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感覺統(tǒng)合教育】家庭感覺統(tǒng)合訓練中的45個范例,建議永久收藏!


家庭感覺統(tǒng)合訓練范例:

 

1、互動式投籃;(3-4)

 

訓練目的:手臂運動能力/手眼協(xié)調能力,增進與人互動的能力。

訓練要求:家長及孩子輪流投籃,家長投完后把球撿起來給孩子投。

 

2、一步1級上、下樓梯;(3-4)

 

訓練目的:增進孩子的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一步跨上一個階梯,連續(xù)上或下樓梯

難度設置:A、成人站在孩子面前或后面,伸出雙臂或雙手的拇指,讓孩子抓住拉孩子上樓梯;B、成人將左手手臂或拇指抬高,右手手臂或拇指則在孩子右側腰間的位置,讓孩子在攙扶下自己平衡用力上下樓梯;C、成人伸出左手手臂或拇指攙扶孩子上、下樓梯;D、讓孩子獨自上、下樓梯。

幫助給予:A、雙手(或拇指)抬高給予幫助;B、一手(拇指)高,一手(拇指)低給予幫助;C、單手(拇指)給予幫助;D、撤銷所有協(xié)助。

 

3、雙腳輪流跨過15厘米高的繩;(3-4)

 

訓練目的:身體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繩子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離地10厘米高,讓孩子雙腳輪流抬高跨過繩子。

幫助給予:1、用姿勢示意孩子如何抬腿跨過繩子,必要時給予身體協(xié)助,伸手把他的腿抬高跨繩;2、必要時口頭提醒孩子注意腳下的繩子,避免絆倒;3、建議用有彈性的圓形橡皮繩。

 

4、扶物能單腳站立5秒;(3-4)

 

訓練目的: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扶著椅子或家長手握的棒子單腳站立約5秒

難度設置及幫助給予:A、手把手地教孩子用雙手扶著椅子的靠背,提起孩子的一條腿懸空約5秒,然后放下。過程中用簡單的語言告訴孩子怎么做,如:“抬腿!”、“放下!”B、讓孩子自己嘗試5秒內(nèi)(可用數(shù)數(shù)提醒他)不要把腳放下;C、孩子掌握了技能后,改用棒子。家長雙手握住棒的兩端,孩子剛抓住中間重復以上步驟。

 

5、在10厘米寬2米長的地面線條上走保持身體平衡;(3-4)

 

訓練目的:平衡能力的控制

訓練要求:在地板上用不黏膠黏一條2米長10厘米寬的線條讓孩子在線條上走。

難度設置:A、開始時只走一半的距離,允許偶爾走出界外;B、要求孩子走完全程,盡量不要走出界外。

幫助給予:1、訓練者可站在孩子前方,拉著孩子的手向前走;2、要提醒孩子既注意腳下的線條,又要注意前方的路;3、訓練者在孩子的前方引導孩子走,但不給與身體協(xié)助;3、讓孩子自己嘗試獨自走。

 

6、能學青蛙跳20厘米的距離10次;(3-4)

 

訓練目的:腿部運動能力/重心及平衡力。

訓練要求:用不粘膠在地板貼兩條平衡線,成人給孩子示范如何做青蛙跳幾次,然后指導孩子模仿。

難度設置:A、開始時,線段間的距離應該短一點,讓孩子容易達標;B、如果孩子不愿意合作,可引入食物獎勵的辦法,把獎勵物放在落地的一端之線條上,孩子跳到線上就獎勵;C、逐漸的把線段間的距離增大。

幫助給予:1、身體協(xié)調;2、每一難度中如果孩子遇到問題,都要及時給予身體或口頭上的指導,重復示范并注意提起孩子參與的興趣。

 

7、能左右腿交替倒著鉆過呼啦圈;(3-4)

 

訓練目的:雙腳的協(xié)調能力及身體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訓練者拿著呼啦圈站在孩子的身后,鼓勵孩子左右腿交替著向后移入呼啦圈內(nèi)。

