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老師習(xí)慣兩分鐘預(yù)備鈴講個笑話故事之類的,嗯,今天也不例外。說是一艘船上載著許多動物,遇到風(fēng)浪眼看船要沉,必須扔幾只動物下去減輕重量。動物們商議講笑話,講到大家都笑,那么就可以活命。
猴子上來先講一個笑話,大家都笑了,就豬沒笑。于是猴子被扔下去了。接著長頸鹿講了一個笑話,大家都笑了,又是豬沒笑,于是長頸鹿被扔下去了。就這樣好幾只動物講了笑話,都只有豬不笑。后來狐貍講了一個笑話,大家還沒來得及笑,豬突然哈哈哈哈大笑起來,笑得肚子上的褶子都合并成一條鴻溝。于是狐貍逃過一劫。這時豬說話了:
“剛才猴子那個笑話……哈哈哈哈真他媽好笑……”
誰不笑的誰是豬(誰扔臭雞蛋?)
嗯這個笑話跟今天要說的主題有什么關(guān)系呢?還真有關(guān)系。故事里的豬就是我們所謂的——慢熱型。什么叫做慢熱型呢?就是你跟他講一件事情,他反應(yīng)特別慢,好像沒聽懂似的,可過了一會兒連你都忘記這件事的時候,他突然反應(yīng)過來,理解得還挺深刻。
對于事物的理解力上,快熱型和慢熱型占了比較主要的兩種。快熱型的孩子顧名思義,反應(yīng)快,思維敏捷,頭腦靈活,往往是“聰明”“機智”的典型代表。他們口才很好,接口令奇快,有的甚至愛插嘴,往往你說上句他就能接你下句。在大部分成人眼中的好學(xué)生,大都屬于“快熱型”。
慢熱型的孩子——得,我們都用豬來做比喻了。那反應(yīng),比龜速還龜速。你跟他講,他睜著眼睛巴登巴登看著你,木反應(yīng)。你急了,要抽他,他流下兩滴眼淚,還是木反應(yīng)——你氣得一跳三丈高:你丫連流眼淚的速度都比別人慢一拍,活著有個毛意義?。?!
于是我們武斷地把很多慢熱型的孩子歸為“呆板”“不聰明”的一類,更極端的,甚至認為他們是差生。
那么快熱型、慢熱型真的是智商高低的標準表現(xiàn)嗎?不。
孩子慢熱型與性格有關(guān),與智商無關(guān),有的智商甚至比快熱型的孩子高很多。他們與快熱型孩子的不同,在于思維方式。
如果你深入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快熱型的孩子勝在反應(yīng)快,動作快,但是很多孩子學(xué)得的知識并不扎實,他們第一反應(yīng)做出的回答,錯誤率很高,而慢熱型的孩子雖然很慢,答案卻往往是正確的。他們的思維方式,舉個例子,比如你提出一個問題,通往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很多條路,快熱型的孩子很隨性地憑經(jīng)驗或者直覺選擇一條,而慢熱型的孩子呢?他們不會輕易下結(jié)論,而是在腦海中反復(fù)思考,來來回回把這條路的正確性慢慢地、卻非常仔細地求證。他們接受知識的速度比快熱型的孩子慢得多,但是他們交出的答卷正確率卻往往高得多。
然而我們會很自然地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里,確實是快熱型的孩子成績好,慢熱型的孩子很多是差生啊。這種結(jié)果往往有兩個重要的原因。
第一是我們的考查方式。舉個例子,十分鐘內(nèi),做對一道題得十分。快熱型的孩子可以做十道,50%的錯誤率,至少可以得50分。而慢熱型的孩子只能做兩道,即使全對,也只有20分。你看一些反應(yīng)比較慢的孩子的考卷,凡是他做的,基本上都是對的,可人家——人家反面都是空白的啊,于是乎,不及格。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分數(shù)。快熱型的孩子在考試的時候是很占便宜的,去過湯姆熊扔籃球的童鞋都知道,你瞄了半天投準一個球,最后得來的分數(shù)遠不如旁邊那家伙抄起球看也不看就扔的結(jié)果。
第二是我們給孩子貼的標簽。什么時候反應(yīng)慢變成了“笨”的代名詞?事實就是這樣殘酷。******武斷地把反應(yīng)慢的孩子貼上了“笨”的標簽,孩子從小被如此定位,活潑的孩子聰明,好動的孩子聰明,反應(yīng)快的孩子聰明,而我不活潑,不好動,反應(yīng)慢,所以我就是大人嘴里的笨孩子。加上平時讀書中跟不上大人的思路,自然而然被人說“笨”了,長期在這種心理暗示下,慢熱型的孩子本能地把自己的失敗歸于智商,再也不愿意自發(fā)自愿地去開啟自己的潛能,無意識地自暴自棄,最后變成真正的差生。
事實上,慢熱型的孩子往往有自己的思路。比如你在教他2 2 2等于6的時候,他呆滯的雙眼后,很有可能在想2 2=4的邏輯是怎么來的,一旦他理解2 2=4的原理,那么2 2 2等于6對他來講根本就不是題目了。他并不是沒有思維,而是專注于自己的思維,速度又慢,而教他的人是成人,無法理解孩子的思維邏輯,只顧自己往前沖,連拖帶拽把孩子摔得夠嗆。
慢熱型的孩子有幾個硬傷:
動作慢。大多是天生性格,但因為家長在習(xí)慣培養(yǎng)上沒有注意,所以動作慢使他思維慢的情況更加惡化。
膽子小,自卑。因為幾乎每次在思考的時候都被大人粗暴地打斷,接著就是呵斥、不耐煩、否定,長此以往,孩子對于獨立思考就有了恐懼,對自己也失去了信心。造成了做題更加反復(fù)驗算小心求證,唯恐做錯挨罵,這讓他的速度變得更加慢。
表達能力差。本來反應(yīng)慢的孩子接口令就慢,因為長期挨罵更讓他們自卑,不敢開口,很多錯過了練習(xí)口才的最佳發(fā)展期,造成了心中有想法無法流暢、正確地表達——你去看,慢熱型的孩子,語文閱讀題給他做選擇題,正確率奇高,但是讓他們寫句子,就表達不清。他們能理解意思,但是不知如何表達自己。還指望作文?
