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延長PFS 6個月,CDK4/6抑制劑聯(lián)合內(nèi)分泌治療顯著改善乳腺癌患者生存 | 乳腺癌資訊


乳腺癌一周資訊第31期,CDK4/6抑制劑+內(nèi)分泌治療或應成為ER+/HER2-乳腺癌一線治療。


  

本期提要

1. 哌柏西利聯(lián)合內(nèi)分泌治療改善絕經(jīng)前乳腺癌無進展生存;
2. 老年乳腺導管內(nèi)原位癌患者淋巴結活檢不會有額外獲益;
3. Lucitanib提高FGFR1擴增轉(zhuǎn)移性乳腺癌患者客觀緩解率。


01

哌柏西利聯(lián)合內(nèi)分泌治療
改善絕經(jīng)前乳腺癌無進展生存
 
HR+/HER2-轉(zhuǎn)移性乳腺癌患者,不論是否絕經(jīng)均推薦內(nèi)分泌治療,但臨床實踐中仍有大量的婦女接受了化療。最近來自韓國的研究在絕經(jīng)前的ER+/HER2-轉(zhuǎn)移性乳腺癌患者中,比較了CDK4/6抑制劑哌柏西利(palbociclib)聯(lián)合內(nèi)分泌治療與卡培他濱化療的效果,發(fā)現(xiàn)前者更能改善患者的無進展生存。研究發(fā)表于《Lancet Oncology》。
 
KCSG-BR15-10研究是一項多中心、開放標簽的隨機2期臨床研究(NCT02592746),共納入了韓國14個中心的患者,哌柏西利聯(lián)合內(nèi)分泌治療聯(lián)合治療組92人和卡培他濱化療組86人最終完成了治療,其中初治乳腺癌患者的比例分別為50%和51%,中位隨訪時間為17個月。
結果顯示,聯(lián)合治療組中患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20.1個月(95%CI 14.2-21.8月),化療組為14.4個月(12.1-17.0月),聯(lián)合治療患者的進展風險降低了34.1%(HR 0.659, 95%CI 0.437-0.994; p=0.0235)。

圖 1 聯(lián)合治療改善患者無進展生存

亞組分析的結果顯示,年齡在35歲以上、ECOG評分較差、以前未接受過化療、沒有內(nèi)臟轉(zhuǎn)移的患者從中的獲益較大。

圖 2 不同亞組患者的獲益不同
 
聯(lián)合治療組患者與化療組相比,出現(xiàn)治療相關的3級或以上的中性粒細胞減少更為常見(75% vs 16%);聯(lián)合治療組(2%)和化療組的(17%)均出現(xiàn)了治療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但沒有發(fā)生治療相關的死亡。
 
研究人員指出,聯(lián)合治療組中的哌柏西利+依西美坦(exemestane)+卵巢抑制治療較卡培他濱化療能夠改善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是已經(jīng)接受過他莫昔芬(tamoxifen)治療的HR+/HER2-轉(zhuǎn)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治療手段。
 
同時發(fā)表的評論文章指出,目前已經(jīng)有許多研究報道了CDK4/6抑制劑改善患者總體生存的效果,CDK4/6抑制劑+內(nèi)分泌治療或應成為ER+/HER2-乳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不過,對于已經(jīng)出現(xiàn)內(nèi)臟轉(zhuǎn)移的患者而言,究竟是應該持續(xù)使用化療直至疾病出現(xiàn)進展,還是換用CDK4/6抑制劑+內(nèi)分泌治療的方案仍存在爭議,有待進一步研究。
 

02

老年乳腺導管內(nèi)原位癌患者
淋巴結活檢不會有額外獲益
 
乳腺導管內(nèi)原位癌(DCIS)患者接受保乳手術治療時有時也會額外進行腋窩前哨淋巴結活檢(SLNB),但最近的研究認為這一程序?qū)τ诶夏昱远苑堑珱]有獲益,反而會帶來額外的傷害。研究發(fā)表于《JNCI Cancer Spectrum》。

圖 3 研究發(fā)表于《JNCI Cancer Spectrum

 
這項來自耶魯大學癌癥中心的研究從美國國家監(jiān)測、流行病學和結果(SEER)數(shù)據(jù)庫中在2001-2013年被診斷為DCIS且接受了保乳手術的12776名67-94歲的老年女性患者中篩選出了1992例患者接受了SLNB的患者,占比為15.6%。這些患者在術后接受了中位69個月的隨訪。研究同時納入了3956名未接受SLNB的患者作為對照,分析了SLNB對于患者長期預后的關系。
 
結果顯示,接受/未接受SLNB的患者的復發(fā)率并沒有明顯的區(qū)別(3.9% vs 3.7%; p=0.62),同側浸潤性乳腺癌風險也沒有顯著差異(1.4% vs 1.7%; p=0.33),兩組之間的死亡風險也沒有顯著區(qū)別(1.0% vs 0.9%; p=0.86)。研究的結果不支持接受保乳手術的DCIS老年乳腺癌患者常規(guī)進行SLNB,并指出SLNB反而會增加淋巴水腫等副作用。