難度設置:A、由另一個成人扶持著孩子完成動作,并且呼啦圈的高度要低一點;B、逐漸的呼啦圈的高度提高;C、由孩子自己嘗試著完成動作,只在有必要時給予幫助。

幫助給予:1、足夠的身體協(xié)助;2、必要的身體協(xié)助;3、偶爾的身體協(xié)助。

 

8、能來回滾動身體;(4-5)

 

訓練目的:迷路反射控制,身體的控制能力及協(xié)調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在墊子上或在床墊上從一端翻滾到另外一端。

難度設置:A、在訓練者身體協(xié)助和口頭提示,讓孩子從訓練中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身體及翻動的速度和力量;2、只在有需要時給予協(xié)助;3、確保孩子的安全,避免碰傷。

 

9、轉椅游戲;(3-4)

 

訓練目的:調解重心與平衡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坐在轉椅內(nèi),家長在一旁旋轉椅子,速度逐漸加快。

難度設置:A、開始時為避免孩子緊張,可讓其雙手抓住椅子的扶手;B、孩子習慣后要求其兩手自然放在腿上靠身體控制重心,并閉上眼睛。如果孩子不配合,可用布帶將其雙眼蒙住。

 

10、做5次前滾翻;(4-5)

 

訓練目的:增進協(xié)調、平衡能力、刺激本體感覺

訓練要求:讓孩子模仿成人連續(xù)做5次前滾翻的動作

難度設置:A、開始時只要做2-3次;B、要求孩子練習作5次,并要求孩子在動作過程中身體盡量保持直線。

幫助給予:1、開始時要全程給予身體協(xié)助,并用語言鼓勵孩子嘗試;2、盡量讓孩子自己完成,必要時給予口頭提示,要隨時注意孩子的安全問題。

 

11、能用勺子把乒乓球送至約2米外的目的地而乒乓球不掉下來;(4-5)

 

訓練目的:增進平衡能力和手部控制能力,加強動作企劃能力。

訓練要求:用勺子把乒乓球送到2米外的地方。

難度設置:A、開始時嘗試先給孩子一個立方體的積木在距離極短的兩張桌子間傳送,讓孩子便于操作;B、用不黏膠在地上貼兩條平衡線;C、改用兵乓球嘗試;D、按照預設距離訓練。

幫助給予:1、為提高孩子的興趣,建議開始時成人和孩子一起參與游戲;2、孩子的技巧熟練后,鼓勵孩子和其他孩子進行競賽。

 

12、能走完1個有5項步驟的障礙路徑;(4-5)

 

訓練目的:加強身體控制及平衡能力,增進動作企劃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獨立走完一個有5項步驟的障礙路徑

難度設置:A、開始時只設置2-3個障礙物(跨過玩具、繞過椅子、爬過桌子)B、設置5個障礙物,引入獎勵物。

幫助給予:1、開始時成人先做示范,然后陪同孩子一起進行訓練,要有及時、足夠的身體和口頭提示;2、鼓勵孩子自己做,并給予適當?shù)奶崾荆?、鼓勵孩子與其他孩子以競賽的形式進行訓練。

 

13、能用腳尖站立10次,,每次站立3秒鐘;(4-5)

 

訓練目的:腿部運動能力、重心及平衡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雙腳腳跟著地,腳尖踮起地站立,每次站立3秒鐘時間。

難度設置:A、開始時讓孩子扶著墻壁或椅背站立;B、讓孩子嘗試徒手站立。

幫助給予:1、可以在墻壁上孩子踮腳可觸及的地方掛一個獎勵物,鼓勵孩子踮起腳去拿??;2、給孩子數(shù)數(shù),讓他知道要站多長時間。

 

14、能在20厘米寬,10厘米高的平衡木上行走而保持平衡;(3-4)

 

訓練目的:增進孩子的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在不扶持,保持身體平衡的情況下走,走過規(guī)定尺寸的平衡木

難度設置:A、只走一半的距離B、走完全程C、單手持物走D、雙手持物走。

幫助給予:1、開始時成人需要反復做示范,并跟在孩子后面走,給予身體協(xié)助,如拉著孩子雙手或扶其雙肩。2、成人站在平衡木一旁,孩子行走時拉著她的一只手給予扶持;3、只在需要時給予扶持。

