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人的主食,是五谷。營養(yǎng)學眼中的五谷,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接受此種學說的人認為,如果五谷吃多了,就會發(fā)胖致病。
近年的營養(yǎng)學發(fā)展出一種極端的“低碳”或“生酮”飲食方法,以「碳水化合物讓人胖」、「碳水化合物讓人傻」、「吃主食是慢性自殺」等聳人聽聞的說法虜獲了一批受眾。推廣這種偏方的龍頭老大,是自媒體“瘦龍健康”。
該自媒體援引大批“科學研究”,“證明”此法有輕松瘦身、控制血脂、治療糖尿病等神奇功效。與此同時,還銷售各種高價的低碳、生酮懶人產(chǎn)品,比如防彈咖啡、代餐粉等等。
其實只是翻譯,還有弄虛作假的行為,但許多迷信“科學”的粉絲沒有認真考究,就滿懷信心地開始了低碳生活。
盲從的代價是慘重的。
一位體重正常、有馬甲線的女士,2018年4月在醫(yī)生指導下生酮減肥,一個月減了6斤。瘦是瘦了,身體卻松弛了,體型大打折扣。結(jié)束之后,她的食欲變得紊亂,看見什么都想吃,一吃就停不住,不吃夠就心慌,只有吃撐了才覺得安心。到了11月,她已經(jīng)反彈了十多斤,而且全都胖在腰腹。
低碳減肥快,是條捷徑,一條讓你通向地獄深淵的捷徑。
正經(jīng)的營養(yǎng)師都會反對低碳,他們認為是過多精白淀粉的錯,所以建議大家吃“部分五谷雜糧做主食,而且先吃蔬菜和部分肉蛋,后開始吃主食”。
營養(yǎng)師也知道“五谷為養(yǎng)”,但他們是一知半解,根本不懂五谷的真正含義。大家知道這句話出自《黃帝內(nèi)經(jīng)》,是中醫(yī)的說法。但很多營養(yǎng)師都鄙視或不精通中醫(yī)理論,卻又胡亂運用,害人不淺。比如某網(wǎng)紅營養(yǎng)師,就是一個典型的中醫(yī)黑。
因為現(xiàn)代人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于是催生出一種叫“五谷雜糧粉”的所謂健康產(chǎn)品。很多產(chǎn)品里面,竟然一種五谷都沒有,只是把富含膳食纖維的谷物及其它品種打成粉。
這種產(chǎn)品非常方便,但是與真正的谷物相去甚遠,基本就是精白淀粉。吃多了,反而惹麻煩。所以營養(yǎng)師建議吃真正的五谷雜糧,而不是粉。
很多人,包括營養(yǎng)師對此的理解是,各種谷物、豆類、土豆、番薯、山藥等等全部都可以歸入五谷雜糧的范疇。因此,她們所謂的健康餐就是,以紅薯、玉米代替主食,或者一碗各種豆子、谷物混合而成的粥或飯。
營養(yǎng)師只認營養(yǎng)成分和碳水化合物,認為土豆、山藥的淀粉,和大米、小麥的淀粉沒有差別。自然,吃紅薯、玉米代替米飯就是一種常見的選擇。但是又不能吃多,因為肚子會脹氣、放屁、消化不良等等。她們認為,這是因為粗糧太多的關(guān)系。
粗糧是相對精米白面等細糧的概念,也叫全谷物,大家往往認為是粗加工、粗糙的意思。其實粗糧和細糧的加工方式是一樣的,只是程度不同。以大米為例,糙米只是把外殼去掉,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營養(yǎng)成分,包括膳食纖維、油脂、蛋白質(zhì)、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等等,一點都不浪費,是名副其實的全谷物,食用價值非常高。
基本上光吃糙米飯,就能滿足人體大部分的營養(yǎng)需求,所以古人才說“五谷為養(yǎng)、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
粗糧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口感不夠精致、賣相不好,而細糧口感柔和、賣相可人價格高,古時候能有精白米面吃的都是有錢人家,窮人沒這個本錢?,F(xiàn)在反過來了,粗糧才貴,是被人追捧的一方。
為什么粗糧比細糧貴?
