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東北燒雞使用的食材:鮮雞、砂仁、草果、肉桂、陳皮、丁香、白芷、豆蔻,調(diào)味品有:食鹽、蜂蜜、高良姜。做法步驟為:
1、將雞宰殺好,血放凈,趁雞身尚溫時,放入熱水內(nèi)燙5 分鐘左右,再將毛煺盡,這可使光雞潔凈白亮,色形美觀;
2、然后斬去雞爪,并在雞頸上方用刀開一個小口,使食管氣管露出,又在臀部和兩腿之間各切開一個長口,切下肛門,再用清水洗凈余血和污物;
3、將洗好的雞放在案板上,腹部向上,用刀將肋骨和脊椎中間處切斷,并用手按折;
4、然后用小木棒一根放入肚腹內(nèi)撐起,再在雞下腹脯尖處開一小口,將兩腿交叉插入口內(nèi),兩翅交叉插入口腔內(nèi),使成為兩頭皆尖的半圓形,再晾干表面水分;
5、將晾好的雞身抹遍蜂蜜水放入熱鍋內(nèi)炸成粉紅色撈出,放入另一鍋內(nèi),加上老鹵和全部香料,同時將鹽水溶化后加入,使雞全部浸沒在鹵水內(nèi),隨后將硝溶化后加入,用旺火燒開;
6、再改用文火繼續(xù)燜到雞熟爛為止,撈取出鍋;撈雞前要準(zhǔn)備好工具,撈時要手眼配合,使雞的造型達(dá)到完整美觀的要求。
燒雞是中華風(fēng)味菜肴。將涂過飴糖的雞油炸,然后用香料制成的鹵水煮制而成。香味濃郁,味美可口。以河南道口燒雞、江蘇古沛郭家燒雞、安徽的符離集燒雞、山東德州燒雞最為著名。
原料:剩燒雞
調(diào)料:糖香油辣椒油
做法:
1、鍋中燒水,加一勺鹽和一勺油,水開后放入洗干凈的菠菜焯燙1分鐘,撈出擠水切小段。
2、燒雞半只,將肉取下,手撕成粗絲。
3、菠菜段和雞絲放一起挑拌均勻。
4、加入適量白糖、香油、辣椒油,拌勻即可。
小叨叨:
1、因為焯燙菠菜的時候放了鹽,燒雞本身也有咸味,所以就無需再加鹽了。
2、這樣的快手菜,簡單隨性就好,喜歡的蔬菜和調(diào)料都可以信手拿來用,再加些芝麻或者芥末,味道也很不錯哦。
特點(diǎn):味香肉嫩、香酥脫骨、色澤鮮亮、香沁肺腑。
營養(yǎng)功效:具有健脾、強(qiáng)胃、補(bǔ)血養(yǎng)生的功效。
一個含有二十多味名貴中藥的獨(dú)特風(fēng)味配方終研制。用此配方作出的燒雞,不但具有以中醫(yī)理論為基礎(chǔ)的健脾、強(qiáng)胃、補(bǔ)血、養(yǎng)身的神奇保健功效,而且在盛夏時節(jié),放上四五天仍保持色、香、味不變,讓人久吃不膩。
剩燒雞的做法是特別的簡單,剩燒雞是可以給身體帶來很多的好處,剩燒雞的做法相信大家都有一個很深的了解,剩燒雞做的時候是一定要有耐心,只要注意細(xì)節(jié),做出來的剩燒雞口感是特別好,小編在這里建議大家回去后都可以自己嘗試做下。
燒雞的制作材料:
主料:童子雞900克
調(diào)料:砂仁15克,草果10克,肉桂10克,蜂蜜20克,高良姜90克,陳皮15克,丁香4克,白芷10克,肉豆蔻15克,鹽20克
燒雞的做法:
1. 將雞宰殺好,血放凈,趁雞身尚溫時,放入60~70℃的熱水內(nèi)燙5 分鐘
左右,再將毛煺盡,這可使光雞潔凈白亮,色形美觀;
2. 然后斬去雞爪,并在雞頸上方用刀開一個小口,使食管氣管露出,又在臀部和兩腿之間各切開7~8
厘米的長口,割斷食管、氣管、掏出內(nèi)臟,切下肛門,再用清水洗凈余血和污物;
3. 將洗好的雞放在案板上,腹部向上,用刀將肋骨和脊椎中間處切斷,并用手按折;
4. 然后用小木棒一根放入肚腹內(nèi)撐起,再在雞下腹脯尖處開一小口,將兩腿交叉插入口內(nèi),兩翅交叉插入口腔內(nèi),使成為兩頭皆尖的半圓形,再晾干表面水分;
5. 將晾好的雞身抹遍蜂蜜水放入150℃~160℃的熱鍋內(nèi)炸成粉紅色撈出,放入另一鍋內(nèi),加上老鹵和全部香料,同時將鹽水溶化后加入,雞上壓竹箅子,使雞全部浸沒在鹵水內(nèi),隨后將硝溶化后加入,用旺火燒開;
6. 再改用文火繼續(xù)燜到雞熟爛為止,撈取出鍋;
7. 撈雞前要準(zhǔn)備好工具,撈時要手眼配合,使雞的造型達(dá)到完整美觀的要求。
手扒雞是廣東省的傳統(tǒng)禽制品,其中以廣州市所制為佳。這種手扒雞,飯店、食堂、家庭均可制作,味美適口,頗受歡迎。山東德州扒雞也很出名,是當(dāng)?shù)氐奶禺a(chǎn)。
