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小鄰居情侶租房太開放,我很心虛
當下的大學校園,校外租房族已不是時髦話題,也不是冰山一角,而是漸漸浮出水面的普普通通的現(xiàn)象。試問,哪個大學生不曾想過到外面租房住,又有多少人親自實踐了這一想法呢?我想人數(shù)不在少數(shù)。
可是校外租房到底是為哪般呢?分析起來,大約也不過如此幾種。談戀愛的大學生校外租房同居,預先享受伊甸園樂趣的;為尋求一個好的環(huán)境而發(fā)奮讀書或是迎接各類考試,包括考研的;購買了電腦一族的,為方便使用而租房的;因喜歡獨處而外出租房的;與同寢室的人關系不和而外出租房的;還有就是研究生,出于自由的考慮而租房的,等等。不容置疑的是談戀愛的大學生校外租房的比例遠遠大于其他類別。這引起了我的興趣。
我和好友娟是在外租房的研究生。我們住的院子一共有四間房出租,除了我倆是研究生外,其它三家都是本科生,并且全一色的男女情侶租房,更有甚者,一家竟然是大一的兩位學生租住??吹轿覀儊頃r,他們竟然落落大方,沒有絲毫的忸怩,小日子該怎么過還是怎么過,大有看破紅塵之意。我竟然為他們的所謂大方而感到心虛。也許年齡的問題,我竟然想到了他們的父母,他們的父母知道自己孩子的所作所為嗎?我真為天下上大學孩子的父母而擔心。十八、九歲的孩子,他們在糊里糊涂中輕易地走進同居的陷阱,我不認為這是正常的現(xiàn)象。他們想過他們到底要的是什么嗎?他們考慮過這樣做的得與失嗎?他們想過責任的擔當嗎?不曉得是我太保守了還是他們太開放了?
我后來得知,雖然國家并沒有明文規(guī)定大學生必須住校,但大多學校從安全大局出發(fā),還是規(guī)定本科生不許在外租房。但規(guī)定是規(guī)定,不是有人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嘛。我們學校對對大一學生管理尤其嚴格,周一到周五每晚都查房,這讓大一的這對小鄰居苦不堪言,每晚都等到12點鐘以后,才從學生公寓溜出,越墻而出,再步行一里路到達租房處,真有恢恢乎如喪家之犬的感覺,可他們竟然樂此不彼。也許真是邪門了。
曾經(jīng)和一位年齡相仿的師妹談起大學生同居問題。師妹感慨多多:“沒想到現(xiàn)在的孩子這么的自由,這么的開放,用不好聽的話語來說就是放蕩。這對于我們也敲響了警鐘:一定和孩子多多交流,至少讓我們知道孩子在學校干了什么并讓他們知道選擇就必須意味著責任的擔當。”我開玩笑地對她說:“你有個兒子,你還激動,我有個女兒還沒激動呢?”當然,我們并不是一味地反對同居,談戀愛嘛,情到深處,身不由己,當你真正確定對方就是你愛的那位時,在適當?shù)臅r機,偷吃禁果沒有人站出來指責什么。我們知道,這個年齡的學生對性有著敏感的甚至是不切實際的看法,這需要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引導??梢悦鞔_的是,租房的結果不是通過健康的業(yè)余生活轉移性的注意力,而是輕率的放縱性欲,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引發(fā)矛盾。有例子為證,一對因戀愛而同居的男女朋友,畢業(yè)時,因工作去向不同,在女友堅決不跟他一起走時,男的竟然親手殺死女的,后投案自首。這當然不是新聞了。
在校的大學生們,你們準備好了到校外租房了嗎?你們的理由經(jīng)得起自己的詰問嗎?送給你們存在主義大師薩特的一句話:人具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但是人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家長,學校,社會,大學生外出租房引起你們的注意了嗎?應該怎樣合理引導,勢在必行。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