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偏頭痛,經方一劑知。
她因為多年的偏頭痛困擾,每日都不舒服,曾經口服過3個多月中藥,無明顯療效(我奇怪!問她:“吃了無效,為什么能堅持這么久?”,她說:“中藥就是慢,所以堅持了這么長時間”,我默默無語,心里卻不是滋味),早期間斷針灸治療,有效,后癥狀加重,連續(xù)治療也無效。這次是到神經科來看病的,我勸她吃中藥,她已經不信了,我說:“你的偏頭痛已經很嚴重,如果吃了這次藥物無效,我給你開西藥,進行治療”,患者勉強答應。
后來還是發(fā)生了“經方奇跡”——一劑知!患者服藥7天期間,無一次頭痛,開始認可中藥,繼續(xù)治療,而且自己說,以前雖然口服止痛藥可以部分緩解癥狀,但總有不適感,頭昏、頭沉,口服中藥后,這些癥狀也明顯緩解。
簡要醫(yī)案:
馮某,女性,48歲,門診號:A001004885,初診日期:2020.11.16
患者頭痛6年加重1年,以左側跳痛、脹痛為主,伴隨眼睛發(fā)脹、眉棱骨痛,惡心、嘔吐、咳嗽,近1年來頻繁發(fā)作,每月有半個多月的時間不適,有時發(fā)作能持續(xù)24小時,頭痛緩解后雙耳嗡嗡作響,整個人心慌、不舒服,有時適經期加重,多處就醫(yī)診療,中藥、針灸等方法,都用過,自此開始不信中醫(yī)能治自己的偏頭痛。開始口服止痛藥可緩解,后服止痛藥也無效。發(fā)病以來,無視物障礙,無明顯惡寒,陣發(fā)性汗出,納差,口中和,大便干,小便正常。
脈右緊左細滑,舌淡苔白底蒼瘀血。
腹診:腹平,腹力中等,右側胸脅部按之抵抗、疼痛,肚臍下左1、右1、2點壓痛。
腹診圖:
辨六經:少陽病兼瘀血
辨方證:小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
柴胡18g 黃芩10g 清半夏10g 人參10g 生姜10g 炙甘草10g 大棗12g 赤芍18g 桂枝12g 茯苓15g 牡丹皮10g 桃仁12g
顆粒劑7付,水沖服,一日兩次
復診日期:2020.11.23
患者精神明顯好轉,訴服藥以來只在本次就診當日出現(xiàn)了頭疼,因感冒自覺咽喉部有痰堵感,但頭痛未加重,出汗、心慌較前改善。舌脈較前無明顯變化。
辨六經:少陽陽明合病兼瘀血
辨方證:小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生薏苡仁
柴胡18g 黃芩10g 清半夏10g 人參10g 生姜10g 炙甘草10g 大棗12g 赤芍18g 桂枝12g 茯苓15g 牡丹皮10g 桃仁12g 生薏苡仁30g
顆粒劑8付,水沖服,一日兩次
三診日期:2020.12.1
患者精神狀態(tài)非常好,無乏力、咽部痰阻感,訴自服藥以來頭痛僅發(fā)作一次,伴惡心、嘔吐,未口服藥物,可自行緩解,口干,不苦、不渴,二便正常(患者訴,有一次,口服了兩袋藥物,自覺左側后背有“颼颼”的感覺——以前頭痛出現(xiàn)加重時伴有肩背部不適,問我是不是可以把藥量加大,促進“排邪”)。
舌脈、腹診同前無明顯改變。
辨六經:少陽病兼瘀血
辨方證:小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
柴胡18g 黃芩10g 清半夏10g 人參10g 生姜10g 炙甘草10g 大棗12g 赤芍18g 桂枝12g 茯苓15g 牡丹皮10g 桃仁12g
顆粒劑8付,水沖服,一日兩次
既往系列課程學習二維碼(掃碼免費學習)
胡希恕經方醫(yī)學系列講座
專病論治系列講座
學術會議
馬培鋒
副主任中醫(yī)師 副教授
中國農工民主黨員
胡希恕經方醫(yī)學滄州傳承基地負責人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心身醫(yī)學分會第二屆委員會青年副主任委員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神志病分會第四屆委員會委員
世界中醫(yī)藥學會聯(lián)合會心身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
河北省中醫(yī)藥學會內科專業(yè)委員會常務委員
滄州張仲景醫(yī)學研究會會長
滄州市中醫(yī)藥學會張仲景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
2004年畢業(yè)于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學專業(yè)
馮世綸經方傳承班21期學員
王寧元傷寒派腹診學員
黃煌國際經方學院第四、第五期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