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近視眼,一顆八卦心
我是八段錦
文 | 孫寬
(1)
94年出國時,我立刻發(fā)現(xiàn)自己在英語上完全是個聾子和啞巴。
本來,我小時記憶力好,因此英語成績一直都不太差,上中學的時候,還當過好幾年的英語課代表。高考時因為英語分數(shù)最高,差點兒進了英語系,但最后還托關(guān)系,強烈要求去了中文系。因為我實在不喜歡學英語,特別是對死記硬背的東西,壓根就深惡痛絕。
學英語等于“死記硬背”,這估計和當時的教學方法有關(guān);當然,也許因為開始一流行學英語時,家里逼得太厲害。我是極為反感被迫地做任何事,最后從喜歡學英語到厭惡學英語,以至于上大學時,學校有英語選修課,我都不去上,算是對英語是徹底逃離和回避。
大專畢業(yè)后,續(xù)讀了三年本科,也還是因為不喜歡學英語,英語四級的考試都沒有過關(guān),因此沒有拿到學士學位證書。
我因工作需要被調(diào)到新加坡,幸虧華人多還不至于無法生存,但是我非常清晰地記得,去移民廳面試的時候,我需要公司的人事部經(jīng)理陪同,看著移民官臉上的那個表情分明就是:你們公司為什么需要這樣一個傻子來做你們的分行經(jīng)理?
我仍然不以為然,自負公司是香港的投資公司,我是中國人,不會說英語也沒有什么可恥的。所以,我招聘的銷售人員時,都要求他們必須中英雙語皆佳,最主要是方便合適我自己的需要;再加上香港老板英語也一般般,況且我們賣的是中國地產(chǎn)樓盤,客戶基本上都是華人。
總體上,英語不靈光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不大。也正因此,出國后我的英語水平?jīng)]見提高。
調(diào)到新加坡工作時間不久,銷售成績就凸顯了,我的英語缺陷似乎被彌補了,實際上是被掩蓋了。我覺得自己更沒有必要去努力,而且我開始還挺驕傲的,“英語這么爛竟然也沒有什么嘛!”最后,連我當時晚間上的英語學習班也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根本無所收獲。
(2)
我的驕傲徹底受到挫敗,是和我當時的男朋友去馬來西亞玩,回來后我聽到他朋友這樣的評價:“你那個女朋友挺漂亮,不會說英語,看起來有點蠢。”
雖然我的英語不好,但是這幾句,從遠處我還是聽到了,也聽懂了。
我第一次感覺到很沮喪。我的沮喪主要來自于自己無能無力的自卑感,我相信自己一向以來的驕傲和自負,可能都來自于內(nèi)心的自卑。
我第一次開始意識到,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就是人們考察我們的最初能力;而在別人不了解我們的時候,與人溝通和交流的能力,基本上就代表了我們的全部。而我當時就不具備這種能力,那么,我所有的成績都必須扣掉一半,甚至是一多半。
從那天開始,我有了學習的愿望。這是一種非常強烈地要學習它、要攻克和征服它的愿望。清晰的目標和強烈的愿望,最終能學好它最關(guān)鍵的一步,這樣被動學習變成了主動學習,這必須是個實際意義的愿望。比如,當時我的工作需要它,我可以繞著它走,我可以掩藏自己的弱點;而當我的生活需要它時,我沒有辦法再繞著它走了。
在我年輕的時候,說我是個“花瓶”,簡直就等于侮辱我。那樣的評價,正好踩到我的短處,正中我的要害。其實,是我不能接受當時不能以流利的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自己。換了現(xiàn)在,再聽到這樣的評價,我很可能不在乎。但當時我必須感激那位說我“看起來很蠢”的朋友,他說得對,完全不能和他人溝通,看起來一定是“很蠢”的樣子。
