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山墨語】1567 作者 | 張坤山
|
學習書法要求“取法乎上”,這是絕對正確的斷言。一般我們面對一副作品的時候,會對它進行整體的審視,首先看作品取法高不高,字的源頭在哪里。
現(xiàn)代人學書法和古人相比較,有不利的地方,也有有利的地方。不利的地方是書法的實用功能逐漸消退,藝術屬性凸顯出來,客觀上失去了很大一塊書法土壤。
有利的地方是我們處在信息社會,能夠得到大量的書法資料,足夠提供我們學習借鑒。
古代,好的碑帖都藏在皇宮密室、藏家箱柜里,世面上基本看不到,其學書的途徑主要靠師承傳授,如果老師好也就罷了,如果差一些的可能耽誤你一生。
古人說:“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取法高低決定成敗。當然,取法何種書體何人碑帖也要因人而異,不可隨波逐流,有的人生性喜歡碑,有的喜歡帖,有的喜歡篆,有的喜歡楷,重要的是要取法那些自己喜歡而且是經典的范本。
作者:張坤山,山東省淄博市人,海軍政治部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資深理事,自1990年以來連任第三、四、五、六、七屆至今。系中國書協(xié)書法行業(yè)建設委員會副主任,海軍美術書法研究院副院長,榮寶齋書法院研究員,北京國都墨韻書畫院院長,中央文史館“書法大家班”成員,文化部國家藝術基金評委,國務院政府特殊貢獻津貼專家。
編輯 | 百將文化藝術中心昕虹
|
|
|
………///………///…………///…………///………///……
匾額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獨特的一種民裕文化。它是一塊懸掛在殿堂、樓閣、門庭、園林、賓館、酒店、商店等單位的一塊牌子。匾額是各種建筑物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的意義相當于建筑的眼睛,是告知建筑物的名稱及用途,也是用于宣傳的一張名片。書圣王羲之是中國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書法家,也是將軍。百將中心可以邀約文武雙全的將軍書法家和名人書法家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