性格使然 后天阻斷,這讓慢熱型的孩子非常痛苦,親愛的認為你家笨孩子反應(yīng)慢的家長們,你告訴我如果是你,你有不“墮落”成差生的理由嗎?
記住了,不管你的孩子是哪種性格,哪怕你孩子是真笨,也不要用“笨”來解釋他的失敗。他笨那是你的原因,你罵他就是等于罵自己。更不要用“聰明”來解釋他的成功。不要讓孩子認為成功失敗是佇立于智商之上的。現(xiàn)代社會我們都知道,智商固然重要,情商更重要。而情商,是后天培養(yǎng)的。
如何培養(yǎng)慢熱型的孩子呢?
第一,尊重他的思維方式,給他足夠的時間思考。教他一個知識的時候,說得慢一點,看著他的眼睛,猜猜他是否跟上了你的節(jié)奏,如果沒有,那就停下來,等一會兒,然后問他:寶寶說說你的理解,讓他說完了,你再根據(jù)他的理解教他。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的腳板很寬,腳步可以跨得很大,別忘了你們身后,還有個蹣跚學(xué)步的小寶寶,既然要教他,就請根據(jù)他的腳步來教,慢一點,再慢一點,只要他在思考,即使今天沒有達到你的教學(xué)目標,也是不錯的。
第二,給他足夠的鼓勵。家長們請記住,學(xué)習(xí)是一輩子的事情,學(xué)無止境,你現(xiàn)在所要教給他的,絕不是一百以內(nèi)的加減法、兩千個常用字那么簡單,這些東西,說實在的只要孩子到了一定歲數(shù),突然不用你教,什么都會——本來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難點。你要教給他的,是思考的習(xí)慣,是對于學(xué)習(xí)的好奇和熱愛。所以呢,只要他思考,不管對錯,請你們都要肯定:寶寶動腦筋了!動腦筋,知道不?只要孩子愿意動腦筋,你還怕他有一天動不出腦筋?當他支支吾吾表達不清的時候,給予足夠的耐心,鼓勵他繼續(xù)說,不要怕,把想說的話說出來,當他害怕的時候,告訴他爸爸媽媽在旁邊永遠會保護你,說錯了也沒關(guān)系。從而給予他足夠的安全感。有了安全感,他就會樹立信心。
第三:訓(xùn)練他的反應(yīng)。是的,不管在哪里,反應(yīng)慢的人終究吃虧。我們還是要最大限度地讓他“快”起來。首先還是那句話,孩子很多問題是平時生活點滴積累,在學(xué)習(xí)上集中凸顯的,光在學(xué)習(xí)上抓,治標不治本,事倍功半。平時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尤其是鍛煉他條理性的事情。比如整理東西,擺放碗筷等等。他慢,不要罵,讓他動腦筋,怎么樣可以做得快一點呢?他提出想法,不要否定,來,我們試試。看看他的想法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你再提出你的想法,來,我們再試試。然后每次都照著這個順序做,多做做,熟練了,他就快了,你也可以表揚他了,他就更有信心了。這就是良性循環(huán)。一個生活有條理的孩子,讀書可以省很多力氣,因為他不需要在做作業(yè)的時候翻箱倒柜找作業(yè)本,不需要到考試的時候因為找不到筆而急得團團轉(zhuǎn)。
接著,我們可以做一些訓(xùn)練反應(yīng)的練習(xí)。比如,算24點啊,不要小看這個游戲,真的很練孩子的反應(yīng)力,還有利于數(shù)學(xué)呢。比如一個人打另一個人手,另一個人要逃啊……一開始孩子反應(yīng)會慢,你家長別嘲笑,別急著顯擺,和孩子一起,慢一點,耐心地,快樂地,玩。
向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