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首爾,有條名叫“忠武路”的街道。
街道兩側聚集了大量的制片廠和電影院,人稱“韓國好萊塢”。
忠武路
業(yè)內人士普遍達成共識,將忠武路視為是韓國演員的夢想之地。
很多韓國演員,都以出身于忠武路為榮。
而忠武路演員當中,又有以下三人最受尊崇——
宋康昊、崔岷植、薛景求。
他們被稱為韓國忠武路演技派的“三駕馬車”,一起撐起了韓國電影的半壁江山,承包了韓國大部分電影節(jié)的“影帝”稱號,是韓國影史記錄的保持者。
三人當中,位居第一把交椅的,是個其貌不揚的男人——
宋康昊
宋康昊,人送外號“餅叔”,是公認的演技之王,被韓國民眾尊稱為“國民影帝”,是韓國演藝圈里國民度最高的演員。
韓國媒體曾做過統(tǒng)計,發(fā)現宋康昊不僅演技名列前茅,拿遍了韓國三大獎(青龍獎、大鐘獎、百想藝術大賞),而且還有著極高的票房號召力,在累積觀影人次排行榜中拔得頭籌。
而宋康昊本人的從影生涯,更是與韓國電影發(fā)展史緊密交織。
自涉足影壇以來,他已先后主演了30多部電影。
其中大部分,都是名留影史的高分佳作:
《辯護人》 豆瓣評分:9.2
《寄生蟲》豆瓣評分8.7
《殺人回憶》 豆瓣評分:8.6
《共同警備區(qū)》 豆瓣評分:8.8
《思悼》 豆瓣評分:8.4
......
包括奉俊昊、樸贊郁、洪尚秀、李滄東、金知云在內的多位大導,早前都曾與宋康昊有過多次合作。
前不久,韓國電影厚積薄發(fā),憑借一部《寄生蟲》,在奧斯卡典禮上大放異彩,斬獲四項重量級大獎。
風頭一時無兩。
作為影片男主,宋康昊功不可沒,以頂梁柱式的表演,撐起整部電影,演出了小人物的辛酸苦辣。
作為鵝叔心中當今最偉大的韓國演員,沒有之一,今天想來跟大家聊聊餅叔宋康昊。
雖然相貌平平,但打從少年時期開始,宋康昊便在心里埋下了一顆表演的種子。
中學時的他,只是一個平凡無奇的普通少年。
就連名字,叫起來也都不是特別響亮。
然而,這樣的他,一旦和伙伴們湊在一起,便會立馬晉升,成為當之無愧的主角。
喜歡在眾人面前表演才藝的他,總是會收獲陣陣掌聲。
大家因此慫恿他:“去當一個真正的演員吧!”
這句看似不經意的慫恿,從此在宋康昊心里扎根發(fā)芽,長成參天大樹。
當時韓國,只有五所大學設有表演專業(yè),想要進入科班就讀,競爭非常殘酷,猶如百里挑一。
一心想學表演的宋康昊,最終考試失利,未能考取心儀院校。
復讀一年之后,他“曲線救國”,選擇了離家較近的釜山經商大學演藝系就讀。
上學僅一年時間,他便臨時休學跑去服兵役。
再次歸來,已經是23歲的“高齡”。
退伍之后,他沒有選擇復學,而是直接加入釜山話劇社,當了一名話劇演員,在舞臺上歷練了5年。
那時候,風起云涌的韓國正處于激變時期,各種充滿生機的表演方式,開始紛紛登上舞臺。
生活化的自然表演開始慢慢取代早期“民主劇”當中的僵化演出。
這種表演上的創(chuàng)新風向,直接為宋康昊后期平淡樸實、收放自如的電影表演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宋康昊曾坦言:
“演友劇團的表演經歷確立了我未來的表演方向,令我找到了新的勇氣和目標”。
1996年,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宋康昊一頭栽進了電影界。
話劇前輩金義城,當時主演了洪尚秀導演的電影處女作《豬墮井的那天》。
經金義城引薦,宋康昊在這部電影里獲得了一個小角色,只有短短三天戲份。
在別人看來,這是宋康昊人生中的首次觸電電影,但是對他本人來說,這次經歷看上去卻更像是一份兼職。
