年輕人,相反,對于有這些癥狀的人群,那么前列腺癌往往并非是惰性的癌癥。而我們國家,篩查不僅不過度,而是遠遠不足,很多大醫(yī)院的泌尿外科醫(yī)生,在門診遇到因為排尿困難或者有前列腺相關下尿路癥狀的老年病人,都想當然地認為是前列腺增生,并不給予PSA的檢查,我曾經(jīng)遇到不少按照前列腺增生治療了半年,一年的病人,最后通過簡單的PSA檢查,發(fā)現(xiàn)原來是前列腺癌,并且已經(jīng)不是早期,這些病人無不垂手頓足,說為什么當時的醫(yī)生沒有叫查一下PSA,這樣可以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所以如果是有排尿相關癥狀的老年男性,一定需要檢查PSA,至于是不是需要每年檢查一次,這個還需要具體分析。
當然,其實我國是有相關的專家共識的。我國目前的前列腺癌篩查專家共識認為:
(1)對于身體狀況良好,預期壽命10年以上的男性開展基于PSA檢測的前列腺癌篩查;(2)血清PSA檢測每2年進行1次,根據(jù)患者年齡、身體狀況決定PSA檢測的終止時間;(3)對前列腺癌高危人群,盡早開展血清PSA檢測,高危人群包括:年齡>50歲的男性;年齡>45歲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年齡>40歲,基線PSA>1ng/ml的男性。
當然,不管是專家共識還是指南,都只是一個框架,需要根據(jù)具體的病人來做具體的制定,進行個體化的精準篩查,而不是每個人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