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忝列”不能他用】
某刊有文:“按照大眾對于賢君的慣常定義,崇禎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文中“忝列”用詞不當。
忝,讀如舔,表示自己有愧或辱沒他人。“忝列”是謙辭,意即自己名列其中感到有愧或辱沒了他人。既然是謙辭,便只能己用,不能移作他用。上例中的“忝列”,應改用“名列、位列”之類。
【“可圈可點”為何含褒義】
此語使用頻率很高,但辭書多未收列。其中“可”表值得,如“可歌可泣”。
“圈點”指:古人讀書,或圖書刻印,或先生給學生批閱文章,常在重點或精彩文字旁加圈或點。正因為“圈點”常用于表示重點或精彩,故“可圈可點”指文章值得欣賞?,F(xiàn)使用范圍泛化,成為廣義的贊美辭。
【“蜀州”“蜀川”辨】
幾種版本初中教材都選用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詩,其中“××”有的作“蜀州”,有的作“蜀川”,孰是孰非?
據(jù)《舊唐書》,蜀州在王勃死后11年才設置,他怎能先知?唐人常用“蜀川”指蜀地,如《舊唐書·畢構傳》有“自臨蜀川,弊化頓易”句??梢姡婎}中“蜀川”正確。
【從“一夫多妻”說起】
我在文中用過“一夫多妻”語,有人糾正:“應當是‘一夫一妻多妾’”,更有人謾罵“無知”。“妻”原來確實指嫡配,但后來也泛指配偶,如成語“三妻四妾”。
《婚姻法》司法解釋中就有“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都是非法的?!眻罂R姟坝行﹪一虻貐^(qū)仍實行一夫多妻制”,有何不妥?
【二臣≠貳臣】
某晚報在《忠義種種》一文中,將“貳臣”寫作“二臣”,錯?!百E”雖是“二”的大寫,但“貳”還具有“二”所沒有的詞義:叛逆。如《宋史·種世衡傳》:“諸部有貳者,使討之”。
故“貳臣”指在前一朝代做官,投降后一朝代后又做官的人,泛指有叛逆思想或行為的人,而“二臣”絕無此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