 

15、能連續(xù)拍球3次而求不彈走;(4-5)

 

訓練目的:加強手臂的控制能力,發(fā)展手眼協(xié)調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連續(xù)拍3次中型球(籃球大小的球)

難度設置:A、只拍1次B、拍2-3次

幫助給予:1、訓練者拍一下,等球彈起后把著孩子的手拍一下;2、把著孩子的手教孩子拍2-3下,球要盡量彈高,便于孩子的手有足夠的時間調節(jié)。

 

16、揮動球拍打懸掛在兒童肩膀水平位置的懸掛物(玩具或掛球);(4-5)

 

訓練目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動作企劃能力,空間概念。

訓練要求:讓孩子用兒童羽毛球拍或者吹漲氣的棒球棍,揮拍(棒)打前方孩子肩膀高的懸掛物。

難度設置:A、先讓孩子練習揮拍(棒)的姿勢;B、手把手地教孩子擊中懸掛物體;C、讓孩子獨立練習;D、讓孩子連續(xù)練習

 

17、可用雙手向前走路;(4-5)

 

訓練目的:增強手臂力量和協(xié)調能力

訓練要求:讓兒童趴在地上,雙手和雙膝接觸地面,成人則在兒童身后握其雙足足踝,示意兒童用雙手交替運動往前爬。

難度設置:A、先讓兒童習慣被提起雙腳的姿勢;B、鼓勵兒童向前走1-2步;C、訓練至兒童能自如地向前走。

幫助給予:1、以游戲的形式幫助孩子習慣被短暫提起雙腳的姿勢和感覺;2、延長提起孩子雙腳的時間;3、鼓勵孩子嘗試往前走,用食物或其他孩子喜歡的方法來強化。

 

18、跑向滾動著的球,把球向前踢;(4-5)

 

訓練目的:動作企劃能力,方向感

訓練要求:讓孩子邊跑邊踢滾到他腳下的中型或小型球

難度設置:A、先用中型球練習,孩子的技巧熟練后再用小型球練習;B、開始時訓練人員以極慢的速度把球滾到孩子腳下并示意孩子踢球。C、必要時可給予適當?shù)纳眢w幫助及提示,如另一成人站在孩子身后一手扶著他的身體,一手推動他的右腳。

幫助給予:——

 

19、雙手接住從1米遠彈來的中型球;(4-5)

 

訓練目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和運動企劃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接住訓練者從1米遠的地方扔到地上彈起來的中型球(籃球大小的球)

難度設置:1、距離設短一點,并且讓另外一位成人在孩子身后手把手地教,邊教邊把要點告訴孩子;2、幫助者站在孩子身后,只有在有需要時才給予身體協(xié)助;3、距離逐漸增大,盡量讓孩子嘗試接球;4、如果孩子接中型球有困難,可換成大型球,等孩子的技能熟練后再換成中型球。

幫助給予:— —

 

20、雙手各持一球走直線2米;(4-5)

 

訓練目的:

訓練要求:讓兒童兩手側平舉,掌心朝上,兩手各托一小皮球沿直線路線行走。

難度設置:A、開始時可先不讓孩子拿球,徒手走;B、孩子的技能掌握后讓其嘗試持球并且腳尖跟著腳跟行走。

幫助給予:不能單獨完成的孩子家長可跟在其身后,給予身體指導。

 

21、用腳尖向前行3米;(4-5)

訓練目的:身體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踮起腳尖向前走約3米的路程

難度設置:A、只走2-3步路的距離;B、逐漸增加走的距離直到達標

幫助給予:1、站在孩子前面扶著他的雙手;2、只在有需要的時候才給予及時的幫助;3、在終點處放置獎勵物鼓勵孩子堅持走到終點。

 

22、單腳向前跳5步;(4-5)

訓練目的:訓練身體的平衡能力及雙腿的肌肉控制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抬起一只腳,向前方位置跳躍5步路的距離

難度設置:A、開始時先讓孩子習慣保持抬起一只腳在空中數(shù)秒的姿勢;B、鼓勵孩子單腳向前跳躍一步,可以在前方放置獎勵物;C、鼓勵孩子增加跳躍的次數(shù)。

