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 青歌
來源丨 醫(yī)學界心血管頻道
脂蛋白(a)[Lp(a)],藏在血脂全套里那個眼熟又陌生的指標,你是否欲言又止?
被忽視的冠心病元兇?
Lp(a)是MI的獨立危險因素
目前普遍認為Lp(a)水平與人種及遺傳有關(guān),基本不受性別、年齡、體重和大多數(shù)降膽固醇藥物的影響。
《循環(huán)》雜志近期刊登了一篇有關(guān)不同種族人群Lp(a)水平與心肌梗死(MI)發(fā)病風險的相關(guān)研究。研究納入來自非洲、中國、阿拉伯、歐洲、拉丁美洲、南亞、中南亞七個種族共12943名首發(fā)心?;颊呒皩φ战M患者。
圖1:文章在《循環(huán)》雜志上發(fā)表
研究結(jié)果揭示,不同人種血漿Lp(a)濃度及大小變異大,非洲人血漿Lp(a)濃度最高(平均27.2 mg/dL),但載脂蛋白(a)[apo(a)]異構(gòu)體分子最小(24個kringle IV重復結(jié)構(gòu)域),中國人群血漿Lp(a)濃度最低(平均7.8 mg/dL),同時apo(a)異構(gòu)體最大(28個kringle IV重復結(jié)構(gòu)域);Lp(a)濃度升高(>50mg/dL)與MI風險增高顯著相關(guān)(OR=1.48),Lp(a)是MI的獨立危險因素,與糖尿病、吸煙、高血壓、載脂蛋白B/載脂蛋白A等均無關(guān)。異構(gòu)體大小與Lp(a)濃度呈負相關(guān),但對MI風險無顯著影響。
另有研究表明一些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1.8 mmol/L,但Lp(a)明顯升高的患者,其冠心病仍不斷進展,高Lp(a)血癥是ASCVD的殘余風險。
無獨有偶。2019年美國心臟病學學會(ACC)年會公布ODYSSEY OUTCOMES試驗結(jié)果,前蛋白轉(zhuǎn)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劑(PCSK9)Alirocumab可通過降低Lp(a)水平以減少首次或再發(fā)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和急性冠脈綜合征(ACS)發(fā)生,與LDL-C水平無關(guān)。
在校正包括LDL-C變化等變量后,可以觀察到Alirocumab可降低血漿Lp(a)水平,Lp(a)降低與心血管風險降低相關(guān),且基線Lp(a)水平越高,獲益最大。研究證實降低Lp(a)有助于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尤其是在基線水平較高的患者,Lp(a)或可成為ACS患者的治療目標。
比LDL更“強”?
Lp(a)>30 mg/dL需要注意了
脂蛋白分為乳糜微粒(CM)、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間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Lp(a)。
Lp(a)是一類特殊脂蛋白,其脂質(zhì)成分類似于LDL,但其載脂蛋白部分除含有一分子Apo B100外,還含有一分子Apo(a),Lp(a)的主要功能幾乎都與Apo(a)存在有關(guān)。
Lp(a)主要在肝臟合成后分泌入血,血漿Lp(a)的濃度主要取決于其合成的速度,而與分解速度無關(guān)。正常人群中Lp(a)水平呈明顯偏態(tài)分布,個體差異較大(0-1000mg/L),這種差異主要遺傳(LPA基因)決定。
表1:脂蛋白特性和功能一覽
Lp(a)可通過促進血栓、炎癥和抑制纖溶而促進動脈粥樣硬化(AS)形成,在ASCVD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Lp(a)不僅包含LDL的所有致AS組分,而且包含Apo(a),Lp(a)可通過高親和力受體與巨噬細胞結(jié)合,促進泡沫細胞形成,促進膽固醇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內(nèi)的沉積;
Apo(a)鏈包含5個富含半胱氨酸的結(jié)構(gòu)域稱為“kringles”, 第4個 kringle與纖溶酶原的纖維蛋白結(jié)合部位同源,Lp(a)通過與纖溶酶原競爭結(jié)合,妨礙纖溶酶原的激活,減少纖溶酶的生成,進而抑制纖維蛋白溶解促進AS及血栓形成。
因此在相同顆粒數(shù)的情況下,Lp(a)比LDL致AS作用更強。
歐洲動脈粥樣硬化協(xié)會建議Lp(a)水平>50 mg/dL為增高,目前我國臨床以血清Lp(a)濃度>30 mg/dL為升高。
不但要降LDL-C,
部分患者也需篩查Lp(a)
目前我國血脂防治指南的ASCVD風險評估模型中并不包括Lp(a)水平和基因型相關(guān)的信息。LDL-C或非HDL-C 作為ASCVD一級預防及二級預防的首要目標地位仍難以撼動,Lp(a)的作用仍奔波在臨床研究的路上。那么回歸今日的主題,Lp(a)對臨床的意義到底在哪?
