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古貝殼堤: 見證滄海桑田變遷

時間:2022-07-11來源:中國水利報

廣袤的華北平原,平疇千里,美麗富饒。在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上,古老的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交相輝映。就在這片熱土的深處,隱伏著一道道彎彎曲曲、起起伏伏由貝殼組成的堤壩。這一道道古貝殼堤就像華北平原成長的“年輪”,見證了這片沃土滄海桑田的變遷。

1000多年前,現(xiàn)代意義上的地質(zhì)學尚未誕生,但北宋杰出的科學家沈括看到太行山山崖之間“怯怯御螺貝殼及石子如鳥卵者,橫亙石壁如帶”,他推斷“此乃昔日之海濱,今東距海已近千里?!边b想當年,沈老先生站在巍巍太行之巔,仰觀俯察,思緒穿越,感慨著遠古那滄海桑田的變遷,目光是那么的深邃超前!

現(xiàn)代地質(zhì)學研究完全證實了他的“猜想”:太行山崖間的螺蚌貝殼,系古生代地層中的腕足動物或軟體動物化石。六億年前,太行山是一片汪洋大海,頻繁的地殼運動,地面上升下降,海水時退時進。以后的一次次的地殼運動,使得太行山隆起,與東部斷裂。

此時的太行山以東地區(qū)還是一片淺海,海岸線在今天的京廣鐵路沿線一帶。燕山山脈雄踞其北,而泰山和連綿起伏的魯中、膠東低山丘陵是島嶼。它們或孤峰突起,臨水聳立云端;或連綿相牽,遙遙相對呼應(yīng)。

此刻,黃河出現(xiàn)了。那時候,它還不是一條“河”,而是滔滔不絕的洪流。它挾帶著黃土高原上的泥沙沖出龍門,切穿太行,與發(fā)源于太行、燕山山脈的海河水系一起,開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造陸運動”。

泥沙與海水相互碰撞搏擊,此進彼退,時進時退。歲月悠悠前行,泥沙層層沉積。浩瀚的大海最終沒有阻擋住洪流創(chuàng)造的腳步,最終成為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樣子——廣袤的華北大平原誕生了。

后來,“沂源古人”通過“大汶口”,穿過”龍山“來到這里;“北京猿人”從“山頂洞”走出,并不約而同匯聚一起,共同開啟文明。

在泥沙與海水的搏擊進退中,那些死去的貝殼被沖擊堆積在海岸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彎彎曲曲、斷斷續(xù)續(xù)的貝殼堤。泥沙把這些貝殼堤湮滅后又繼續(xù)向大海推進,過不了多久,一道新的貝殼堤又悄然形成。如此往復(fù)循環(huán),就像大樹的年輪,一道道貝殼堤見證了黃河的足跡,見證了滄海桑田的變遷。

20世紀六七十年代,華北平原上興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根治海河熱潮。在河北、山東交界的開挖新河的工地上,民工們經(jīng)常遇到令人十分頭疼的施工地段——全是堆積起來的碩大貝殼。這些貝殼大的如同蒲扇,密密麻麻黏在一起,十分堅固。經(jīng)地質(zhì)學家現(xiàn)場考證,這就是見證華北成陸運動的古貝殼堤。這些被海浪沖擊而堆積起來的貝殼堤,代表了當時的海岸線,乃是古海灘的遺跡。

絕大部分古貝殼堤已被泥沙掩埋在地下,人們很難看見。不過,在天津沿渤海一帶仍有肉眼可見的貝殼堤。據(jù)地質(zhì)專家考證分析,具有實際價值的貝殼堤有三條:第一條貝殼堤在現(xiàn)在的天津市的趙小莊、造甲城、張貴莊、巨葛莊、沙河一線,堤寬150米至200米左右,出露厚度1.5米,沉積物以灰黃色粉沙土為主,貝殼種類達10多種,經(jīng)碳十四測定,該堤形成距今3400年(誤差為正負150年),大致形成于商代。第二條貝殼堤在白沙嶺、軍糧城、上古林一線,大約形成于西漢時期,貝殼種類多于第一道貝殼堤,其絕對年齡為2020年(誤差為正負100年)。第三道貝殼堤在馬棚口、北塘、塘沽、岐口一線,大約形成于元末明初,堤高1~2米。

最為壯觀的貝殼堤在山東無棣,位于漳衛(wèi)新河入海處、渤海西南岸。這里分布著兩列古貝殼堤。第一列在南,長40公里,埋深0.5~1米,貝殼層厚3~5米,距今約5000年;第二列在北部,長22公里,由40余個貝殼島組成,島寬100~500米,貝殼厚3~5米,屬裸露開敞型,距今2000~1500年。在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三大古貝殼堤中,無棣貝殼堤不僅純度最高、規(guī)模最大,也保存最完整,是唯一新老堤并存的貝殼堤島。無論是深埋地下的,還是裸露于地表的,貝殼質(zhì)含量幾乎達到100%。無棣貝殼堤在海水潮汐作用下,每年增加10萬噸以上,有形成第三條貝殼堤島的趨勢。無棣貝殼堤組成了規(guī)模宏大的貝殼灘脊海岸,是研究黃河變遷、海岸線變化、貝殼堤島的形成等環(huán)境演變以及濕地類型的重要基地,在國際第四紀地質(zhì)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山東省人民政府將其列為省級貝殼堤島與濕地系統(tǒng)自然保護區(qū),2006年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無棣古貝殼堤不僅引起專家學者的注意,還成為近年來觀光旅游的勝地。人們站在古貝殼堤上,回望蒼茫大地,不由發(fā)出感慨:敬畏母親河,是它持之以恒的創(chuàng)造,給了我們生存的家園;感恩母親河,我們要奮發(fā)努力,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滄海桑田話貝堤
“海上山東”:無棣篇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貝殼堤、海積地貌)
中國歷史時期海岸線的變遷
考點20 河流侵蝕地貌與堆積地貌 高考真題練習
2016年高考地理試題分項版解析專題04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