幫助給予:1、跟孩子一起跳,營造寬松的氣氛讓孩子消除緊張的情緒,愿意參加游戲;2、隨時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恰到好處的幫助,無論是身體或是口頭上的幫助;3、及時引入鼓勵的方法來表揚和鼓勵孩子的嘗試。

 

23、照鏡子游戲;(4-5)

訓練目的:訓練空間方位知覺

訓練要求:家長和孩子并排站在大鏡子前,家長做一個動作,讓孩子模仿,動作以點頭,雙手在身體的上下、左右、前后拍手,左右前后移動身體以及轉身等動作為主。

難度設置:A、開始時家長的動作要做得慢些并多次重復動作;B、如果孩子的表達能力強,可讓孩子邊模仿邊說出動作的方位。

幫助給予:家長邊做邊說出動作的方位,孩子無法跟上便用身體指導。逐漸地撤銷提示,并且加快動作的速度。

 

24、吊床游戲;(4-5)

訓練目的:調節(jié)前庭感覺系統(tǒng)

訓練要求:讓孩子躺在吊床上,兩位成人將吊床前后擺動。

難度設置:A、讓孩子仰臥在吊床上,必要時請第三位成人協(xié)助;B、讓孩子俯臥在吊床上,在孩子的前方地上置一玩具,前后搖晃時讓孩子拾取地上的玩具。

幫助給予:孩子在初始時可能會緊張,請家長蹲下給予安撫,避免孩子在吊床內(nèi)掙扎,如果孩子無法取得前方的玩具,家長可把玩具握在手中,等孩子靠近時放到他的手里。

 

25、雙腳跳過一條慢慢地擺動著得繩子5次;(5-6)

訓練目的:提供前庭刺激,訓練計劃動作的能力。

訓練要求:將一條約2米長的粗繩子固定在離地面10厘米處,上下或左右搖動繩索,使其像蛇一樣扭動,讓孩子雙腳離地從上面跳過。

難度設置:A、開始時可慢慢地擺動,動作幅度要小允許孩子偶爾碰到繩子;B、快速擺動,動作幅度大,讓孩子盡量不要碰到繩子。

 

26、手抱大型物擋住視線還能走至少3米遠;(5-6)

訓練目的:改善孩子的身體控制及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拿著或雙手抱著大型物向前走。

難度設置:選擇重量適中的物品做訓練。

幫助給予:注意隨時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勢和前面的方向,站著離孩子不遠的地方,隨時注意防止孩子掉落等情況的發(fā)生。

 

27、能兩眼睜開雙臂伸直(或交叉胸前)單腳站立5秒;(5-6)

訓練目的:身體的協(xié)調和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睜開眼睛(或者雙手交叉在胸前),單腳站立5秒。

難度設置:A、開始時先練習雙手伸展或垂直的站立;B、然后練習雙手交叉在胸前站立。

幫助給予:1、如果孩子開始時不能很好地掌握平衡,可以讓他先嘗試扶著椅背或握著訓練者的手站立5秒;2、一旦孩子的平衡能力有所長進,則要求他只在需要時才扶持;3、在孩子前方視平線的位置給予玩具或其他吸引他的東西來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4、任何時候都要準備好給予適當?shù)纳眢w協(xié)助。

 

28、能兩眼閉合雙臂伸直(或交叉胸前)單腳站立5秒;(5-6)

訓練目的:身體協(xié)調和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閉著眼睛(或者雙手交叉在胸前),單腳站立5秒。

難度設置:A、開始時先練習雙手伸展或垂直地站立;B、然后練習雙手交叉在胸前站立。

幫助給予:1、如果孩子無法自覺地閉上眼睛,可嘗試用布蒙住他的眼睛。如果孩子不愿意,先讓他嘗試習慣不練習的時候蒙上眼睛的感覺;2、充分運用獎勵的原則來激發(fā)孩子的合作性;3、任何時候都要準備好給予適當?shù)纳眢w協(xié)助。

 

29、滾筒游戲(3-4)

訓練目的:調解中心與平衡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俯臥在豆球上,前方放置一玩具,讓孩子雙手前后劃動,雙大腿貼住豆球,探身取玩具。

