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常吃三七通舒膠囊、大活絡丸、消栓膠囊、牛黃清心丸、腦脈利顆粒、川蛭通絡膠囊,有何副作用?注意什么?
1、三七通舒膠囊:
功效:活血化瘀,活絡通脈
用途:心腦血管栓塞性病癥,主治中風、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蹇澀、偏身麻木
藥理:抗腦缺血作用、改善學習記憶、抗血小板聚集、調(diào)節(jié)血脂、改善血液流變學、降壓、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環(huán)、增加頸動脈血流量等
副作用:個別患者服藥后可出現(xiàn)惡心
注意:孕婦禁用,產(chǎn)婦慎用;腦出血禁用;出血性中風在出血期間忌用,對出血后的瘀血癥狀要慎用。
2、大活絡丸:
功效:祛風散寒,除濕化痰,活絡止痛。
用途:中風,由風痰瘀阻,氣血兩虧,肝腎不足而致。癥見半身不遂,或癱瘓,口舌歪斜,手足麻木,疼痛拘攣,或肢體痿軟無力;缺血性中風、面神經(jīng)麻痹見上述證候者。
藥理:抗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腦血流量、抗凝血及抗炎等。
副作用:文獻報道,有患者服用后出現(xiàn)皮疹、眼口腔黏膜糜爛,形成大皰性表皮壞死松解型藥疹;又有報道服大活絡丹引起口唇皰疹、過敏反應及消化道出血。
注意:孕婦禁用;陰虛火旺者慎用;脾胃虛寒者慎用;缺血性中風急性期不宜單純使用,應配合其他治療方法;服藥期間忌食油膩食物,戒酒。
3、消栓膠囊:
功效:補氣活血通絡。
用途:中風,因氣虛血滯、脈絡瘀阻所致。癥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謇澀,偏身麻木,伴有氣短,乏力,面色瞇白,或動則汗出,肢體發(fā)涼,手足腫脹;缺血性中風見上述證候者。
藥理:抗腦缺血、增加頸總動脈血流量、降低腦血管阻力、降低血粘度、抗血栓形成和抗動脈粥樣硬化等。
副作用:文獻報道個別患者服藥后即出現(xiàn)頭痛、頭暈、無力。
注意:孕婦禁用;陰虛陽亢證及肝陽上亢證者慎用;中風急性期痰熱證、風火上擾證者不宜使用;有出血性傾向者慎用;病情急重者宜結(jié)合相應搶救治療措施;飲食宜清淡,忌辛辣食物。
4、牛黃清心丸:
功效:清心化痰,鎮(zhèn)驚祛風。
用途:中風,風痰阻竅所致,癥見癱瘓,神志模糊,語言不清,痰涎壅盛,口舌歪斜,舌質(zhì)紅荅黃膩,脈弦滑數(shù);腦出血及腦梗死見上述證候者。
藥理:鎮(zhèn)靜、解熱、提高耐缺氧能力
副作用:有報道服用牛黃清心丸出現(xiàn)小腦共濟失調(diào)。
注意:孕婦禁用;對腦出血、腦梗死、驚風、癲癇的急重癥,應采用綜合治療方法救治;方中含有雄黃、朱砂,不宜過量、久用;忌煙酒及辛辣食物。
5、腦脈利顆粒:
功效:活血化瘀,益氣通脈。
用途:于氣虛血瘀型中風病(腦梗塞)中經(jīng)絡急性期,癥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語言蹇澀等。
藥理:抗腦缺血、增加腦血流量、減少腦血管阻力、抗血小板聚集。
副作用;個別患者服藥后可出現(xiàn)輕度腹脹、惡心嘔吐、胃部不適;臨床試驗中,個別患者用藥后出現(xiàn)白細胞降低,可能與用藥有關(guān);少數(shù)患者用藥后出現(xiàn)血小板減少或升高、ALT升高,BUN、CR升高,少數(shù)患者用藥后原有的白細胞、血小板、ALT、BUN、CR的異常情況加重,但不能確定是否與藥物有關(guān)。
注意:孕婦禁用,有腦出血傾向者禁用;產(chǎn)婦、過敏體質(zhì)者及血小板減少癥患者慎用。
6、川蛭通絡膠囊:
功效:活血化瘀,益氣通絡。
用途:中風病中經(jīng)絡(腦梗塞)恢復期血瘀氣虛證。癥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語言蹇澀或不語,偏身麻木,氣短乏力、口角流涎,手足腫脹,舌暗或有瘀斑,苔薄白。
藥理:抗腦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降低血粘度等。
副作用:少數(shù)患者用藥后出現(xiàn)頭暈、惡心、腹瀉等。
注意:月經(jīng)過多者及孕婦禁用;陰虛陽亢者慎用。
#卒中防控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