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振緒(1872-1960),字禹勤,號南皋,晚年號東雪老人、太和山民,祖籍甘肅省靖遠縣。1903年癸卯科進士,初任工部主事。1906年赴日本留學,同年加入中國同盟會,是甘肅早期參加辛亥革命運動的主要人物之一。1909年回國歷任河南省濟源縣知縣、國民政府第一屆國會參議院議員、河南省孟縣知事,任期屆滿后回北京深居榮寶齋從事書畫創(chuàng)作。1921年隨馬福祥任薩拉齊縣知事。后返蘭州被聘為甘肅省政府顧問,兼禁煙委員會委員??谷諔?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1940年被選為甘肅省臨時參議會副議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西北軍政委員會委員。后當選為甘肅省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被選為甘肅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范振緒為隴上乃至全國著名的書畫大家,1941年曾與張大千同往敦煌,研究壁畫。其人著作等身,著有《東雪草堂筆記》《東雪草堂詩聯存稿》《夜窗漫錄》《學畫隨筆》《東雪雜文》《蘭州事變紀略》《燕子箋秦劇本》《桃花扇秦劇本》《濟源縣志》《靖遠縣新志稿》等。其生平事跡編入《中國畫家大辭典》《中國美術家名人辭典》等典籍。
瓜州縣萬佛峽
雪泥千里??;
山月一溝斜。
賞析:瓜州萬佛峽,即榆林窟,開創(chuàng)于一千多年前的北魏時期,形式和繪畫內容與莫高窟極為相似,故被稱為莫高窟的姊妹窟,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云:“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上聯化用其意,發(fā)人生渺茫之嘆,乃為虛寫。下聯由虛入實,描摹所見之景。聯語整體空靈通透,頗有詩意。
靖遠法泉寺藏經樓
海鴻振秋雨;
龍馬翔天風。
賞析:法泉寺,又名紅山石崖禪寺,始建于北魏,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位于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東南紅山岔,靖遠八景之首,有“法泉地靈”之稱,中國百大名寺之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此聯整體豪邁大氣,讀來令人胸臆為之開張,以白馬馱經之典,正好應藏經樓之題。
靖遠法泉寺藏經樓
深堂有月同參佛;
清晝無人自檢書。
賞析:此聯是否范振緒作品尚待考證,然就題藏經樓來說極為切題。上聯描繪夜景,下聯說白日景象,令人想見老僧夜來與月亮一起參佛,白天自己一人檢閱經書。聯語造境空靈,頗有禪意。
墨跡
欲向錢塘訪圓澤;
閑卻滁山憶醉翁。
賞析:此聯為集句聯,上聯出自蘇軾《過永樂文長老已卒》:“欲向錢塘訪圓澤,葛洪川畔待秋深”句,用三生有幸的典故,唐朝和尚圓澤,和文學家李源善交情很深,一日兩人在河邊見一孕婦,圓澤對李源善說:“這孕婦懷孕三年,一直等我投胎做她的兒子,現在我躲不掉了,三天后婦人生產,你到她家去看,如嬰兒對你一笑,那就是我。我們以此一笑為憑,十三年后中秋月圓之夜,我在杭州天竺寺等你相會!”圓澤當夜圓寂,三天后李源善找到孕婦家,孕婦已經生產,嬰兒果然對他微笑。十三年后,李源善于中秋夜到天竺寺,見一牧童騎牛高唱:“三生石上舊情魂,賞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崩钤瓷萍粗镣钱斈陥A澤。下聯也是蘇軾詩句:“坐觀邸報談迂叟,閑說滁山憶醉翁。”聯語雖有情趣,對仗亦妙,失于平仄不協。
挽潘植生
巫峽氣蕭森,治獄功應興駟馬;
河陽春寂寞,種花人已去驂鸞。