難度設置:A、開始時只要求孩子俯臥在球上;B、鼓勵孩子雙手前后劃動,家長應用手扶著豆球,幫助孩子均勻用力,避免球滑離孩子的身體;C、鼓勵孩子邊劃動雙手,邊向前移動,注意提醒孩子不要讓球滑走。

幫助給予:完全身體指導,必要時給予身體指導。

 

30、袋鼠跳;(5-6)

訓練目的:強化前庭刺激,控制過敏信息。

訓練要求:孩子站在袋中,雙手提起袋邊,雙腳同時向前跳。

難度設置:A、只要求分段跳,每次跳2-3步的距離;B、撤銷身體指導,要求一次性跳1-2米的距離。

幫助給予:在A階段要求給予全程身體指導,直至孩子技巧純熟。

 

31、跳數(shù)字;

訓練目的:增強身體平衡能力和重力感。

訓練要求:用不黏膠剪出大的數(shù)目字1-10或1-20貼到圓形的不粘膠上再地板上,讓孩子從一個數(shù)字跨到另一個數(shù)字上,以跨到圓形內(nèi)為勝。

難度設置:A、如果孩子還不懂得數(shù)字,可貼不同顏色的數(shù)字,然后讓孩子按顏色跳;B、讓孩子按指定的數(shù)字跳或者按單雙數(shù)跳;C、可玩雙人游戲,創(chuàng)造出各種玩法,以最終達到終點為勝。

幫助給予:1、如果孩子跳躍技巧不成熟,可在開始時握住他的雙手或夾著孩子的腋下幫助他跳躍;2、如果孩子不懂得或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要隨時給予身體或口頭上的提示。

 

32、打保齡球;(3-5)

訓練目的:發(fā)展手眼協(xié)調能力

訓練要求:把兒童保齡球放在1米左右的距離,讓兒童用黑色的大球擊球。

難度設置:A、開始時距離可以很近,以便讓兒童容易擊中,有成就感;B、要求兒童按訓練要求的距離擊球;C、逐個地把球擺在地上讓兒童擊,開始時距離要近一些,5次擊球中有三次通過。

幫助給予:1、開始時給予孩子大量的身體協(xié)助,直至孩子掌握要領;2、每一次增加難度時都需要隨時提醒,糾正并示范給孩子看如何做。

 

33、運小球;(4-5)

訓練目的:訓練手眼協(xié)調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用塑料球拍運送乒乓球,一次放一個乒乓球在球拍上,運到距離2米的大容器中,不可以用另一只手扶乒乓球。

難度設置:A、開始時可選用其他非圓形的小物品讓孩子訓練并且把距離設短一點;B、孩子的技巧純熟后可嘗試用大的塑料或布球;C、使用乒乓球,5次運球中有三次球沒有掉地通過。

幫助給予:無論孩子處于哪一階段的開始階段,都要給予手把手地幫助,要確保孩子掌握了基本的游戲的規(guī)則以后才增加難度。

 

34,、跳躍;(3-5)

訓練目的:促進兩側協(xié)調及前庭刺激

訓練要求:在地面上擺放數(shù)個小號的呼啦圈,要孩子以雙腳跳或單腳跳的方式跳過所有的圈圈。

難度設置:A、雙腳跳,并把呼啦圈之間的距離放近一點;B、把呼啦圈之間的距離放遠一點;C、單腳跳;D、單腳跳并連續(xù)跳完所有圈圈。

幫助給予:開始時可站在孩子的前方,等孩子雙腳落地時稍微扶她一下,幫助孩子保持身體平衡。

 

35、拍氣球(4-6)

訓練目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動作的計劃能力

訓練要求:把氣球往上拋,然后雙手輪流向上拍打氣球,盡量不讓氣球落到地上。

難度設置:A、雙手輪流拍打;B、在地上設置簡單的“路障”(如玩具或凳子)。讓孩子繞過路障拍氣球。

幫助給予:1、開始時教孩子把氣球拍的高一點,延遲下落的時間,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計劃自己的動作和步子;2、必要時給予身體協(xié)調;3、提醒孩子看腳下的“路障”。

