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內務府是干什么的呢?籠統(tǒng)地說,就是管理皇家大小事務的?;实垡淮蠹易拥囊隆⑹?、住、行全部歸內務府統(tǒng)籌安排,而內務府總管必定是由皇帝最親信的人來擔當??炊嗔饲鍖m影視劇的朋友們,對內務府總管應該很熟悉,其藝術形象往往是一個媚上欺下甚至心理變態(tài)的太監(jiān)。不過,影視劇并不是真實的生活,真正的歷史是另外一個樣子。在中國美術史上,有一位深受康、雍、乾三代帝王喜愛的畫家。他曾是正三品的驍騎參領,卻由武習畫,最后變身內務府總管。他就是唐岱。
唐岱是滿洲正藍旗人,出生于康熙十二年(1673)的元宵節(jié),時逢“康熙盛世”之初。他的先祖跟隨清太祖、太宗征戰(zhàn)天下,戰(zhàn)功顯赫,為開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最終戰(zhàn)死沙場,被授予“光祿公”爵位,世襲罔替。作為一個承襲“光祿公”爵位的將門之后,唐岱與別的八旗子弟大有不同。他年輕時放縱不羈,非常向往中原文化,尤其喜歡繪畫。
清代唐岱《夏日山居圖》,河北省博物館藏
起初,唐岱感念先祖追隨太祖、太宗的恩德,也想建功立業(yè)、報效朝廷。只可惜,他雖喜讀書、工詩詞,但科舉一途并不順利,先后兩次都名落孫山。心灰意冷的唐岱遂斷了科舉入仕的念頭,轉而從軍??伤麑嵲诓皇邱Y騁沙場的材料,雖官居正三品的驍騎參領,但直到退伍還家仍然是寸功未立。屢次受挫后,生性疏狂的唐岱拜當朝“正統(tǒng)山水畫大師”王原祁為老師,潛心藝術,一門心思深研繪畫。他日日臨池,不敢有一絲懈怠。愛好、勤奮,再加上名師指點,使唐岱很快脫穎而出,“聲名大振,名動京師公卿”。其作品受到康熙皇帝的賞識和喜愛??滴鯇覍蚁略t宣他到內廷作畫,并御賜他“畫狀元”的光榮稱號。
雍正年間,唐岱正式進入清朝的宮廷藝術研究院——如意館供職,從此由一名只掛虛名的武將華麗轉身為身居要職的御用翰林畫家。一個從小喜歡畫畫的滿族人,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終于把自己的愛好變成了職業(yè),可敬可嘆!
“根正苗紅”的出身和高超過人的畫藝,使唐岱“深荷兩朝知遇”,逐漸做到內務府總管的位置??釔鬯囆g、喜歡附庸風雅的乾隆帝,在登基前就和唐岱關系甚密,登基后更是對唐岱委以重任,經常把最重要的創(chuàng)作交給他。比如,現存于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的《圓明園四十景冊》,原本是由冷枚負責,但乾隆帝不滿意,便下旨換人,交由沈源畫屋舍、唐岱畫山石坡樹、工部尚書汪由敦于每幅畫上抄錄乾隆御制詩一首。這套冊頁從乾隆三年開始創(chuàng)作,直到乾隆十一年才最后裝裱成冊,藏于圓明園,并收錄于《石渠寶笈續(xù)編》。1860年,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該圖冊被劫,流落海外。
清代唐岱、沈源畫,汪由敦書《方壺勝境》,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藏
隨著“乾隆盛世”的到來,唐岱的繪畫生涯也達到了巔峰。乾隆皇帝曾多次作詩贊賞唐岱的畫藝,如“王蒙真跡無半紙,妙處何人得神髓”“唐岱筆法老尤勁,鼻祖摩詰追范寬”“位置倪黃中,誰能別彼此”等等,直把唐岱推到了與王維、范寬、黃公望、倪瓚、王蒙等同的高度。唐岱70歲壽誕時,乾隆帝親賜御筆“古稀人瑞”四字金匾,并賞賜他上用緞四匹、龍油柏如意一柄,可見對他是多么欣賞和重視。
1746年,74歲的唐岱離開宮廷,退休回家安享晚年。歷史上雖并未確切記載唐岱去世于何年,但從現存他最晚創(chuàng)作的作品《青山白云圖》(作于1752年)來看,他至少有80歲。這也算是一位長壽的畫家了。
