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固態(tài)硬盤越來越便宜的今天,機械硬盤的地位短時間還是難以被取代,廠商們絞盡腦汁想你的機械鍵盤跑快一點,希捷搞出了混合硬盤,市場反響很差。英特爾搞出了傲騰,大家都覺得沒什么卵用,AMD推出了一個很嚇人的Store MI黑科技,人家用機械鍵盤加速,跑得比什么都快,直逼ssd。
我們簡單的說一下Store MI原理,因為CPU的速度遠高于硬盤電腦,想要用硬盤里數據的時候需要先經過內存,呃,機械硬盤跑得實在是太慢了,尤其在處理大量小文件的時候,于是又出現了ssd和各種各樣的機械硬盤高速緩存模塊,通過機器學習的方式,把常用的文件數據都預先放在這個緩存區(qū),比如說小視頻的系統(tǒng)文件之類的,CPU要調用的時候就快多了,就像老師讓學霸優(yōu)等生去帶動學渣一起學習成長一樣,各種各樣硬盤加速技術都是基于這些原理,AMD也不例外。
AMD提供了三種混合模式,1、已經安裝好系統(tǒng)的機械加ssd,就是加速你的系統(tǒng)盤,2、已有數據機械加ssd加速你的數據盤。3、兩塊什么都沒有的空機械和ssd,空盤加速不保留數據。第1種模式我覺得非常不睿智,你有錢買個固態(tài)來給機械加速,為什么不直接把系統(tǒng)安裝在固態(tài)硬盤呢?效果不是更好嗎?所以我覺得二三種模式比較符合我們平常的使用情況,用一塊小容量的固態(tài)把1塊1~2t的機械硬盤加速到接近sst的體驗,是不是感覺非常的劃算呢?
筆者手頭上的這臺筆記本,是幾年前的產品,i5 5200的cpu,2G ddr3的內存,希捷500G的機械硬盤。不過小編也算動手能力強,期間進行了2次小升級,內存加到4+8G,用SanDisk120G固態(tài)安裝系統(tǒng), 希捷機械硬盤當作軟件數據區(qū),平時還接了一個外接固態(tài)移動硬盤。
我們來先看看純機械硬盤1G數據讀寫的跑分,不管是順序讀寫還是4k,唉,我都等不及跑完分,直接放棄測試。
順便再看看Sandisk的情況,也好不到哪里去,這兩三年白換固態(tài)了,只換得一個開機快而已,內存絕大時候還用不到一半,有一段時間用的win10還十分卡頓。
有天突然想到了PrimoCache緩存加速軟件。其可與系統(tǒng)內存、固態(tài)(SSD)硬盤和閃存盤等高速存儲設備配合使用,以加速相對較慢的存儲設備。它可以將系統(tǒng)和應用程序從低速存儲設備讀取的數據緩存到高速存儲設備,當再次需要這些數據時就可以很快從高速設備中讀取,無需再訪問低速設備,從而大大縮短讀取數據的時間,提升讀取速度。
由此我決定用Primo把部分內存模擬成一級緩存(level-1 cache),來解決機械硬盤讀寫速度低的瓶頸問題。也順便減少SSD的讀寫次數。在PrimoCache中,分配4G內存當作一級緩存。
把3個硬盤都使用這個虛擬的一級緩存。
然后用AS SSD Benchmark再來跑分看看。小編看到這個分數,簡直要狂暈過去。1G順序讀寫速度都提高了40倍。4k的讀寫也是提高得不要不要的,這簡直就是丑小鴨變成了黑天鵝啊,機械硬盤秒變固態(tài)。
SSD的讀寫速度分別提高了4倍和43倍,綜合得分提高了10倍。
血戰(zhàn)鋼鋸嶺里的男主在救人時有句話,叫“one more ,one more”,還有沒有辦法再榨機械硬盤和SSD的油水呢?小編的靈光一閃,又想起了前段時間給大家介紹的另一款軟件。它提供了索引、驅動器優(yōu)化、時間戳記、休眠等11項可選項來提升SSD的性能,延長SSD的壽命。這是優(yōu)化前的選項。
這是自動優(yōu)化后的選項。
這是機械硬盤的性能提升比較。順序讀寫速度再次提高1.5倍,4k讀寫分別提高28.7和4倍。
這是SSD硬盤的性能提升比較。1G順序讀寫速度分別提高2倍和1.3倍。4k讀寫分別提高1.12和2.27倍。
再來看用10G數據進行讀寫的跑分。機械硬盤的讀寫速度明顯的拉了下來,順序讀寫與優(yōu)化前持平,4k的讀寫與優(yōu)化前相比,提高10倍,但后面4k 64線性進一步明顯降低,這與機械硬盤已經使用多年,加電時間已達11776小時,使用空間達94%,硬盤壽命的健康度嚴重下降有關,放棄繼續(xù)跑下去。
最后看看網上的AMD 跑10G數據的情況,SSD優(yōu)化后與AMD的順序讀寫性能接近,4k讀寫強于AMD的,但4K 64線程弱于AMD的,最后綜合得分是AMD的兩倍,SSD性能暴打AMD黑科技Store MI。
網上有大神用Intel的16G傲騰固態(tài)、建興固態(tài)分別和機械硬盤融合的跑分情況。
結論,機械硬盤通過PrimoCache和SSD Fresh兩款軟件優(yōu)化,性能完全可以得以大幅提升,突破機械硬盤數據讀寫的瓶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試。^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