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的楷書大家討論的已經非常多了,今天討論一下田氏的行書。因為篇幅所限,這里只討論田英章。田英章的行書寫得相當漂亮,一眼可見是趙體的底子。
田英章的趙體楷書和行書最新作品
這幅作品,是田英章近期發(fā)表的,可以代表他的書法水平。田英章的行書處于什么水平?其爭議之大,也不下于對田楷的爭議。有很多人認為當代一流,很多田粉甚至認為超一流;但也有不少人認為二流以下,起碼在國展上,這路書法是被一票否決的。那么我們不打口水仗,用圖說話。
下面,我將把田英章的這幅行書,與幾組行書作品進行對比。我會說出我的看法,也歡迎讀者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為了便于直觀比較,我盡量選擇風格相近的“美書”。
第一組:與當代美書對比。
對比圖一:左田英章,右書法網紅
對比圖一:左田英章,右頭條書法網紅。這個網紅是個純自學成才的愛好者,現(xiàn)在算是半職業(yè)書法家。對比可以看出,田字更熟練、更靈動些,更偏向手寫實用體;網紅的字趙味很濃,更像一幅書法作品,沒有明顯敗筆,但實用性和流暢性稍弱于田。
對比圖二:自然書寫狀態(tài)對比
對比圖二:左田英章,右還是那個頭條網紅。這張對比圖更直觀,都是在自然書寫狀態(tài)下的作品。對比可以看出,田字功力明顯勝過網紅,穩(wěn)定性、一致性更好。而且,田字是趙體的簡化版和通俗版,風格已經定型,書寫過程完全是真實水平的自然流露,沒有刻意模仿的痕跡;網紅的字是接近原汁原味的趙體,有刻意模仿的痕跡,初步有了自己的風格,但還沒定型,穩(wěn)定性和一致性也不如老田。
對比圖三:與中書協(xié)會員對比
對比圖三:左田英章,右中書協(xié)會員兼頭條網紅。這張圖的對比可以直觀看出,田的功力優(yōu)勢不明顯了,雙方的書寫風格都已經定型,穩(wěn)定性一致性上相差無幾,大體旗鼓相當。風格上來說,田更偏向大眾審美,勝在通俗、秀美,沒有任何書法基礎的人也可以欣賞;右側風格很像沈尹默,字寫得也非常美,但審美趣味上稍稍偏向專家審美,有書法功底的朋友可能會更喜歡。
對比圖四:田英章VS啟功
對比圖四:田英章VS啟功。這張對比圖,其實稍有點書法基礎的人,就已經能看出一些問題了。啟功的字在兩方面明顯勝出:一是書法風格上,啟功明顯完全是自家風貌,學古而不泥古,在古人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了完全屬于自己的、雅俗共賞的“啟體”。而田英章雖然也有一定的個人風貌,但明顯未脫離趙體的窠臼,這在境界上就差了一大截;二是作品氣質上,啟功的字帶有明顯的文人氣,相比之下,田字雖然漂亮,仔細看還是有一絲絲匠氣。啟功是文人字,相比之下,老田更偏向于字匠。
強調一下,說老田偏向于字匠,并不是說他寫得不好,而是說他跟頂級書法家相比,差了那么一丟丟,這是按很高的標準說的。如果按普通人的標準,那老田的字是非常棒的。
第一組,我們把田字和書法網紅、中書協(xié)會員以及啟功進行了直觀的比較,可以看出幾個問題:
1、中高階書法愛好者,跟老田的水平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普通的愛好者更不用比了;
2、到中書協(xié)會員這個層面,在水平上跟老田基本沒有明顯差別,只有審美傾向上的差別;
3、到書法大師這個層面,要求的就不僅僅是技法或漂亮,還要強調個人風貌強調獨創(chuàng)性,還要強調書法氣質,按這個標準,老田已經稍顯力不從心了。
第二組:和美書歷史名家對比。
對比圖五:田英章VS梁詩正
對比圖五:田英章VS梁詩正。梁詩正是公認的美書,很多初學者第一次看到梁詩正書法時,都會有一種驚艷的感覺。從秀美程度而言,兩人不相上下,田英章線條更爽利些,梁詩正更柔美些;結體上田稍緊湊些,梁稍寬松些,都算恰到好處。總體來說大體處于一個水平上。如果嚴格一點區(qū)分,田字稍帶一點點匠氣,梁字在氣質上也許高那么一丟丟。當然,這種差距微乎其微,如果你偏愛田,認為田高一丟丟也無不可。(注意,這段話只是觀點,沒有標準答案,可以爭論,你偏愛誰多一點誰就好)
但梁的書法地位并不高,在清代也只能算二流,放到書法史上看,得三流以下了。
對比圖六:田英章VS成親王
對比圖六:田英章VS成親王。成親王是公認的清四家之一,清代一流的書法家。但清代的書法總體評價不高,成親王放到書法史上,也只是二流以下。
通過對比圖我們可以看出,田和成的字非常像,因為他倆的書法基礎,都是歐體和趙體的底子,田的字更緊湊些,成親王的字結體更寬博些。從審美趣向上說,田更適合現(xiàn)代的大眾審美,成更古典一些。以我的偏好來看,成親王無論功力、審美還是個人風格,都稍稍強于田英章。綜合下來看,比田高半檔。田英章的字用于書法培訓,給初學者入門,是很好的教材。但從藝術價值上來說,比成差了一些。