 

36、搖搖船(5-6)

訓練目的:控制迷路張力反射,提供前庭及本體刺激,并改善身體概念及兩側協(xié)調。

訓練要求:孩子躺在地上,兩手抱膝身體屈起成球狀,前后搖動20下,或左右滾動20下。

幫助給予:開始時孩子可能不能很好地控制身體或搖不動,家長需要給予身體協(xié)助,從側面輕推孩子的肩膀或臀,示意孩子順著給予的外來力量搖動身體。一旦孩子掌握了要領,及時撤銷幫助,鼓勵孩子自己利用自身的力量搖動身體。

 

37、糊壁紙;(5-6)

訓練目的:提供觸覺刺激,改善計劃動作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靠墻站立,以身體當作滾筒貼著墻壁滾動,好像在糊墻紙。先向一個方向滾動,然后再相反方向滾動。

難度設置:A、只滾動3-5下;B、從墻壁的一端滾到另外一端。

幫助給予:提醒孩子注意頭不要碰到墻壁,必要時給予身體協(xié)助,如:孩子滾動時離墻壁太遠。

 

38、壓馬路(3-6)

訓練目的:提供觸覺刺激,有抑制神經(jīng)興奮程度的作用。

訓練要求:讓孩子仰臥或俯臥在墊子上,用大籠球在其身上滾過去。若孩子喜歡這種壓力可嘗試加重一點壓力。

 

39、俯臥大龍球抓東西

訓練目的:改善身體協(xié)調,強化手眼協(xié)調及雙側肢體的平衡控制,促進運動企劃能力。

訓練要求:協(xié)助孩子俯臥到大龍球上,保持平衡姿勢,把孩子喜歡的一個玩具放在大龍球滾動時孩子伸手可觸的地方。協(xié)助孩子臥在球上前后慢慢滾動,讓孩子探身去摸玩具,必要時可使用會發(fā)聲的玩具,以幫助孩子辨明玩具所在的方位,

難度設置:A、開始時玩具只放在很近的距離,讓孩子容易取到;B、逐漸地玩具可以放稍遠一點,并在孩子探身取球時提醒他盡量自己保持身體的平衡。

幫助給予:1、由始至終的身體協(xié)助;2、口頭指導或提醒。

 

40、滾筒式時光隧道游戲

訓練目的:改善觸覺敏感或不足以及調節(jié)前庭感覺。

訓練要求:讓孩子用腳在前面的方式倒爬到隧道里

難度設置:A、開始時孩子可能害怕或不理解要求,可以先培養(yǎng)孩子對隧道的興趣,把球滾到隧道里,鼓勵孩子爬進去撿球,表揚他的勇敢嘗試;B、協(xié)助孩子雙腳放在前面,倒爬到隧道里,邊幫助邊給予口頭提示,語氣要輕柔,以免引起孩子緊張而拒絕合作。

幫助給予:1、由始至終身體協(xié)助;2、由始至終的口頭指導及適當?shù)墓膭畋頁P。

 

41、隧道滾動游戲

訓練目的:改善觸覺敏感或不足及身體協(xié)調不良的現(xiàn)象,增強前庭系統(tǒng)的刺激和調節(jié),改善視覺。

訓練要求:讓孩子鉆到陽光隧道里,用手指張開保護臉部,成人則在一旁輕輕地慢速滾動隧道。

難度設置:A、開始時成人可伸手到隧道里撫摸孩子的身體來舒緩他的緊張情緒,并且要和孩子說話;B、如果孩子有不適的感覺,應立即停止并協(xié)助孩子從隧道中鉆出來。切莫強求讓孩子呆在隧道里;C、如果孩子喜歡這樣的晃動,可稍微加快速度,但要注意孩子的身體,聲音的反應,如有不適,應立即停止。

幫助給予:1、跟孩子一起鉆隧道;2、給予必要的身體觸摸和口頭鼓勵。

 