那時候,他白天拍電影,晚上演話劇。
感覺生活一如既往,與往常并沒有太多不同。
《豬墮井的那天》
直到出演李滄東的《綠魚》,才真正為宋康昊打開了“電影表演”的大門。
1997年,李滄東在觀看話劇《蜚言所》時,因賞識宋康昊演技而向其發(fā)出邀請,出演電影《綠魚》,在片中飾演一位流氓混混。
后來,宋康昊也曾在采訪中承認,認為只有《綠魚》這部電影,才算得上是他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影。
感念于李滄東導演的慧眼識珠,他后來還與其再度合作,在《密陽》中甘當綠葉,以此來回饋伯樂。
《密陽》
1997年,宋康昊還出演了另一部不起眼的喜劇片——《勝者為王之阿三》。
出演這部電影,宋康昊每場戲幾乎都沒有NG,完全一氣呵成。
無論是對白、語氣、語調,還是各種微表情、小動作,全都自成一派。
“宋康昊癥候群”式的表演風格,在此時已經初具端倪,可以窺得一二。
憑借此片,他一舉拿下了大鐘獎的最佳新人男演員獎,開始正式涉足電影界。
緊接著,他又二度合作崔岷植(之前《勝者為王之阿三》已有合作)出演了《死不張揚離奇失魂事件》。
通過這部電影,宋康昊發(fā)揮出了別具一格的詼諧潛質,為這部黑色喜劇錦上添花,加入了更多喜感。
在《死不張揚離奇失魂事件》的DVD花絮中,崔岷植曾這樣評價宋康昊的演技:
“感知力再強的演員也要用身體和行動來表演,在這方面,宋康昊做的堪稱完美”。
宋康昊和崔岷植《死不張揚離奇失魂事件》
以這部電影為跳板,宋康昊正式向各種類型片發(fā)起挑戰(zhàn),開啟了自己華麗多姿的表演生涯。
他做夢也想不到,自己因熱愛而開啟的藝術人生,竟已在不知不覺間,貫穿到了韓國電影“文藝復興”的方方面面。
沒過多久,他便迎來了自己表演事業(yè)上的第一次騰飛。
1999年姜帝圭導演的《生死諜變》在韓國上映。
《生死諜變》
上映不多時,便引起巨大轟動,創(chuàng)下了660萬觀影人次的歷史觀影紀錄,遠超《泰坦尼克號》。
民眾的觀影熱情和觀影習慣,就此被培養(yǎng)起來。
他們用行動,徹底點燃了韓國電影人的電影夢想。
韓國電影,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
而這部電影,也因此被視為是韓國電影工業(yè)發(fā)展的關鍵性拐點。
此后,韓國電影一路高歌猛進,出現了一大批高水準佳作。
其中不少作品,宋康昊都有所參與。
進入千禧年之后,宋康昊攜手李秉憲、李英愛共同主演了探討朝韓關系的《共同警備區(qū)》。
這部電影,不但助他榮膺大鐘獎最佳男主角獎,而且還推動他表演上升,邁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正式踏入韓國一線演員行列。
除此之外,這部電影還讓他與樸贊郁導演結緣,為兩人接下來繼續(xù)合作《我要復仇》《蝙蝠》奠定了基礎。
《蝙蝠》
而且樸贊郁本身和奉俊昊同樣也是故交,經樸贊郁舉薦,順勢還促成了宋康昊與奉俊昊的強強聯合。
奉俊昊為宋康昊單膝跪地奉上金棕櫚
《共同警備區(qū)》之后,宋康昊又主演了樸贊郁導演的《我要復仇》。
《我要復仇》是樸贊郁“復仇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宋康昊在片中出演一位為女兒復仇的暴走父親。
全片采用雙線敘事,殘暴冰冷,充滿了大膽的黑色諷刺與政治批判。
第二年,宋康昊緊接著又迎來了自己表演生涯中的第二次騰飛。
這一年,他攜手奉俊昊,合作出了“韓國史上最偉大的電影”——《殺人回憶》。