唐岱是繼王原祁之后宮廷山水畫的領軍人物,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不乏精品。據胡敬《國朝院畫錄》記載,唐岱的畫有28幅被收入《石渠寶笈》,其中包括3件合筆。有研究者統(tǒng)計,實際上《石渠寶笈》《石渠寶笈續(xù)編》《石渠寶笈三編》共收錄唐岱作品39件,而未經著錄的作品數量應該也相當可觀。此外,唐岱還畫了不少宮廷內壁的貼落,但都沒有保存下來,實在可惜。唐岱的繪畫以“南宗”為師,走的是正統(tǒng)的仿古路線。他追求筆墨精良、平淡天真的韻味,注重文人畫家強調的“人品”,作品帶有一股清新的書卷氣。他的設色山水大多采用黃公望的“淺絳法”,把筆墨和色彩融為一體,同時繼承了王原祁“色不礙墨,墨不礙色”和“色中有墨,墨中有色”的特點。唐岱作畫非常重視筆墨,高古而不落匠氣,用筆剛柔相濟,筆法追求圓渾、蒼秀,惜墨如金。
清代唐岱、沈源畫,汪由敦書《茹古涵今》,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藏
唐岱作品多是臨摹古畫或是仿照古人筆意而作。《石渠寶笈三編》曾著錄過唐岱的《仿二十四家山水》,包括仿曹知白、董源、范寬、高克恭、關仝、郭熙、黃公望、惠崇、江貫道、巨然、李成、李思訓、李昭道、米芾、王維、倪瓚、王蒙、王詵、吳鎮(zhèn)、許道寧、燕文貴、趙伯駒、趙令穰及趙孟頫。現在,天津博物館藏有唐岱的一套《仿古山水冊》,共12幅,分別仿的是關仝、董源、趙令穰、巨然、趙伯駒、王蒙、范寬、吳鎮(zhèn)、趙孟頫、倪瓚、黃公望、李成筆意。
唐岱的傳世作品現多藏于專業(yè)館所,如藏于北京畫院的《重巒疊翠圖》、藏于故宮博物院的《劉長卿詩意圖》《晴巒春靄圖》、藏于沈陽故宮博物院的《松鶴圖》《大房選勝圖冊》、藏于浙江省博物館的《溪流曲盡圖》、藏于河北省博物館的《夏日山居圖》等。在這些傳世作品中,有不少是與其他畫家合筆的。比如,現藏于沈陽故宮博物院的《松鶴圖》,就是乾隆下旨讓唐岱和郎世寧合作的,由唐岱繪巨石,郎世寧畫松鶴、花草。前文所述《圓明園四十景冊》,是唐岱和沈源奉旨合筆所作。唐岱還曾為乾隆的御筆畫補景,比如乾隆《御臨唐寅飲仙圖并書飲中八仙歌》里的樹石,就是由唐岱補繪。
因為唐岱長期供奉內廷,為了迎合皇帝的喜好,其畫風難免纖秀細膩,畫面亦顯繁復瑣碎,因此對于唐岱的繪畫評價向來褒貶不一。與乾隆帝的極力推崇相反,清代秦祖永給出的卻是差評。秦祖永在《桐陰論畫》中指出,唐岱“丘壑位置神似司農布墨,用筆全從司農畫法中脫履而出,微嫌骨格軟甜,摹其形尚未得其神也”,遠不如王原祁豪邁古拙。對唐岱相對中肯的評價,來自于張庚的《國朝畫征續(xù)錄》:“用筆沉厚,布置深穩(wěn),得力于宋人居多,能品也?!?/p>
清代唐岱、沈源畫,汪由敦書《曲院風荷》,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藏
從美術史的角度來講,唐岱不僅是清代宮廷畫家的代表人物,以畫藝高超聞名于當朝,同時他還是一位繪畫理論家。他總結了前人繪畫理論中的精華,加上自己半生繪畫實踐的感悟與理解,著成《繪事發(fā)微》。
《繪事發(fā)微》是中國美術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繪畫理論著作,對畫名、丘壑、筆法、墨法、皴法等均有論述。其理論聯(lián)系實踐,對繪畫技法進行了全面的闡述,文字流暢、淺顯易懂。其中所講的技法和繪畫思想理念,對于繪畫作品的品評、技法的學習以及畫家品德的修養(yǎng)都卓有見地、彌足珍貴。唐岱作為宮廷畫家,遵循古法,頗有建樹。他主張“落筆要舊,景界要新”。他對古人畫風的追隨,給今天的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乃至于其他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提供了一個參考。他對山水畫理論的獨到見解和心得,也讓他通過模仿最終超越了自己。
唐岱,從一個赳赳武夫到一位被三朝皇帝寵愛的宮廷畫家,不但身居內務府總管的高職,還能專心于繪事,寫出《繪事發(fā)微》這樣的理論專著,真的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