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智慧秘術
姜太公詳解(附注)
姜太公姓姜,名望,字子牙,冀州(今河北省冀縣人)人,他是炎帝的后代,其祖先曾在舜是做過大官。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賜姓姜,封于呂(今河南省南陽市西),稱呂侯。所以又把他叫做呂尚或呂望,也有人喜歡稱為姜子牙。
姜太公是一位很有學識和才華的人,但在商紂統(tǒng)治下卻無法施展。直到六七十歲了,還找不到一個施展才能的機會。他聽說西方的周文王禮賢下士,便來到渭水,在潘溪水邊搭了個茅忘記,以釣魚為業(yè)“著名的歇后語:“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典故就出在這里)等待受到文王的重用,后來姜太公做了周的相國,因滅商有功。被封于齊(今山東省的中部和東部)。為齊國始祖。相傳兵書《六韜》《三略》(合稱<太公兵法》)為姜太公所作。
相傳姜太公討伐商紂時,三教的修道之士都下山來幫助他,討伐成功后,他受原始天尊的旨意分封諸神。封完神后曾棄他而去的前妻的鬼魂也上來討封,姜子牙罵道:“你這個瘟神”于是她便成了瘟神游蕩四方,只有當姜子牙在時她才不敢來。所以姜太公成了民間驅(qū)瘟避邪之神。
崇奉姜太公的習俗,在我國民間可說是已達到根深蒂固了。直到今天,在民間還隨處可見“姜太公在此”的避邪符咒,如老百姓蓋新房、建新屋升梁時,都要用紅紙寫上“姜太公在此,大吉大利”貼在梁上,并擺上三牲,燃香點燭、放鞭炮,祭祀姜太公。住舊屋的家庭,當感到這座舊房子不很吉利時,也要在屋門上貼上“姜大公在此”的紅紙,以除妖鎮(zhèn)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