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以來,蛋白質作為保護人體免疫力的“C位選手”,頻頻登上熱搜,讓大家對蛋白質的重要性有了更新的認識。
老年人蛋白質攝入有了“標準”
《美國臨床營養(yǎng)學雜志》研究提出,男性每餐蛋白質攝入量達到30~35克,女性每餐蛋白質攝入量達到35~50 克時,有助于老年人維持更好的膝部骨骼肌力量及身體機能。
3個要點補足蛋白質
每天都要吃
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膳食寶塔來搭配飲食,就可以滿足健康成人日常所需的蛋白質。
日常飲食蛋白質含量對照表
日常食物
所含蛋白質
1兩瘦肉
10克蛋白質
2兩去掉刺的魚或蝦
18克蛋白質
1個中等大雞蛋
6克蛋白質
1盒牛奶(250克)
8克蛋白質
2碗米飯
14克蛋白質
少量面食或雜糧
50克干重,5克蛋白質
1斤蔬菜和半斤水果
5克蛋白質
1小把堅果(約25克)
2~6.25克蛋白質
少量豆制品
鹵水豆腐按蛋白質含量約10%計算,石膏豆腐6%,豆?jié){2%
多吃優(yōu)質蛋白質
優(yōu)質蛋白質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易被人體吸收利用??蓪⑸攀持械膬?yōu)質蛋白質占到30%~50%,同時補充動、植物不同來源的蛋白質。
“混搭”更有效
動物蛋白、大豆蛋白和植物蛋白搭配在一起比單純食用植物蛋白要好得多。提倡多種食物混合、搭配食用,充分發(fā)揮蛋白質的“互補”作用。
特殊人群蛋白質攝入指南
No.1
體弱人群:需額外補充
成長發(fā)育期的兒童和青少年、孕婦或哺乳期婦女、消化能力減弱的老年人、免疫力差或虛弱的人、手術后康復期的病人,要尤其重視蛋白質補充。如果日常飲食無法滿足,可在指導下服用蛋白質補充劑。
No.2
素食人群:谷豆搭配
素食者飲食中缺乏蛋、奶以及動物性蛋白等優(yōu)質蛋白質,建議多吃大豆或豆制品、堅果、菌菇等,以增加蛋白質攝入。
No.3
腎病患者:少吃植物蛋白
為減輕腎臟負擔,降低血尿素生成,這類患者應采取低蛋白飲食,并盡量減少植物蛋白質,攝入優(yōu)質蛋白質,如牛奶、雞蛋、瘦豬肉、魚蝦等。
No.4
痛風患者:首選牛奶雞蛋
痛風病人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從而減少嘌呤的攝取。建議蛋白質首選牛奶和雞蛋,限制肉、魚、禽、蝦及干豆類的攝入。
No.5
糖尿病患者:適量補充
糖尿病飲食標準中蛋白質攝入量應當占總熱量的12%~20%,其中2/3可從豆類、豆制品和粗糧中攝取,其余1/3應為優(yōu)質動物蛋白質。
▲陳董針對中老年人群給出蛋白質營養(yǎng)建議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