涼州鹵雞也叫涼州燒雞。涼州鹵雞歷史悠久,選料嚴(yán)格,加工精細(xì),配方考究,以體大肉多、色澤金黃、鮮嫩醇香、風(fēng)味獨(dú)特而譽(yù)滿河西走廊。涼州鹵雞的傳統(tǒng)制作方法是嚴(yán)格選用肥嫩的童子雞作原料,精細(xì)制作而成。煮雞的鹵湯所用的調(diào)味品有醬油、白胡椒、丁香、大香、桂皮、草果、生姜、小茴香等。湯汁可連續(xù)使用,鹵湯越陳,燒雞越香。鹵湯沸后,將已宰好洗凈的雞下鍋,放入少許冰糖、食鹽,同時視鹵湯的消耗情況,增添上水及各種調(diào)味品即可。雞入鍋后,迅速蓋鍋,先用武火燒開滾透,然后改用文火慢煮。待雞熟透,鹵味已入肉內(nèi),即停火撈出。雞稍涼干,在雞肉表皮上涂以香油,使其光澤明亮,鹵色悅目,便可享用。涼州鹵雞是涼州的傳統(tǒng)風(fēng)味食品之一,它與靜寧燒雞一樣名傳西北。
制作方法
1.選料:選擇健康無病的、鮮活的雞為主料,以當(dāng)年仔雞為佳。
2.配鹵水:清水50千克,加花椒、桂皮、大料、草果各250克,陳皮、甘草各300克,丁香25克,白糖1.1千克,生抽2.2千克 食鹽1.05千克,將上述調(diào)料放紗布包內(nèi),放清水鍋內(nèi)煮1小時即為鹵水。
3.宰剖:將活雞宰殺,放凈血,入熱水內(nèi)浸燙,煺凈毛,再開膛取出內(nèi)臟,沖洗干凈后,再將雞小腿窩入雞腹內(nèi)。
4.鹵制:將鹵水燒至微沸,把白條雞放鹵水內(nèi)浸燙,每隔10分鐘,倒出雞腹內(nèi)鹵水,再入鹵浸燙,直至雞熟為止
板栗燒雞,是一道漢族名菜,屬東北菜、川菜、湘菜等。主要材料為帶骨雞肉、板栗肉。這道菜的特點(diǎn)是補(bǔ)脾胃、強(qiáng)筋骨、止泄瀉。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老人、病人、體弱者更宜食用。
板栗燒雞營養(yǎng)豐富,又有一定療效。成品具有雞肉鮮滑、板栗香甜、汁濃醇厚、色澤紅亮、美觀大方的特點(diǎn)。
板栗燒雞的家常做法板栗燒雞的制作材料:
主料:帶骨雞肉750克,板栗肉150克,紹酒約1湯匙,醬油l湯匙,上湯6杯,生粉,胡椒粉,香油各適量。
①將凈雞剔除粗骨,剁成長、寬約3厘米的方塊。板栗肉洗凈濾干。蔥切成3厘米段。姜切成長、寬l厘米的薄片。
②燒熱油鍋,燒至六成熟,故入板栗肉炸成金黃色,倒入漏勺濾油。
③再燒熱油鍋,至八成熟,下雞塊煸炒,至水干,下紹酒,再放入姜片、鹽、醬油、上湯燜3分鐘左右。
④取瓦缽1只,用竹箅子墊底,將炒鍋里的雞塊連湯一齊倒入,放小火上煨至八成爛時,加入炸過的板栗肉,繼續(xù)煨至軟爛,再倒入炒鍋,放入味精、蔥段,灑上胡椒粉,煮滾,用生粉水勾芡,淋入香油即可。
1。 將雞宰殺好,血放凈,趁雞身尚溫時,放入60~70℃的熱水內(nèi)燙5 分鐘左右,再將毛煺盡,這可使光雞潔凈白亮,色形美觀;
2。 然后斬去雞爪,并在雞頸上方用刀開一個小口,使食管氣管露出,又在臀部和兩腿之間各切開7~8 厘米的長口,割斷食管、氣管、掏出內(nèi)臟,切下肛門,再用清水洗凈余血和污物;
3。 將洗好的雞放在案板上,腹部向上,用刀將肋骨和脊椎中間處切斷,并用手按折;
4。 然后用小木棒一根放入肚腹內(nèi)撐起,再在雞下腹脯尖處開一小口,將兩腿交叉插入口內(nèi),兩翅交叉插入口腔內(nèi),使成為兩頭皆尖的半圓形,再晾干表面水分;
5。 將晾好的雞身抹遍蜂蜜水放入150℃~160℃的熱鍋內(nèi)炸成粉紅色撈出,放入另一鍋內(nèi),加上老鹵和全部香料,同時將鹽水溶化后加入,雞上壓竹箅子,使雞全部浸沒在鹵水內(nèi),隨后將硝溶化后加入,用旺火燒開;
6。 再改用文火繼續(xù)燜到雞熟爛為止,撈取出鍋;
7。 撈雞前要準(zhǔn)備好工具,撈時要手眼配合,使雞的造型達(dá)到完整美觀的要求。
做法小貼士
制作要訣:
1。 宰殺煺毛,手法快捷,確保其潔凈光亮;
2。 鹵制時,從開鍋算起大約要煮4 小時左右,而鹵制時所用的湯以后可繼續(xù)使用,稱做老鹵;
3。 蜂蜜水的比例為水60%,蜂蜜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