影片故事,以1987年起在韓國京畿道華城郡發(fā)生的連環(huán)奸殺案改編而來。
宋康昊在片中飾演警官樸探員,搭檔金相慶飾演的蘇探員一起查案。
影片結尾,宋康昊貢獻出了一個寫滿情緒的表情。
所有的掙扎、茫然、無奈、恐懼、憤懣、悔恨,都在頃刻之間,定格在了銀幕。
韓國影評家金應鎮(zhèn)在看過《殺人回憶》之后,對宋康昊贊賞有加,認為他擁有能夠“概括這個時代的表情”。
從《殺人回憶》開始,宋康昊戲路愈走愈寬,開始以高水準的演技,橫掃各大電影節(jié)。
他時而在《孝子洞理發(fā)師》里,化身理發(fā)店師傅宋漢默,演繹小人物的悲歌。
時而在《密陽》里,化身車行老板金鐘燦,為女主帶去寬慰與陽光。
時而在《蝙蝠》里,化身悲憫神父相鉉,被人性欲望所裹挾。
幾乎每一次表演,宋康昊都能給觀眾帶來意料之外的驚喜與感動。
與此同時,在電影票房方面,他同樣屢創(chuàng)佳績,不斷刷新票房記錄。
2006年,由他主演的《漢江怪物》,韓國國內票房高達1301萬觀影人次,刷新了韓國當時的票房記錄。
導演奉俊昊,通過這樣一部“現實主義的韓式災難片”,正式開啟了韓國電影的“災難片時代”。
2008年,宋康昊與李秉憲、鄭宇成合作的《三個家伙》在韓國上映,憑借668萬觀影人次,成為韓國電影年度票房冠軍。
此后,到2013年,他更是徹底爆發(fā),帶來了三部上乘之作——《觀相》《雪國列車》《辯護人》。
三部電影,票房皆居高不下,觀影人次分別是:913萬、935萬、1137萬。
《雪國列車》
其中,尤以《辯護人》,最為觀眾所津津樂道。
《辯護人》以韓國前總統(tǒng)盧武鉉擔任律師時負責的釜林事件為原型改編而來。
講述了一個軍事獨裁統(tǒng)治下的熱血故事。
對于這部電影,宋康昊最早是拒絕的。
他的拒絕,并非源于電影本身的敏感性,而是源于演員自身的謹慎性。
看過劇本之后,他對自己發(fā)出了這樣的疑問:
“對于究竟我能不能把這么大型的事件的傷痛表現出來呢?又或者是,我會不會給誰添麻煩呢?究竟能不能把兩部作品都制作成不讓人有所羞愧的作品呢?”
參演過程中,他不負所托,將宋佑碩這個從底層起家的小律師詮釋的生動性形象。
通過細膩的演技,表現出了小人物前后情感、行為上的轉變與反差。
以精妙絕倫的表演,撐起了整部電影。
豆瓣上,這部電影評分高達9.2,評分僅次于《熔爐》,與《素媛》并列韓國電影排名第二。
同樣的精湛演技,還被宋康昊呈現在了近作《寄生蟲》當中。
雖然《寄生蟲》本身是一部群像電影,但宋康昊卻將小人物的掙扎、失語、瘋狂演繹的活靈活現,成為組成電影超高完成度的重要拼圖。
宋康昊飾演的男主金基澤,是個生活在底層的小人物。
業(yè)已麻木的他,一直隱忍不發(fā),只將所有情緒埋在眼角眉梢的微表情當中。
直至最終爆發(fā),才終于卸下偽裝,露出心底積壓已久的仇恨。
從《豬墮井的那天》初登大銀幕到如今《寄生蟲》改寫歷史,兜兜轉轉間,宋康昊已經走過了24年的光影生涯。
24年里,他透過電影,出演了無數個形形色色的小人物。
他們之中,有的喜感、有的笨拙、有的悲情、有的憤怒……
這些角色,都被宋康昊融入其中,演出了一種渾然天成的情感流露。
絲毫看不出任何的表演痕跡。
猶如一汪清泉,浸潤韓國電影,滋養(yǎng)世界觀眾。
他的個人履歷,幾乎已等同于韓國電影的半部輝煌史。
而他本人的存在價值,也早已超越藝術,成為一個國家所擁有的最高表演成就。
遇見韓國電影最好的年華,是宋康昊的幸運。
而擁有宋康昊,亦是韓國電影的幸運。
文末留言來說說,餅叔都哪部作品都讓你們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