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
君子不重則不威
學則不固
主忠信
無友不如己者
過,則勿憚改
流行翻譯
孔子說:“君子[舉止]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的知識學問就不牢固。做人以忠信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過錯,就不要害怕改正?!?/span>
注釋
重:重于什么,或者什么為重?沒有解釋。多解釋為莊重、自重、老成持重。反義為輕,不輕浮淺薄。不輕浮淺薄解釋較好。腹有詩書氣自華,心有正道行必端的感覺,不是端架子。還有解釋自尊心自信心的,過了。
威:威嚴、威風咧咧。一種浩然正氣。切記不是單純讓人感到害怕。威在自身有所成的那種狀態(tài),裝腔作勢嚇唬他人。
學:學的內(nèi)容沒有,不是簡簡單單的讀書學習,聯(lián)系上句君子不重則不威解釋主要是為君子之道。
固:牢固。單局學則不固解釋固,固執(zhí),蔽塞。學則通,通則人不固。
主:以什么為主,為核心。
過:多解釋過失錯誤。過猶不及,超過也算,不單單是過錯過失,過分也算。
本段話比較零散,沒有問答者,所以翻譯解釋比較混亂。比較像平時做筆記的關(guān)鍵詞,一段話或者一個句子的核心,前后連貫性特別差。特別是無友不如己者這句話,理解特別對立:認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做朋友,認為沒有一個朋友比自己差,糾結(jié)于這一句話會打架(手動尷尬),聯(lián)想孔子有教無類,舉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話題自解。其實找一個完全哪哪都不如你的還真難找。
本段講述做人為重,方可成學成德,見賢思齊,知錯就改。千萬注意這里的“過”是萬一犯的錯,不是經(jīng)常犯的錯,切記理解失誤,把經(jīng)常犯錯,錯了就改,下次還犯,犯了又改當做美德。盡量少錯,錯了不再犯才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