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錯殺了袁崇煥?專家:你被騙了,也不看看他做了什么事
我們都知道,崇禎是明朝的亡國之君,但他跟歷朝歷代的亡國之君很不一樣,大家可以發(fā)現(xiàn),亡國之君的特點就是比較昏庸,只圖自己快活,而不管黎明百姓。可崇禎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工作,非常熱愛皇帝這份職業(yè),并每天樂此不疲玩命干活。在史料記載中,崇禎是一個勤政的皇帝,16歲登基,幾年后便白了頭發(fā),眼角出現(xiàn)皺紋,連最愛的寵妃都沒心思寵幸,一心撲在工作上。
確實當時大明環(huán)境很惡劣,處在內(nèi)憂外患的困境,外有后金政權(quán)虎視眈眈,內(nèi)有李自成的起義軍鬧事。崇禎處理了大量棘手的事情,沒有猝死算崇禎運氣好。因此,崇禎雖然成為亡國之君,可名聲并沒有非常差。但崇禎并不是一個能力出眾的皇帝,挽救不了大明江山,而且他性格多疑,優(yōu)柔寡斷,錯過好幾次能挽救大明的機會。
比如,崇禎殺了很多文臣和大將,到最后,大臣都害怕崇禎,天天跟崇禎虛與委蛇,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沒有提出建設性的策略,城破之時,大多數(shù)文臣臨陣倒戈投降于李自成。崇禎殺了很多大將,導致大明無大將可用,抵擋不住滿清八旗兵。其中有一位名將的死最讓人爭議,有人說他是被冤死,有人說崇禎殺得好。
他便是明末名將袁崇煥,曾打過幾場大戰(zhàn),甚至有一次在戰(zhàn)場上重傷了努爾哈赤,不久后努爾哈赤便不治身亡,而袁崇煥成為了大明的民族英雄。
可是后來袁崇煥被傳通敵賣國,而崇禎最后痛下殺手,殺死了袁崇煥,那么崇禎到底是不是錯殺了袁崇煥?對此,研究明史的專家卻說:你被騙了,也不看看他做了什么事。那么袁崇煥到底做了什么事,惹來殺身大禍。
1、袁崇煥吹牛的毛病讓崇禎不爽
袁崇煥的實力還是有的,但是他喜歡吹牛,沒出發(fā)前就跟崇禎說,不出5年就能平遼,但是5年過去了,任務沒有完成,這讓崇禎很沒面子。
2、為了爭權(quán),私自殺死毛文龍
毛文龍是大明的良將,對后金起到很大制約的作用,但袁崇煥和毛文龍是相互競爭的關(guān)系,毛文龍的存在,影響到袁崇煥在遼東的一把手的地位,所以借機殺死毛文龍。大明少了一位能打仗的大將,后金少了一位強勁的對手,所以崇禎非常生氣,袁崇煥居然不經(jīng)過自己同意,擅自斬殺大將。
3、袁崇煥私自跟皇太極議和
私自議和是通敵賣國的大罪,不管是什么原因,袁崇煥有通敵的事實,憑借這一條,袁崇煥就可以判死刑。所以就算崇禎相信他,也不敢違背天下人意愿,勢必要凌遲了袁崇煥,穩(wěn)定民心。
4、袁崇煥的軍隊不聽從崇禎的命令
當時,袁崇煥的軍隊只聽袁崇煥的命令,不聽崇禎的話,這讓皇帝很傷心,他怕袁崇煥帶著軍隊做些圖謀不軌的事情,畢竟后來的吳三桂就是典型的案例。所以,崇禎就借著這次機會殺死袁崇煥。
5、袁崇煥自大,不尊重崇禎
袁崇煥因為打了幾場勝仗,便無法無天,絲毫不把崇禎放在眼里。他的幾次行動都沒有通知崇禎,崇禎怎么可能不會有疑心,比如袁崇煥斬殺大將毛文龍,私自和后金議和等等。
這些都算是通敵賣國的事情,再加上,后金在一旁添油加醋,就算沒有賣國也變成賣國了。眾所周知,崇禎本來就是一個性格多疑的人,面對這么多的鐵證,崇禎當然相信袁崇煥賣國,于是殺了他。
綜上所述,以上5點原因說明崇禎并沒有錯殺袁崇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