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
【性用概要】
又名紅藍花、草紅花。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紅花的花。其味辛,性溫。入心、肝經。具有活血通經,祛瘀止痛之功。因本品辛散溫通,入心、肝血分,善通利血脈,為血中氣藥,既能行血,又能和血。故常用于瘀血內阻所致的經閉、痛經、癥瘕積聚等癥。對血瘀氣滯所致的胸脅脘腹諸痛以及外傷腫痛等癥,亦為常用之品,為活血祛瘀止痛之要藥。凡月經過多、崩漏及孕婦忌用。用法:水煎服;用量3-10克,和血調血用量宜小,行血破血,用量宜大。
【臨證配用】
紅花-桃仁
二藥均有活血通經、祛瘀生新作用。而紅花溫通,止痛效力勝于桃仁;桃仁苦泄。破瘀功效勝于紅花。相須為用,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顯著。凡血瘀所致的經閉、痛經、癥瘕痞塊以及外傷腫痛等癥,用之皆有良效。方如血府逐瘀湯。
紅花-當歸-白芍
紅花活血祛疲,通行經脈,行血止痛;當歸、白芍補養(yǎng)陰血,和血止痛。三藥相配,行而不峻,補而不滯,共奏補血和營止痛之功,《藥品化義》謂紅花“佐當歸、芍藥共治遍身或胸腹血氣刺痛”。三藥相合對血脈不和或血虛兼瘀所致的痛經、月經不調、脅痛、頭痛等癥每有良效。方如桃紅四物湯。
紅花-肉桂
紅花活血通經,和血止痛;肉桂溫補陽氣,通行營衛(wèi),散寒止痛?!端幤坊x》謂紅花“合肉桂,通經閉”,《得配本草》謂紅花“配肉桂散瘀。二藥相配,辛散溫通,共奏溫陽散寒,活血止痛之功。用于寒凝血脈所致的經閉、痛經、心痛、腰痛、少腹疼痛等癥有較好療效。
紅花-柴胡
紅花辛散溫通,活血通經,和血止痛;柴胡芳香升散,疏肝理氣,解郁散滯。二藥相合。行氣有助活血,活血有利行氣。氣血雙調,共奏行氣活血止痛之功。常用于血瘀氣滯所致的胸脅疼痛、月經不調以及外傷腫痛等癥。方如血府逐瘀湯、復元活血湯等。
【現代研究】
紅花的化學成分中含有紅花醌甙、新紅花甙和紅花甙等甙類,紅花甙經鹽酸水解得葡萄糖和紅花素。紅花還含有紅花黃色素和甘油酸酯類成分。藥理實驗證明,紅花有興奮心臟、降低冠脈阻力、增加冠脈流量和心肌營養(yǎng)性血流量的作用,對實驗性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或心律失常等動物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對抗作用,并能輕度擴張血管,短暫地降低血壓,且能改善微循環(huán)。紅花還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促進纖維蛋白溶解,對抗血栓形成,提高機體耐缺氧能力,對缺血乏氧性腦病有保護作用。紅花對多種實驗動物的子宮均有興奮作用,對腸管平滑肌有興奮作用。對乙酰膽堿所致腸管痙攣有解痙的作用。此外,本品還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和杭炎、鎮(zhèn)痛、鎮(zhèn)靜和抗驚厥作用。
紅花與桃仁皆能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對抗血栓形成,增加腦血流量,皆能興奮子宮平滑肌,并有抗炎、鎮(zhèn)痛作用,桃仁還具有抗腫瘤、保肝等作用,故常相配用于多種原因所致的頭痛、胸痛、痛經、腹痛等癥。紅花與當歸、白芍皆能擴張冠脈、對抗心肌缺血、對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皆有抗炎和鎮(zhèn)痛作用,紅花、當歸及小量白芍對子宮平滑肌又有興奮作用,紅花與白芍還具有解痙作用。常相配用于頭痛、胸痛、腹痛、痛經等多種病癥。紅花與肉桂皆能降壓、鎮(zhèn)痛、擴張冠脈、對抗心肌缺血。皆能對抗胃腸平滑肌痙攣,故相配治療胸痛、胃痛、腹痛等癥有較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