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有人感冒,有人咽喉腫痛,有人便秘。其實人體本身自帶調(diào)節(jié)開關,只是平時我們不懂得使用。
感冒不想吃藥,可先尋這三個穴位進行艾炙
肺俞穴
肺部是主要要做調(diào)理的,他是防治感冒的重心,以艾條點燃放于肺俞穴上方(距離皮膚2-3厘米)進行熏灸,皮膚應以感覺到溫熱感而無灼痛感為宜,出現(xiàn)皮膚局部潮紅即可停止。通過艾灸可提升肺部的宣發(fā)能力,增強肺部功能,時間一般為10-15分鐘。
風門穴
風門是風邪出入的門戶,用于疏散風邪,調(diào)節(jié)氣機,主治風疾,故名。艾灸方法亦同于上述肺俞穴方式。
大椎穴
他是人體督脈之穴,是陽脈之海,總督諸陽。感冒易傷陽,只需給大椎以適當刺激便可振奮陽氣,達到祛邪防病的效果。艾灸方式同肺俞穴。
夏季因熱毒壅閉造成的咽喉腫痛,可尋找按摩該穴
這個神奇的穴位叫經(jīng)渠穴,按摩之可清除肺胃熱盛,兼能防治肺腎陰虛導致的喉核腫脹。因能肅降肺氣,目前多數(shù)中醫(yī)會使用其治療人體咳嗽、哮喘、支氣管炎等疾病,療效斐然。
夏季想排毒,可用腹部一穴,膝窩一穴
腹部:毒素沉積在體內(nèi)可形成便秘,就近原則可按摩天樞穴,他與人體胃腸道聯(lián)系密切,既能通便,又能止瀉,通過排便使毒素離開體內(nèi),人體不受宿便、色斑甚至是癌癥威脅。
膝窩:委中穴在人體膝窩處,其歸屬膀胱經(jīng),主管著人體新陳代謝,去濕排毒,是良好排污口,通過按摩使其通暢。
人生不易,愿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