42、平衡臺平躺游戲

訓練目的:調節(jié)身體協(xié)調不良的情況,強化大腦和腦干的知覺機能。

訓練要求:讓孩子放松身體,先坐在平衡臺上,然后慢慢躺下來,伸展手腳的肌肉,保持身體平衡。成人則左右傾斜搖晃平衡臺,要維持一定的韻律感,以促進孩子的腦干的功能。

難度設置:A、開始時慢慢地移動;B、逐漸的加快速度,但要注意孩子的姿勢和表情的反應;C、可讓孩子分別睜眼和閉眼做搖擺,并觀察他的不同反應;D、還可以在搖晃中做明顯的停頓,先向左傾斜,再向右傾斜,觀察孩子對兩側晃動的不同反應;E、也可以讓孩子俯臥著做以上動作。

幫書給予:1、給予必要的身體觸摸和口頭鼓勵,以調節(jié)孩子的緊張情緒和增強自信心。

 

43、平衡臺靜坐搖晃

訓練目的:改善身體協(xié)調不良,減低肌肉張力過高的現(xiàn)象,讓前庭體系和固有體系的機能感覺不同的反應。

訓練要求:讓孩子坐在平衡臺上,左右晃動身體。

難度設置:A、提醒孩子做好,自己嘗試運用可以自由移動的雙手保持平衡;B、縣睜眼練習10分鐘,再閉眼練習10分鐘,以此來感覺兩種不同的平衡感。、

幫助給予:1、必要時跟孩子一起坐在平衡臺上做這一練習;2、運用增強和間歇增強的原理來協(xié)助孩子完成練習。

 

44、平衡臺互相扶持

訓練目的:改善身體協(xié)調不良的情況,對身體協(xié)調、觸覺感、前庭體系都起到刺激的作用。

訓練要求:指導者和孩子共同站在平衡臺,兩人雙手緊握,互相保持平衡。由于站姿使重力感不穩(wěn)定,兩人配合的動作對相互合作關系的建立有一定的幫助作用。搖晃時可先練習由指導者帶動孩子,再由兩人在同一速度上配合彼此搖動的韻律。速度要適中,不要過快。

幫助給予:1、用夸張的身體晃動動作來帶動孩子,充分調動起孩子的興趣,但速度不要快;B、鼓勵孩子配合你晃動的速度來調節(jié)自己的身體平衡。

 

45、平衡臺站立搖動

訓練目的:改善身體協(xié)調,促進反射感覺,建立前庭固有的平衡感,調整視覺統(tǒng)合。

訓練要求:讓孩子站在平衡臺上,由指導者在臺下緩慢搖動平衡臺,提醒孩子調整姿勢保持平衡。

難度設置:A、可以讓孩子雙手伸直,以保持身軀平衡,并且可以閉眼嘗試不用的感覺,或在平衡臺上緩緩移動身體,已調整不同的平衡反射;B、開始時可練習10-20下,習慣到60下,平衡效果較易發(fā)揮;C、再逐步練習到100-200下,以加強對前庭固有體系的調整。



   感覺統(tǒng)合的學習是學習一切的基礎!

   感覺統(tǒng)合失調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消失,需要給予必要的矯正。感統(tǒng)失調通俗的說法是:兒童大腦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出現(xiàn)很輕的障礙,藥理是無效的必須通過合理的訓練才能糾正。

   有的家長認為只有感覺統(tǒng)合失調的孩子才會有必要進行感統(tǒng)訓練,其實不然。據(jù)大量科學調查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統(tǒng)失調,只是表現(xiàn)程度不同而已。對于感統(tǒng)失調的孩子,12歲以前通過專業(yè)訓練將很容易得到糾正,一旦超過這個年齡,將很難改變,成為孩子一生的遺憾。經(jīng)過訓練的孩子身體平衡和協(xié)調能力、注意力、情緒、自控能力、學習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飲食、睡眠等方面均有令人滿意的提高和改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在家也可做感統(tǒng)訓練1
感統(tǒng)教育
【教學活動】過年了,和孩子一起玩80個感統(tǒng)游戲
70個感覺統(tǒng)合游戲,1~6歲訓練重點對照,老師家長都能用!
微博之論 -86 | 如何做感統(tǒng)訓練?
3-6歲感統(tǒng)訓練游戲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