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有一個好的生活,于是乎他們用盡自己所有的人脈為孩子的未來鋪路,漸漸的形成了一種不良風(fēng)氣。正所謂“父母之于子,愛之深則為之計深遠(yuǎn)”,但是有時候一味的付出,并不是一件好事。凡事都應(yīng)該有一個度,只有將這個度掌握好了,才能維持生活的平衡。
在筆者看來,父母大可不必為孩子的未來擔(dān)憂,相反,更應(yīng)該將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只有孩子自己有一技之長,才能立足于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在祖輩們看來,每個人都有自己命中注定的福分,正是應(yīng)了那句“兒孫自有兒孫福”了。
這句話其實是出自于《增廣賢文》,這本著作收錄了很多與生活各方面相關(guān)的名言警句,為的就是警醒世人,讓自己的后代少走彎路。“兒孫自有兒孫福”想要告訴為人父母的道理就是,不要太過于在意孩子的未來。
因為未來其實誰也說不準(zhǔn),有太多的變數(shù),就像你的生命沒有走到盡頭,你就沒有資格說永遠(yuǎn)一樣。想要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未來是每個父母的心愿,可是未來的路要怎么走,還是得看孩子自己的意愿。
如果孩子一輩子都是走的父母安排的道路,那么這輩子與傀儡無異。因為他們沒有機(jī)會表達(dá)自己的思想,沒有機(jī)會做自己想做的選擇。難道這樣就是為人父母想要看到的嗎?我想并不是吧。
筆者倒是覺得父母想要為孩子的未來出力,最重要的就是培養(yǎng)孩子應(yīng)對挫折的能力,這樣無論以后遇到什么樣的苦難,他都有能力自己解決。從此人生才會更加的一帆風(fēng)順,有的父母想要一輩子為孩子遮風(fēng)擋雨,其實這并不是很現(xiàn)實,因為你總有一天會先于自己的孩子而去,那時候你走了,他們該怎么辦呢?該自己面對的事情還是得自己面對。
這句話還有后半句,但是后半句的知名度就沒有前半句高了。可是后半句卻說得十分有道理,也是對于一些父母的忠告,這句話就是“莫為兒孫作馬牛”,也就是說不要為自己的子孫后代當(dāng)牛做馬。
其實我國現(xiàn)在的現(xiàn)狀就是父母將自己的孩子撫養(yǎng)成人之后,自己的孩子又有了孩子,很多人都會選擇幫自己的孩子帶小孩。簡單點來說就是前半輩子為子女操心,后半輩子為孫子孫女操心,人這一輩子就那么短短幾十年,為什么不能給自己多留一些時間呢?
所以啊,祖輩們告訴我們不要為自己的兒孫當(dāng)牛做馬,現(xiàn)在也有不少啃老族存在。都已經(jīng)是大齡青年了,但是沒有一份像樣的工作,靠著自己父母的工資過生活,成天碌碌無為、無所事事。這樣的孩子養(yǎng)著其實也很累,年邁的父母還老是得操心其以后的生活以及婚姻大事等。要是家里富裕還好說,如果是并不富裕的家庭,那父母就只能叫苦不迭了。
所以筆者覺得這句話無論是對于孩子還是父母都是有益處的,作為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目光應(yīng)該更長遠(yuǎn),有時候安排一切并不是最好的選擇。
最重要的是對于自己的孩子不要過度的溺愛,溫室的花朵雖然美麗,可是終究經(jīng)受不住風(fēng)雨。作為子女,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為自己的父母分擔(dān)一些壓力,不要一味地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