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了解胰腺
胰腺的形狀像個紅薯,體格也比較小(長14-18cm,寬2-3cm),它還很“害羞”,藏到了人體左上腹的最深處。胰腺前面有“胃大哥”擋著,周圍有“腸大姐”護著。不過你可別以為胰腺是個唯唯諾諾難當大任的主兒,它可兼任著消化和代謝兩大功能,能力不容小覷!
外分泌—消化功能:胰腺是人體第二大消化器官(僅次于肝臟),其分泌的胰液中含有大量的酶,在消化食物的過程中擔任“主角”。所以胰腺一旦鬧情緒,首要問題就是消化不良,吃啥拉啥。
內分泌—代謝功能:胰腺還負責分泌胰島素,維持人體血糖穩(wěn)定。若是胰島素分泌不足,糖尿病就會隨之而來,還會引發(fā)心血管等疾病,麻煩會比肩接踵。
從胰腺炎到癌癥只需3步
小小的胰腺關乎全身健康,胰島疾病起病兇險、病程短、進程快、從胰腺炎發(fā)展成“癌癥之王”——胰腺癌,只需3步:
胰腺癌早期不易被發(fā)現,只怪它藏太深
▎1、癥狀“不明顯”,容易誤以為是胃病…
綜上所述,胰腺癌早期癥狀與一些消化系統(tǒng)疾病類似,容易跟膽囊炎、肝炎等相混淆,沒啥“突出表現”。另外,胰腺躲在胃的后面,容易混淆我們對疼痛部分的描述,所以很多人誤以為是胃病。
▎2、位置“隱秘”,檢查做不對,容易“查不到”
因為胰腺的位置比較“隱蔽”,B超檢查因為受到腸道氣體的影響經常難以看清楚它。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增強的腹部CT或核磁共振方可以診斷,常規(guī)平掃也容易漏診。增強CT是指經靜脈注射水溶性碘造影劑后再行CT掃描,血內碘濃度增高后,病變組織與鄰近正常組織間的密度差增加,從而提高病變顯示率。如果影像檢查顯示惡性可能性高,那么還需要進行穿刺或手術,得到病理檢查結論才能最終確診。
出現這3個信號,要警惕胰腺癌
① 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或體重下降。
② 長期出現左上腹隱痛或腰背部疼痛,夜間更加明顯,不容易緩解。
③ 黃疸,患者出現角膜及皮膚的發(fā)黃的現象。
醫(yī)生建議:當這些癥狀莫名其妙、無法解釋時,要考慮排查胰腺癌。特別是上述癥狀反復出現,甚至是逐漸加重的人要尤其注意。早發(fā)現早治療,早期胰腺癌和晚期胰腺癌預后天壤之別。
你是胰腺病候選人嗎?
胰腺疾病狀隱匿,胰腺癌一經發(fā)現通常已是晚期,因此早起預防顯得尤為重要,一下6類人尤其需警惕:
1、嗜酒者;
2、老煙槍;
3、暴飲暴食者;
4、反復腹痛者;
5、糖尿病患者;
6、高血脂人群。
排病邪,調陰陽,療傷痛
科學養(yǎng)生,長壽康寧
零基礎,學中醫(yī),限時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