前文已論述,Lp(a)是ASCVD(冠心病、腦梗死等)的獨立危險因素,與吸煙、高血壓、LDL-C、HDL-C等均無關(guān);血漿Lp(a)的危險性臨界水平一般在20-30 mg/dL,如超過30 mg/dL則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性上升2倍,如同時伴LDL-C上升,冠心病的相對危險性上升5倍,且Lp(a)水平越高,冠心病發(fā)病越早;Lp(a)具有多基因遺傳特性,有冠心病家族史者,Lp(a)陽性率明顯高于無家族史者。
2016年歐洲血脂管理指南提出: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FH)患者均應檢測Lp(a)水平,對Lp(a)水平升高的FH患者,治療目標不僅限于降低LDL-C,并且要降低Lp(a)水平。
因而,下列人群有必要篩查Lp(a)濃度:
未確定危險因素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常規(guī)血脂項目(TG、TC、HDL-C、LDL-C)正常者;
中青年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早發(fā)ASCVD患者;
血脂水平異常,尤其是LDL-C升高者;
家族成員中有高LP(a)血癥。
那么,高Lp(a)血癥如何治療呢?現(xiàn)有報道可降低Lp(a)的藥物和療法主要如下:
煙酸:
煙酸在人體內(nèi)轉(zhuǎn)化為煙酰胺參與體內(nèi)脂質(zhì)代謝,可降低血漿Lp(a)水平,同時可降低VLDL、LDL和HDL。煙酸有劑量依賴性,服用劑量為1500-3000 mg/d,可以降低Lp(a)約26%;煙酸可抑制Apo(a)基因轉(zhuǎn)錄活性,但機制尚未完全明確。
抗氧化劑:
適當攝取維生素C、維生素E、輔酶Q10、黃酮類化合物、葡萄多酚、酚酸等抗氧化劑類藥物,可降低Lp(a)在體內(nèi)的氧化修飾,達到預防及輔助治療ASCVD目的,但其療效還需進一步證實。
魚油、ω-3脂肪酸:
魚油、ω-3脂肪酸也可降低Lp(a)水平。
PCSK9抑制劑:
PCSK9抑制劑如alirocumab、evolocumab在降低LDL-C的同時也能降低血漿Lp(a)高達30%。純合子FH患者使用PCSK9抑制劑不僅降低LDL-C還可進一步降低Lp(a)水平,為延緩冠心病進展起到一定作用。
血漿置換術(shù):
脂蛋白血漿分離技術(shù)去除Lp(a)每周1-2次,可使Lp(a)下降60%~75%,隨后反彈也可使Lp(a)平均下降25%-40%。長期使用Lp(a)血漿技術(shù)與最大耐受劑量的降脂藥物組合可將Lp(a)濃度降低超過70%,同時也降低了主要心血管病風險。
反義治療:
Apo(a)反義寡核苷酸結(jié)合編碼特異性蛋白的信使核糖核酸,導致Apo(a)降低。
總 結(jié)
高Lp(a)血癥是ASCVD獨立的危險因素,在疾病風險評估中需關(guān)注Lp(a)水平。日前Lp(a)致病機制仍需深入探索,以及還缺少Lp(a)降低作為其主要終點的試驗依據(jù)。LDL-C仍是調(diào)脂治療重中之重,對于特殊人群,可進一步關(guān)注Lp(a)水平,脫離LDL-C空談降Lp(a)是不可取之舉。
參考文獻:
[1] Guillaume P, Artuela C, Matthew M, et al. Lipoprotein(a) Levels and the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ong 7 Ethnic Groups[J]. Circulation. 2019;139:1472-1482.
[2] Lipoprotein(a) Lowering by Alirocumab Contributes to Total Events Reduction Independent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n the ODYSSEY OUTCOMES Trial. March 18, ACC 2019.
[3] 溫文慧,匡澤民,王綠婭.關(guān)注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的殘余風險:高脂蛋白(a)血癥[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8,46(2):92-95.
[4]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修訂聯(lián)合委員會.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J].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16, 16(10):15-35.
[5] Catapano AL, Graham I, De Backer G, Wiklund O, et al. 2016 ESC/EA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yslipidaemias[J]. Eur Heart J. 2016, 14;37(39):2999-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