圖 4 研究作者Shi-Yi Wang及評論者Laura Esserman
 
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乳腺中心主任Laura Esserman評論指出,人們往往認為更多的治療就是更好的治療,但實際上更多的治療僅僅是更多的治療而已。在這一研究中,更多的治療甚至會導致更糟糕的后果,SLNB對患者而言毫無獲益,卻還要承擔更多的副作用。由于我們相信有些治療有用,所以我們就去做了這些治療,但這一研究卻回答了這樣的問題:這些治療真的有用嗎?我們必須這樣做嗎?
 

03

Lucitanib提高FGFR1擴增轉(zhuǎn)移性乳腺癌患者客觀緩解率
 
轉(zhuǎn)移性乳腺癌中約70%是HR+/HER2-患者,內(nèi)分泌治療是這些患者最基礎的治療,但腫瘤對內(nèi)分泌治療的耐藥不可避免。繼續(xù)治療的選擇非常有限,除了化療之外,靶向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FGFR)的藥物也開始被用于這些患者。最近的研究顯示,同時靶向FGFR和血管內(nèi)皮細胞生長因子受體(VEGFR)的Lucitanib對這些患者有效。研究發(fā)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FINESSE研究是一項多中心、開放標簽2期臨床研究(NCT02053636),共招募了來自9個國家的76名患者,通過PCR/FISH和免疫組織化學(IHC)染色確定了患者的FGFR1擴增水平和拷貝數(shù)變異(CNV)。

患者被分為三組:

  • 第1組患者FGFR1擴增,共32人;

  • 第2組患者FGFR1未擴增,11q13擴增,共18人;

  • 第3組患者FGFR1和11q13均未擴增,共26人。

 

圖 5 FGFR1擴增的患者ORR較高
 
結果發(fā)現(xiàn),第1組的客觀緩解率(ORR)為19%(95%CI 9-35%);第2組的ORR為0%(0-18%);第3組的ORR為15%(6-34%)。

對生物標志物的分析結果表明,較高FGFR1擴增(> 4 CNV)患者的ORR高于明顯擴增的患者(22% vs 9%);高FGFR1表達患者(IHC評分>50)的ORR高于低FGFR1表達的患者(25% vs 8%)。

治療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高血壓(87%)、甲狀腺功能減退(45%)、惡心(33%)和蛋白尿(32%)。

圖 6 FGFR高表達患者對治療反應較好
 
研究人員指出,之前的研究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FGFR1擴增與乳腺癌患者內(nèi)分泌治療抵抗之間的關系,同時FGFR1擴增還與患者出現(xiàn)遠處轉(zhuǎn)移和死亡風險增加有關。這可能與FGFR1/FGF通路能夠激活新血管的生成并介導腫瘤對VEGF抑制劑的抵抗有關,而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Lucitanib則能夠同時抑制這些通路,從而獲得較好的臨床療效。研究中發(fā)現(xiàn)FGFR1擴增水平較高的患者對藥物反應較好,也佐證了這一點。不過,由于FGFR1下游通路的基因突變也有可能影響其療效,因此總體上的ORR還不是很高。此外,研究人員還指出,在使用這一藥物之前需要仔細選擇患者。

參考文獻

[1] Park YH, Kim TY, Kim GM, et al. Palbociclib plus exemestane with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versus capecitabine in premenopausal women with hormone receptor-positive, HER2-nega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KCSG-BR15-10):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randomised, phase 2 trial. Lancet Oncol.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4, 2019. doi: 10.1016/ S1470-2045(19)30565-0.

[2] Robert M, Turner N. Endocrine-based therapy versus chemotherapy in advanced breast cancer. Lancet Oncol.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4, 2019. doi: 10.1016/ S1470-2045(19)30686-2
[3] Hung P, Wang SY, Killelea BK, et al. Long-Term Outcomes of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for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JNCI Cancer Spectrum (2019) 3(4): pkz052. doi: 10.1093/jncics/pkz052.
[4] Ellie Kincaid. In Older Women With DCIS, Skip Lymph Node Biopsy. Medscape. 24 Oct, 2019. Accessed at: 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920359 on 2019-10-27.
[5] Hui R, Pearson A, Cortés J, et al. Lucitanib for the treatment of HR+/ HER2-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results from the multicohort phase II FINESSE study. Clin Cancer Res. 2019 Oct 16. pii: clincanres.1164.2019. doi: 10.1158/1078-0432.CCR-19-1164.

本文首發(fā):醫(yī)學界腫瘤頻道

本文作者:鯨魚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乳腺癌大咖鴻鵠論道,盤點2021 SABCS重點研究,關注乳腺癌治療最大“凈獲益”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