因為粗糧含有的蛋白質(zhì)和油脂,容易腐壞,所以保存起來麻煩,保質(zhì)期也相對較短。小時候可能大家都聞過,米放久了會有一股腐朽的味道。而細糧基本只有淀粉,保存簡單,保質(zhì)期也非常長,適宜大批量儲存,所以便宜。
但是無論如何,再貴的粗糧,相對于肉或其它食物來說都十分便宜。畢竟如今糧食已經(jīng)不金貴了,吃飽飯不再是問題。我衷心地建議大家吃真正的五谷,而且要吃粗糧。
有人擔心糙米的膳食纖維高,會難消化。其實這都是杞人憂天,青菜水果的膳食纖維含量高得多,營養(yǎng)師還建議每天吃一斤呢。我們大多數(shù)人吃飯,一天都吃不了一斤糧食吧,何況一斤里面還是淀粉居多。
五谷要怎么吃才好?全部混在一起吃更好嗎?
首先,五谷并不是全部一起吃最好。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五谷分別有著不同的屬性,對應五臟,對應五方。比如五谷中的菽,特指黑豆和大豆,對應的是腎,吃它們就是補腎養(yǎng)腎。如果脾胃不好的人,那么就要吃小米,因為小米對應的是脾。
雖然五谷性平味甘,但也有側(cè)重點,所以我們吃飯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體質(zhì)來吃,混在一起吃不一定是好事。一來是相互影響,二來是吃不出本來的味道。
如果你純吃一種五谷,那么真的特別香,非常純粹的味道。我同學在日本吃了當?shù)氐拿罪?,好吃得連吃五碗,只有米飯,其它都沒有。我最近也吃了寧夏當?shù)禺a(chǎn)的糙米,真香、真好吃,是久違的小時候的味道。
至于玉米、土豆、紅薯、山藥啥的,根本不是五谷,應歸入雜糧。首先玉米是美洲的主食品種,明朝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大陸后才傳入我國的,比五谷的食用歷史少了幾千年。玉米和五谷的屬性還比較接近,都是長在地上的,是植物的精華。
土豆、紅薯、山藥之類的就不一樣了,它們屬于塊莖類,長在地底下,不是植物的精華。所以雖然和五谷一樣都是淀粉類食物,但是淀粉的屬性大不相同,其它營養(yǎng)成分也差別很大。這種淀粉,吃了容易使人發(fā)胖,但五谷的淀粉不會。
現(xiàn)在流行的各種五谷雜糧餐譜,還有紅豆、薏米、綠豆啥的,五顏六色。比如紅豆、薏米,屬于藥食同源的品種,具有利尿祛濕的作用,是帶有偏性的,不宜多吃。從古至今,人們都沒有把這些食物當作主食,沒有經(jīng)常吃。不經(jīng)常吃的,八成有問題。
以五谷為主食,人就會平和,沒有那么多欲望,身體也會健康。同時,再適當?shù)卮钆湟稽c肉、菜、果,何愁不能減肥、何愁沒健康?所謂的低碳飲食或者減肥食譜,乃至營養(yǎng)學,都是違反生活常識的東西,科學不能當飯吃。
我想起了一個故事。
一位哲學家乘船出海,他看不起無知的船夫,于是問:“數(shù)學,你懂不懂?”
船夫:“先生,不懂!”
哲學家:“那么,你已經(jīng)失去生命的四分之一了?!?/em>
哲學家又問:“哲學,你懂不懂?”
船夫:“我也不懂?!?/em>
哲學家:“那么,你已經(jīng)失去你一半的生命了?!?/em>
突然,一個巨浪把船打翻,兩人掉到了水里。船夫問:“你會游泳嗎?”
哲學家恐慌地喊道:“不會??!”
船夫說:“那你將失去百分之百的生命。”
我們干嘛不遵從古人流傳下來的生活經(jīng)驗,正正經(jīng)經(jīng)地吃五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