英語的學習動機必須建立在實用性的基礎(chǔ)上,因為我個人非常反對國內(nèi)所謂一定要和國際接軌的說法。那些沒有實際需要的語言學習,是不能持久、無法真正存活并產(chǎn)生價值的。
簡單舉例,國內(nèi)大多數(shù)博士都經(jīng)歷過英語六級考、托福雅思考等,學習過程極端艱苦;但是他們一旦過關(guān),英語水平慢慢打回原形。非英語專業(yè)的人,幾乎沒有機會應(yīng)用,凡不被使用的語言,都最終會退化,若干年后多數(shù)都仍是聾啞人。
(3)
強烈的愿望是有了,但能不能攻克各種學習障礙則是另一個難題。
我開始一邊工作,一邊讀夜校,由于沒有時間消化所學內(nèi)容,基本上沒有長進。最后,我終于在96年亞洲經(jīng)濟危機,公司又要調(diào)我去其他分行時辭職了,開始了我在新加坡脫產(chǎn)的英語學習。離開工作,重新背起書包,只為把英語學好,我希望把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放在首位。
每天上午,我在一家語言學校上三個小時課,下午復習鞏固和做作業(yè)。晚上也會查單詞,做詞匯練習,做各種句子練習,寫作文等,幾乎竭盡全力。
初期階段,確實有些進步。以前學過的都慢慢恢復了記憶,特別是語法規(guī)則,條理都越來越清晰,基本上能完整地寫一篇小命題作文,并能完全正確使用時態(tài)。
但是,口語和聽力都沒有特別明顯的進步,英語學習進入沮喪的瓶頸期。
(4)
假期回北京探親,住家附件有一個外語學校,怕度假影響學習,又上了一個短訓班,認識了一位加拿大退休老教師。
這位英語教師,他使我的語言學習,產(chǎn)生了質(zhì)的變化。從根本上糾正了我的錯誤理念和低效學習方法,并在我后來的對外漢語教學中產(chǎn)生巨大影響。
第一堂課,他讓我先介紹一下自己。我用英語說:“我叫孫寬,我是中國人,我是一個老師,我現(xiàn)在住在新加坡?!?/span>
我覺得自己說得挺清楚的,但是他皺著眉頭,看著我,臉上完全沒有肯定的表情。他停頓了幾秒鐘才說:“你今天的作業(yè),就是回家把這幾句話反復練習熟練了,明天上課,你繼續(xù)介紹自己,不要加任何新內(nèi)容,但是要站到講臺前面來說這幾句話。”
我非常不屑一顧,心想這個短訓班又浪費錢了。教程如此簡單,基本上就是浪費我的時間。四句話的作業(yè)還需要反復練習嗎?回家后,我在心里把這四句話默念了兩遍。站到臺前來對于我不是個問題。所以作業(yè)就算完成了。
第二天一上課,我就站到前面去了,然后就慢條斯理地把那幾句話說了一遍,中間還停了一下,可能“啊”了一聲,幾秒鐘就混過去了,我指望老師說我的作業(yè)過關(guān)了。
結(jié)果老師看著我的表情,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不僅不滿意,他簡直滿臉都是近乎憤怒的表情。
“你說的跟本不是英語!沒有人說:我…… 是……一……個……老師……”他很生氣地說,我完全想象不出他干嘛生那么大的氣。
“一個有音樂般魅力的語言讓你分割成了碎片,沒有人懂你在說什么!”我被訓斥得臉都紅了,說不出一句話。我不懂這種分割成碎片意思到底是什么,但是我明白他是說我差,差得讓他認為我簡直是玷污了這有美好音頻音律的語言!
我沉靜了半分鐘,開始請教他。
他非常流利迅速地重復了一遍,而我?guī)缀跏裁炊紱]有聽到,他已經(jīng)說完了!
這是怎么回事?我完全懂的、差不多最簡單的四句話,而老師一說快起來,我竟然都沒來得及反應(yīng)。
(5)
我目瞪口呆地看著他,根本不知道怎樣繼續(xù)溝通。
“你沒有聽到我說什么,對不對?”
我無助地點點頭。
“那是因為你說話的速度太慢,如果你的朗讀速度快過我的說話速度,那你就一定知道我在說什么了!”