賞析:潘植生,即曾任廣東欽廉邊防督辦的潘培楷。上聯起句借用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句,喻潘去世如玉樹凋零,接著用西漢于定國其父于公典故,于公為縣獄吏,治獄公平,因而自認為廣集陰德,子孫必然興旺,所以將大門修的很大,令能容高車駟馬出入,后于定國果然官至丞相,此處即借喻潘植生為官時于律法方面之功德。而下聯切住潘姓,用典更為巧妙精當,蘇軾《贈潘谷》有句:“潘郎曉踏河陽春,明珠白璧驚市人”, 河陽、種花人,晉潘岳任河陽 (今河南省孟縣西)縣令,于一縣遍種桃李,傳為美談,人稱“河陽一縣花”。此聯用典切事切人,精妙之極。
挽潘植生
報國賦西征,累世燕山存舊德;
束島望南極,千重劍閣隔層云。
賞析:上聯落筆亦切潘姓,西征,《晉書》有載:潘岳自太傅主簿除名,選為長安令,作西征賦,述所經人物山水,文清旨詣。燕山,應為用勒銘燕然山之典,此處指潘家?guī)状荚ü吶?。潘植生任廣東欽廉邊防督辦時,為清朝與法國勘界談判代表,曾有奏章曰:法艦白瓦格,并法軍士卒萬余人于東海島南之極角登陸。下聯應是切此事,發(fā)出潘在國家積弱時受列強凌辱報國無力的慨嘆。
挽馬福祥
未隨八月槎,哭公正值倚桐日;
猶戴重陽帽,知己無忘覓座時。
賞析:馬福祥,字云亭,甘肅河州(今甘肅臨夏)人,曾為民國政府蒙藏委員會委員長、軍事委員會委員、綏遠都統、安徽省主席、青島特別市市長、北洋將軍府祥武將軍,民國時期西北馬家軍領袖。范振緒曾追隨其多年。八月槎,傳說中八月里按期通往天河的船筏。晉張華《博物志》卷十:“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后借喻如期來往的船,因馬福祥1932年8月19日去世,還不到農歷八月,此處用此典,應該是說馬沒有等到乘坐八月槎而去世。重陽帽,用孟嘉落帽之典,此處以桓溫厚待孟嘉來喻馬福祥厚待自己。倚桐、覓座應也為典故,然限于評者見識不知出處。聯語情真意切,對仗極佳,尤其是哭公、知己屬對,頗為工妙。
靖遠鐘鼓樓
清太祖以前,防酋須用黃河水;
郭蛤蟆而后,御寇原仗烏蘭關。
賞析:郭蛤蟆,又名郭斌。會州(今會寧)人,金朝名將,世代為保護家園射手。金宣宗時,他與兄祿大都以善射而應募從軍,后屢立戰(zhàn)功,得到金哀宗的重用,金亡后三年,郭蝦蟆仍舊困守孤城,戰(zhàn)到了最后一刻自焚而死。此聯上聯說在清太祖以前的明代,一直在防范蒙古的入侵,歷史上蒙古鐵騎多次沿賀蘭山南下渡黃河,到達平涼、靖遠、通渭、會寧等地,防御須依仗黃河天險,而自郭蛤蟆而后,金元以來,靖遠的烏蘭關就是邊防要塞。全聯意在頌揚靖遠為形勝要地,歷代人才輩出。對仗雖甚工穩(wěn),平仄上有不協之處。
靖遠縣中學
同心同德,為地方建一座文明學府
群策群力,替國家造無量英俊人才。
賞析:靖遠縣中學,現為靖遠縣第一中學,創(chuàng)建于1942年,初名為靖遠縣立初級中學,1945更名為靖遠中學。此聯當題于建校之時,聯語頗見時代氣息,以通俗語言點明辦學要旨,亦對籌資辦學之舉加以肯定贊頌,白話為聯,更易為學子們誦讀理解。
煦園退樂堂
種梨千樹、菜千畦,備庭幃兼味,公退但知南畝樂;
有竹一塢、水一池,值桃李成蔭,春來足博北堂歡。
賞析:煦園,乃是在蘭州有隴上第一名流之譽水梓修建的私人園林,在蘭州被稱為水家花園,也曾是是蘭州曾經的名園,現已無存,水梓(1884-1973),甘肅蘭州人,原籍浙江,字楚琴,清末貢生,甘肅著名教育家,桃李滿天下,擅書法精詩文,為政治法律、佛學、詩文、書法為一體的奇才。庭闈,此處指父母居住處。南畝,謂農田。南坡向陽,古人田土多向南開辟,故稱。北堂,指母親的居室,此處代指母親。聯語對水梓退休以后的愜意生活進行描摹,也對其奉養(yǎng)老母孝敬之舉加以贊頌。上聯末句嵌堂號“退樂”,筆調流暢明快,結構活潑靈動,對仗工穩(wěn)有致,個別字眼平仄失調。
賞析嘉賓:
徐維強,甘肅漳縣人,現居蘭州。中國楹聯學會、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對聯文化研究院研究員,紅葉詩社社員,甘肅楹聯學會副會長、青年委員會主任,甘肅省工筆畫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青年楹聯研究會理事,甘肅詩歌創(chuàng)作研究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