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顧小花
指導|紀妹 鄭大一附院婦科微創(chuàng)中心主任
來源|醫(yī)學界婦產(chǎn)科頻道
前言
是我是我又是我~晚上好,我是“光速記憶系列”作者顧小花~非常感謝大家對我上篇文章《宮頸癌疫苗都來了,這些事你千萬得知道啊!》的認可~收到了好多個贊好開心呢~
今天要帶大家光速了解、記憶的是“子宮頸上皮內瘤變”長大以后——大名鼎鼎的“宮頸癌”啦~
“宮頸癌”就是子宮頸處的癌癥,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好發(fā)于50-55歲。
“宮頸癌”的真身,其實就是我們上次說的“好奇心”很強的“高級別子宮頸上皮內瘤變(CIN)”,它畢生都渴望出去看看。于是在它的堅持下,突破了上皮的最后一層界限——“上皮下基底膜”,入侵到間質中(醫(yī)學中術語為“浸潤”),形成子宮頸浸潤癌。
即使長大之后它改名換姓變?yōu)閺貜氐椎椎膲娜耍廊皇菑腃IN發(fā)展來的,所以造成CIN的危險因素也就是“宮頸癌”的危險因素。(木有看過上一篇文章的朋友,可以猛戳前言鏈接補補課哦~)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宮頸癌的病理分型。
從病理學的角度來說說“宮頸癌”吧,上次我們講到宮頸的細胞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鱗狀細胞”,另一種是“柱狀細胞”。但是癌變之后的它們,可不光只有兩種癌哦,有鱗狀細胞浸潤癌、腺癌、腺鱗癌和其他類型。
1.鱗狀細胞浸潤癌:占子宮頸癌的75%-80%。
所謂“浸潤”不過就是這個“壞細胞”將觸手伸遍了大江南北,像蜘蛛俠靠著蛛絲一樣,靈活地轉移。而鱗狀細胞浸潤癌又分為巨檢和顯微鏡檢兩大類分型。
每次想到“異位”都覺得很搞笑,原來細胞也會路癡……
巨檢:微小浸潤癌沒有明顯異常,或者類似子宮頸柱狀上皮異位。隨病變發(fā)展,可形成以下四種類型:
■ 外生型:最常見,癌向外生長呈菜花狀(或乳頭狀),組織脆,觸碰容易出血,常常累及陰道。
■ 內生型:癌向子宮頸深部組織浸潤,典型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表面上看子宮頸光滑或者僅僅有柱狀上皮的異位,但是形態(tài)已經(jīng)遮掩不住的寬大變硬,呈桶狀。常累及宮旁組織。
■ 潰瘍型:腫瘤生長靠血供,而且腫瘤細胞很壞,需要的血很多,不但經(jīng)常與正常細胞搶血喝,自己還會隨隨便便長出許多血管用于自身供給。即使如此,血供也常常不能滿足瘋長的腫瘤細胞。故上述兩型癌組織繼續(xù)發(fā)展,當合并感染壞死時,組織脫落形成潰瘍或空洞,似火山口樣。
■ 頸管型:子宮峽部血運十分豐富,可謂是癌細胞的療養(yǎng)勝地。在子宮頸管內生長的癌細胞,常常侵入子宮峽部供血層及轉移至盆腔淋巴結。
顯微鏡檢
■ 微小浸潤癌:在原位癌(上篇中占滿全層五花肉的那種)的基礎上,鏡檢發(fā)現(xiàn)小滴狀、鋸齒狀的癌細胞團突破了上皮的最后一道防線,浸潤間質。
溫馨提示,圖中為溫馨搞笑片《電鋸驚魂》系列電影的主人公的卡通版,建議午飯時觀看
■ 浸潤癌:癌灶多呈現(xiàn)網(wǎng)狀或團塊狀浸潤間質,范圍超過了微小浸潤癌。
▼
浸潤癌根據(jù)癌細胞分化程度可分為三級(醫(yī)學生專享福利,非專業(yè)人士可飄過)
2.腺癌:近年來發(fā)生率有上升趨勢,占子宮頸癌20%-25%。
3.鱗腺癌:占子宮頸癌的3%-5%,是由儲備細胞同時向腺細胞和鱗狀細胞分化發(fā)展而形成。癌組織中含有腺癌和鱗癌兩種成分。
4.其他:少見病理類型神經(jīng)內分泌癌、未分化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
那么有著極強好奇心的“宮頸癌”究竟是怎么轉移的呢?