原來道理就這么簡單,在完全沒有生僻詞語的情況下,我們還是無法真正和說母語的人交流,只因為我們自己的語速不夠快、不夠熟練和流利。當我們能讀得比他們的語速更快時,我們才有可能跟上他們說話的速度和頻率!只有跟得上對方的語速,才有可能完全聽懂對方的意思。
“你昨天回去讀了幾遍?”
“十遍?!睂嶋H上,我也就心里默念了幾遍,我怕老師說我不受教或不努力。
“遠遠不夠,你看一個嬰兒學說話時,至少重復300遍才掌握一個詞匯。這四個句子,今晚回家大聲并快速地朗讀100遍!速度慢慢加快,越快越好!直到你脫口而出,完全不需要想,完全沒有任何遲疑。”
我還沒有來得及答應(yīng),老師繼續(xù)說:“而且,你一定要大聲地,充滿自信地朗讀它!”我看著他,心里還在質(zhì)疑,“干嘛要大聲,大聲小聲和自信有關(guān)系嗎?”
“大聲地朗讀是為了建立自己的信心,當你有信心而且標準地說出這四句話的時候,別人一聽就以為你的英語非常標準地道,人們才會對你的談話有興趣,而這些來自母語者的肯定和鼓勵,一定會使你更有信心去學好它!大聲也為自己聽到,同時刺激自己的聽?!?/span>
這就好像一個歌唱家,他們無需會唱每一首歌,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代表作,就是自己唱得最好的那幾首歌,這些原唱歌曲很難被替代,那是歌唱家的招牌。我們一張口的頭幾句自我介紹,就好像是我們的招牌,能給人印象最深的,則是我們的自信;而自信確實來自于300次大聲地快速流利地朗讀訓練。
“為什么要站到臺前來?”
“語言的能力就是人的能力,沒有人會信任說話吞吞吐吐,沒有信心的人。”
事實證明了這位70多歲的老語言教師是絕對正確的:
一,快速地朗讀;
二,聲音洪亮地朗讀;
三,站到臺前,充滿自信地朗讀。
一般的句子這樣練上300遍,基本上都能脫口而出。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把握好發(fā)音,那么也能說得和那些說母語的人一樣好。
我開始認認真真并踏踏實實地朗讀,300次甚至更多,我能非常標準、流利、充滿自信地介紹自己了!母語英語的人聽到我介紹自己的時候,都認為我的英語口語非常棒!他們覺得我說得非常標準,流利,和我的中文播音效果不分高下。
自信心一點一點建立起來,我開始從簡單的句子撿起,不斷反復地朗讀它們,如法炮制300遍,很快地我的語速提高了,同時我的聽力也在進步著。
(6)
接下來,我又把自己扔到了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
我先去了美國西雅圖,但是那里的語言學校里,有太多中國人,我覺得語言環(huán)境不好。于是,我很快就轉(zhuǎn)去了偏遠的新西蘭。97年的惠靈頓很少看見中國人,我所在的語言學校只有我一個中國人。
我的英語學習迅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接著我無法突破的問題也來了,這也幾乎是每個中國人,在學習英語時都會遇到的問題,就是我們一直都在用中文思考,然后再來回英譯中,中譯英。由于思維的模式是中文的,我們自己創(chuàng)造出許多中文句式的英語,使英語母語的人無法真正明白我們要表達的意思,深層次溝通的障礙很難逾越。
在新西蘭,我讀的是一家英國的語言學校,多數(shù)老師來自英國倫敦。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一直在努力推進我。
學校當時總共設(shè)立了12個級別,我開始入學時,進了4。上課第一天,我?guī)缀跏裁炊几簧?。一周后我慢慢適應(yīng)了,當我開始覺得自己似乎聽懂了40%時,我馬上就被推到了5;又是幾天的緊張、驚慌和傻眼,慢慢地我又能掌握30%-40%了,緊接著我又被推到了6。
一個月被調(diào)了三次班,我自己感覺連滾帶爬,除了睡覺,其他時間都在疲于奔命。我感覺自己吃不消了,我找到學科負責人,希望他能讓我回去級5,不必一直拼命推進我,我實際上沒有所有老師想象得那樣自如,我擔心自己學得不扎實。
聽完我的申訴,負責人笑了,他看著我的考試成績說:“你的雅思都已經(jīng)6了。你實際上應(yīng)該可以去7-8級了,完全沒有問題。”
我說:“我的閱讀里有大量的生字,我不完全明白它們的意思?!彼挚戳丝次业拈喿x答題情況,“可是你的回答是相當正確的?。 ?/span>
“那是我分析、推斷,加上瞎猜的!”我的焦慮并沒有因為我的分數(shù)尚可,而減少一絲一毫。
“那么我問你,你小時候閱讀中文小說時,你都認識每個字嗎?”
