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倪墓志,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二月刻,民國初年在河南洛陽出土,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書風趨于秀逸瀟灑,圓潤典雅,為北魏墓志中的佳品。
北魏《元倪墓志》,全稱《魏故寧遠將軍敦煌鎮(zhèn)將元君墓志銘》。北魏正光四年(523)二月刻??瑫?。19行,行22字。縱74厘米,橫73.5厘米。民國初年在河南洛陽姚凹村出土,曾歸常熟曾炳章、昊興蔣榖孫、番禺陳漁春。一九六O年從陳氏處訪得此石,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
河南洛陽為北魏孝文帝遷都以后的都城。北魏皇族原姓拓跋,孝文帝為了推行漢化,改拓跋為元姓。洛陽城北邙山一帶為元氏祖墳,陸續(xù)出土了大量墓志銘,統(tǒng)稱元氏墓志。 《元倪墓志》是元氏墓志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元倪為魏太祖道武皇帝玄孫。
墓志的書寫者應(yīng)是當時高手,書法熟練,墨色豐腴飽滿,因受南朝書法影響,滲入圓筆和行書筆法,點畫流動,書風趨于秀逸瀟灑,圓潤典雅,為北魏墓志中的佳品。此志刻工亦甚精,能將原書筆意較細致地傳達出來。此志日本曾有影印本,如今印本國內(nèi)很少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