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 《各體書冊》冊 紙本 29cm×15cm×2×12 山西省博物院藏
傅山(1607-1684)明清之際道家思想家、書法家、醫(yī)學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濁翁、石人等別名,漢族,山西太原人。傅山推崇老莊之學,尤重莊學。后加入道教,自稱為老莊之徒,自覺繼承道家學派的思想文化傳統(tǒng)。他對老莊的'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泰初有無'、'隱而不隱'等命題,都作了認真的研究與闡發(fā),對道家傳統(tǒng)思想作了發(fā)展 。
傅山自謂: '癸巳之冬, 自汾洲移寓土堂, 行李只有 《南華經(jīng)》 , 時時在目。 '[1] 他曾以顏體小楷書寫 《莊子》 一書中的 《逍遙游》 、 《人間世》 、 《外物》 、 《則陽》 等篇。
顧炎武極服其志節(jié)。于學無所不通,經(jīng)史之外,兼通先秦諸子,又長于書畫醫(yī)學。著有《霜紅龕集》等。他被認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氣節(jié)的典范人物。傅青主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李颙、顏元一起被梁啟超稱為'清初六大師'。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傳世之作,在當時有'醫(yī)圣'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