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喜看山不喜平,書法作字忌相同。書圣王羲之說,你的字“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齊,便不是書法,但得其點畫耳。”強調(diào)的就是變化。
想想也是,音符沒有變化,哪還有音樂,那不都成知了叫了;舞蹈如果沒有動作的變化,那和走路有什么區(qū)別;繪畫沒有色彩的變化,那還是畫嗎?何況,書法色彩單調(diào),就那么多點畫,如果沒有變化,怎么去塑造形美和神韻?
可以說,變化是書法藝術之魂。離開了變化,字稱不上書法,書者最多算字匠。離開了變化,就沒有書體的更新,就沒有書法風格的形成,更沒有令人沉醉的書法藝術。有沒有變化,變化得怎么樣,也是衡量書法藝術水平的重要參照。
書法的變化滲透在漢字書寫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主要表現(xiàn)在筆法、結(jié)體、章法和墨法等方面。而筆法和結(jié)體的變化是重點。
不同的書體,其筆法、結(jié)體和章法變化的頻率和程度也不一樣,各有偏重。一般正書篆隸楷變化空間不大,而行草書的的變化非常大, 尤其是草書,可以說是變幻莫測。
研究書法變化的任何一個方面,都是一項十分艱巨的工作。古代書法家們豐富的書法實踐,已為我們提供浩如煙海的變化范例。每一個書法家都是善于變化的高手,而寫出天下第一行書的王羲之,堪稱書法變化的魔術師。
王羲之在筆法、結(jié)體、章法和墨法等方面的變化,出神入化,變幻莫測。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王羲之表現(xiàn)不了的。小到一個點,都極盡變化之能事?!皶ァ痹凇豆P勢論》中說:“夫著點皆磊磊似大石之當衢,或如蹲鴟,或如科斗,或如瓜瓣,或如栗子,存若鶚口,尖如鼠屎。如斯之類,各稟其儀,但獲少多,學者開悟?!睂τ谕豸酥淖兓魏握Z言都難窮其妙。我們只有欣賞、膜拜!
1、完成一個點畫起、行、收過程中筆法的變化和形態(tài)的變化。
2、完成一個字過程中筆法的多次變化。從書法的角度,王羲之的任何一個字,其信息量都非常豐富,從不同的角度去解讀,都會有很多收獲,都是一篇大文章。
3、一個字中相同筆畫的變化。單字中相同或接近的點畫、偏旁很多,為了克服相似的毛病,王羲之在字形、字勢等方面,不忽略任何一個點畫,都變化得那么可心。
4、單字相同構(gòu)件的變化。相同構(gòu)件,最容易重復,也是變化的重點。
5、一幅作品里相同字的變化。大家津津樂道的,都是王羲之《蘭亭序》中的二十一個“之”字的變化。在書圣的書法作品里,凡相同的字,不管是無意識還是有意識,都要變化以避免重復無趣。
6、一幅作品里書體的變化,俗稱“雨夾雪”。這種變化,一般在新書體剛產(chǎn)生時,或者書者諸體兼善,方可有如此變化。
隸、楷相雜的《曹子建墓碑》
鐘繇《得長風帖》中楷、行、草三體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王羲之《洛神賦》中的楷、行書。
此文難道書法變化之萬一。在博大精深的書法藝術面前,只是想透過這一小窗口,窺探一點書法之奧秘,表達對古代書法家的敬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