下面,重量級的人物該出場了。
對比圖七:田英章VS文征明
對比圖七:田英章VS文征明。到這個級別,其實已經不需要用好看不好看來評價了,差距是一目了然的。你再不懂書法,也能感覺到,左邊是寫字,右邊是書法。
再提示一下,文征明在民間的書法地位很高,廣受愛好者擁戴。但從書法史的角度來看,客觀地說,他的書法地位還比不上同處明代的八大、董其昌、王寵、王鐸等人。我個人認為他有準一流的水平,當然,你認為他是一流也可以,這個沒有標準答案,看個人偏好。
對比圖八:田英章VS趙孟頫
對比圖八:田英章VS趙孟頫,也是低配版趙體VS原裝版趙體。這個差距其實比圖中顯示出來的還要大,因為老趙是原創(chuàng),老田是跟著學,難度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老田的行書是學趙的,老趙的這個字帖他不可能沒學過,學到幾分?大家可以自己判斷。
第二組對比,我們可以看到,老田跟書法史上的二、三流書家相比,其實已經顯得有點力不從心。到一流書家這里,差距已經相當明顯。
強調一下,做這個對比,不是為了貶低老田,是為了在對比的過程中,跟大家聊一些書法知識,讓你對書法史和書法評價有個基本認識。用他舉例是因為他的書法受眾廣、影響面大,特別有代表性,特別能說明問題。我既不是書協(xié)的,跟老田也沒仇。
第三組:和史上頂級書法家對比。
下面的對比,我從中國歷史上十大行書中選取了幾個名帖作為比較對象。包括王羲之、顏真卿、蘇東坡等超級大牛。這里需要說明一下,到了這個級別,書法好壞,跟普通人認為的漂亮不漂亮,已經沒有半毛錢關系了!在這個級別里,已經找不到普通人眼里的美書了,跟田英章的字相比,多少都有點丑,看不懂是很正常的。我把它們貼出來,只為了讓大家直觀感受一下,能體會多少算多少。
對比圖九:田英章VS王羲之蘭亭序局部
對比圖九:田英章VS天下第一的王羲之《蘭亭序》局部;
對比圖十:田VS天下第二的祭侄稿局部
對比圖十:田英章VS天下第二的顏真卿祭侄文稿局部;
對比圖十一:田VS天下第三的寒食帖
對比圖十一:田英章VS天下第三的蘇東坡寒食帖局部;
對比圖十二:田VS天下第五行書《韭花帖》局部
對比圖十二:田英章VS天下第五行書楊凝式《韭花帖》局部
對比圖十三:田VS天下第七行書《張翰思鱸帖》局部
對比圖十三:田英章VS天下第七行書歐陽詢《張翰思鱸帖》局部
補充一句,天下十大行書里,沒有趙孟頫也沒有文征明。如果排前20,趙孟頫可能能進;排前30,王鐸、董其昌也許能進;排前50,也許有文征明;啟功不好說,也許150名以后吧。
第三組對比,已經不需要看這字漂亮不漂亮了,頂級的書法真的跟普通人眼里的漂亮不漂亮沒什么關系。這其實反映出書法發(fā)展的兩個方向:一個方向是以專家審美為基礎的藝術書法;另一個方向是以大眾審美為基礎的實用書法。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尤其到現(xiàn)代,書法的實用功能越來越弱,所謂的藝術書法越來越大行其道,這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沒什么好驚訝的。
就像古典美術,原來的主要追求都是以寫實、以畫得像為目標,但當照像機出現(xiàn)后,美術界不但沒有因此衰落,反而激發(fā)了后代畫家空前的創(chuàng)造力,各種現(xiàn)代流派層出不窮。你去看看大型畫展,畫得像不像、老百姓是不是能看懂?早就不是衡量標準了,也沒見美術界的審美把誰帶偏了;
書法也是如此,隨著電腦和手機時代的來臨,人們動手書寫的機會越來越少,書法的實用功能幾近消失。大眾審美和專家審美完全是兩個概念,書協(xié)那些流派和創(chuàng)新,其實跟我們普通人一點關系都沒有。他玩他的,你玩你的,適合你的就是最好的,也不用擔心誰把誰帶偏了。
至于那些名帖到底好在哪兒?這個問題我都已經回答過不止一次了。這里可以再說一次:這個問題就好比小孩子問“他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一樣,小孩子覺得特別簡單,你告訴我不就得了?成人總覺得沒法回答,好人壞人是可以用一句話講清的嗎?
如果你非想知道答案,你可以上百度查,網上有標準答案。我再復制、粘貼一次也沒意義。重要的是,當你看了答案,你是不是真的能看懂?是不是真的能體會到書法的美?要講清這些書法好在哪兒的問題,那根本不是一兩本專著能說清的事。你多看名帖,多上手練,自然就能體會;你要連毛筆都沒拿過,就是認準只有老田最好、書協(xié)全是寫丑書的混子,那你看多少文章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