直接蔓延:最常見。靠著無處不在的“鬼手”,癌細胞向鄰近器官或組織擴散。
向下侵犯陰道壁,向上由子宮頸管累及宮腔,向兩側擴散可累及主韌帶及子宮頸旁、陰道旁組織直至骨盆壁。晚期向前、向后蔓延侵及膀胱或直腸。
淋巴轉移:癌組織侵入淋巴管之后形成癌栓(好多個癌細胞聚在一起變成的球),隨著淋巴液像坐小車一樣進入局部淋巴結,在淋巴管內擴散。
血行轉移:極少見,晚期可轉移到肺、肝或骨骼。
說完轉移途徑,來說說宮頸癌的分期。想必宮頸癌的臨床分期可以說是醫(yī)學生期末復習婦產(chǎn)掉頭發(fā)的主要原因了吧~~(又不如人家聰明,還學人家禿……醫(yī)學生專用傷心臉)
下面就和大家來說一說宮頸癌的分期。
子宮頸癌分為四期。其中所有腫瘤的B期都要比A期范圍大、跑的遠。
I期:腫瘤局限在子宮頸
IA期:病灶只能在顯微鏡下看到
IB期:病灶肉眼可見,或鏡下>IA期
II期:腫瘤跑到子宮外面,但沒有達到骨盆壁或陰道下1/3
IIA期:腫瘤僅侵犯陰道上2/3,沒有在子宮旁邊的器官上鬧事
IIB期:腫瘤開始在子宮旁邊的器官上鬧事,但沒有鬧到骨盆上
III期:腫瘤擴展到骨盆壁。腫瘤累及到陰道下1/3
IIIA期:腫瘤累及到陰道下1/3,沒有擴展到骨盆壁
IIIB期: 腫瘤擴展到骨盆壁(或引起腎盂積水或腎無功能)
IV期:腫瘤超出了真骨盆的范圍,或侵犯膀胱和(或)直腸粘膜
IVA期:腫瘤侵犯鄰近的盆腔器官
IVB期:遠處轉移
(我把主要區(qū)分點列出來,剩下的細節(jié)大家對著書努力努力吧么么噠~~)
那么,得了宮頸癌有啥臨床表現(xiàn)呢?
早期常無明顯癥狀和體征,或者容易因“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而漏診或誤診。隨著病情的進展,可以出現(xiàn):
陰道流血:常表現(xiàn)為接觸性出血,上了年紀的常為絕經(jīng)后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一般外生型出血較早、量較多;內生型癌出血較晚。
陰道排液:多數(shù)患者有白色或血性、稀薄、腥臭的陰道排液。晚期因癌組織壞死伴感染,可以有大量米泔樣或膿性惡臭白帶。
晚期癥狀:癌已經(jīng)慢慢長大,如果壓迫到膀胱和直腸,會出現(xiàn)尿頻、尿急、便秘等繼發(fā)性癥狀。晚期因為癌搶了身體太多的營養(yǎng),患者可能出現(xiàn)惡病質或全身衰竭。
最后,我們來聊一聊宮頸癌的治療。
宮頸癌的治療根據(jù)臨床分期、患者年齡、生育要求、全身情況等綜合考慮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總原則是采用“手術和放療為主、化療為輔”的綜合治療。
■ 手術治療:主要用于早期宮頸癌(IA-IIA)的患者,且年輕患者可以保留卵巢及陰道功能。
■ 放射治療:包括腔內及體外照射。
■ 化療:主要用于晚期或復發(fā)轉移患者和同期放化療。常采用以鉑類為基礎的聯(lián)合化療方案,如TP、FP、BVP、BP等。多采用靜脈化療。
宮頸癌真的是腫瘤界中的一股清流?。?!注射宮頸癌疫苗、定期體檢、篩查就可以防患于未然(具體做哪些檢查、什么篩查,都在上一篇中哦~)。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宮頸癌治療后的復發(fā)50%在一年內,75%-80%在兩年內。
所以治療后兩年內應該3、4個月復查一次;3-5年內,每6個月復查一次;第6年開始,每年復查一次。
其預后因人而異,有淋巴結轉移的……(你說為啥非得等到這一步呢……)
再次感謝各位的支持!附上女神老師的美照~我們下次見哦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