(7)
這時,我突然想起來,初中畢業(yè)的那個暑假,我初次閱讀《紅樓夢》的情景,那時不只是滿篇不認識的字,詩詞歌賦是一文不通。但是我喜歡上古典詩詞,就是從那時開始的。我無法概括自己到底讀懂了多少,但是對故事內(nèi)容大致了解基調(diào)沒有錯。
我還記得初一時讀《福爾摩斯探案集》的時候,認字率更低,當時讀這套書的情節(jié),一些我至今還能清晰地記得。
“閱讀幫助學習詞匯,但是閱讀的目的不只是認字。我們通過閱讀了解故事,或者說讀懂故事的主旨,并享受閱讀才是閱讀的真正目的?!?/span>
他看我仍然沉默不語,繼續(xù)開導我:“閱讀是要看整個句子,整個段落,整個篇章的主旨,不必焦慮個別詞匯。我告訴你一個秘密,學校開會的時候,我們校長說的話,我不是每句都能聽得懂,她有新西蘭人的口音,但是我從來沒有耽誤工作?。 ?/span>
“放下英漢字典,必要時使用英英字典,慢慢你就開始改變自己一直要去翻譯成母語的習慣了?!?/span>
學習路上有困惑,就會有思考;有人指點,就會有頓悟。
我慢慢地從一直要翻譯每個詞,每個句子的誤區(qū)中,找到了突破,并走了出來。我很快開始享受閱讀英文小說的樂趣了,我時刻提醒自己,去回顧自己初讀《紅樓夢》的感覺,如果我能讀懂30-40%,這個閱讀就是有意義的。當閱讀量增加時,詞匯量的積累就開始成倍地增長了。
我被升到9級時,我們的重點學習已經(jīng)是快速閱讀了。主要是閱讀當天的報紙頭版頭條,這些詞匯不僅多數(shù)都是常用詞,而且更容易學習,最有實用性,都是最有效的表達方式,同時對學習概括和歸納閱讀的主旨有極大幫助。
(8)
原計劃英語學習一年,結(jié)果提前仨月完成學業(yè)。當我再回來新加坡時,我以英語通過了工作面試,成為新加坡華人總商會語言學院的對外漢語教師。這樣我一邊教外國人學中文,一邊繼續(xù)強化我的英語學習。
7年對外漢語教學,我的英文聽力迅速提高。學習漢語的人都來自世界各地,他們的英語都有各地口音。比如英國人,除倫敦音意外,倫敦以北地區(qū),幾十公里的距離,口音都很不同。蘇格蘭人和愛爾蘭人的口音,與英格蘭南部地區(qū)的發(fā)音又有很大不同。其他歐洲國家,各有自己說英語的特征。
經(jīng)過幾年和世界各地的老外打交道的經(jīng)驗,我基本能大致識別他們所在的地區(qū),這些都是最好的聽力學習。
于此同時,我自己還請了一位來新加坡國立大學讀博士的大學英語老師,當我的家庭教師。在他的幫助下我做的英語閱讀理解訓練,有些類似于咱們學語文時,概括段落大意,歸納中心思想,分析閱讀材料,提煉閱讀摘要等。
06年,我到新加坡美國學校當漢語老師的時候,我的聽說讀寫已經(jīng)能應(yīng)付日常工作。在美國學校工作期間加強了我的應(yīng)用文寫作。工作上使用的書面語言基本上都是英語,每天有各種電郵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快速閱讀和簡單電郵是工作的一部分,除此,各種工作報告和考核表格都是英文寫作。
在完全使用英語的環(huán)境下工作,是最好的學習,我們能迅速適應(yīng)環(huán)境需要。
在新加坡美國學校工作將近十年,發(fā)生過最有喜感的事情是,我曾經(jīng)被人事部新加坡同事投訴過。原因竟然是“孫寬說話速度太快!”
現(xiàn)在回想,這絕對受益于我的加拿大老師,他成功地把我從習慣于慢吞吞的,或吞吞吐吐的語言表達方式,完全改掉了;而英國老師,徹底糾正了我用中文翻譯的思維模式的習慣,不再走“翻譯式”英語的彎路。
我自己受益于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我也以他們的方法,去教外國人學漢語,收效同樣極其顯著。
(9)
讓英語成為我們可以和他人溝通的日常語言,除了工作需要,就是生活也需要。如果我們工作和生活都不需要這種語言,學習它除非是個愛好,否則真是沒有什么必要。一種語言學習之所以能不斷進步,必須要有實際溝通交流的價值和意義。
我從26歲來到新加坡,我生命將近一半的時間都在海外度過。我需要這種語言,因為它關(guān)系到我的生存,甚至我的愛情、婚姻和家庭。
有人問我,和外國人談戀愛,是不是為了學英語?
年輕時,我也和華人談過戀愛,但是本地文化修養(yǎng)高的華人,歲數(shù)多不合適。除非是研究英國文學的外國人,否則他們的語言深刻性不一定比我們高。所以攻克初級英語交流,談戀愛練習一下初級口語聽力是個好辦法。兩人是否能達到深層次的語言溝通和交流,最終還得看對方的文學素養(yǎng),文化歷史的修養(yǎng),其他各方面的知識含量,以及個性上是否喜歡談天說地,是否擅長表達思想感情。
總之一句話,因人而異。馬克和我戀愛時,初期明顯有些溝通障礙。比如他寫電郵,一不分段落。二前后觀點不一致,沒有重點,沒有中心。三沒有結(jié)論。后來,我才知道他是小時缺乏語言訓練的孩子,甚至中學時期“語文”不及格的學生。因此,我要求他,萬一有重要的事情,結(jié)尾一定要重申自己的觀點,概括總結(jié)自己要表達的意思。他的長篇大論,我通常就只看看,他表達的是沒有主題的情緒而已。
和這位地道的英國人進一步交往后,我還發(fā)現(xiàn)我不能請教他拼讀,偶爾一個詞我不確定拼寫對不對,問他我更上火?,F(xiàn)在我一邊調(diào)侃他,一邊慢慢理解了他。我們想象一下,即使是受過教育的中國人,不是每個人都讀得懂《紅樓夢》,甚至不是每個都愛閱讀,或能寫篇觀點明確,條理清晰的文章。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探討文學、藝術(shù)或哲學的。
而當我英語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就看看馬克,再想想自己第一次閱讀《紅樓夢》,回憶一下那位英國老師說的話:“任何時候,無論聽力還是閱讀,其實我們都不需要弄懂每個詞,我們能抓住一個談話、一個會議或一個閱讀的主旨,清楚我們必須要理解或完成的事情,已經(jīng)足夠了?!?/strong>
·end·
作者|孫寬,原名孫寬余。做過播音主持,經(jīng)商從教若干年;現(xiàn)在是自由寫作者,定居新加坡。2016新年前創(chuàng)辦微信公號《寬余時光》,目前已發(fā)文220余篇,部分作品曾發(fā)表于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和國內(nèi)報刊雜志。孫寬的私人微信號:kuanyushiguang。
也許你會喜歡:
閱讀文章,請在公號內(nèi)發(fā)信息“目錄”;
了解八段錦,請在公號內(nèi)發(fā)信息“我”。
圖片均來自于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