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到底,此篇應(yīng)該是小編今年的最后一更了。
該寫個什么好呢?絞盡腦汁。
原來想繼續(xù)更新個電影。可惜不是業(yè)內(nèi)人士,熱門試映的賀歲檔輪不上我來看??床坷系馁R歲檔又感覺了然無味。那么就安利本書,新年假期里,走親訪友之余,如果能靜下心來看本書,也是種樂事。
.過年看本怎樣的書好呢?大部頭小說,太撩人,太傷神。不適合隨時要起身迎客的大節(jié)假日。
一直想著要PO上文的一本書,沈從文先生的《花花朵朵 壇壇罐罐》,可是反復(fù)翻來,對一般人來說,應(yīng)該是著實無趣。我也是因為是從文先生的迷妹,才買了這本書,至今沒完整看完過。書本精致,對文物上面的考究更為仔細。只是屬于收藏愛好的門外漢,無從下眼,只能扔在一邊。
突然就想到了《湘行散記》,沒有比這樣的散文書信形式更適合過年過節(jié)時候閱讀了。
美美的小文,可時而拿上,可時而放下,應(yīng)對自如。章節(jié)上并無環(huán)環(huán)相扣,行文中卻讓人回味無窮。
而且從文先生的文章,總透著蠻性的暖意,莽莽撞撞的親切。
《湘行散記》是先生當年新婚不久,回故鄉(xiāng)鳳凰探望母親路途中給新妻寫的書信集。
他在船艙里給他心愛的三三寫道:“我離開北平時還計劃每天用半個日子寫信,用半個日子寫文章,誰知到了這小船上卻只想為你寫信,別的事全不能做”。
沈從文和張兆和,實在也可以寫篇“八卦”小文。
民國時代的那些可愛的文人的愛情婚戀史,都可以拿來考究。
有趣,且也不俗,因為他們的情書,小字,都透著浪漫和情懷。
因為喜歡從文先生,多年前去過鳳凰。那會尚存淳樸民風,世俗旅游之氣未染。
沱江喘喘,嚴山危立。吊腳樓垂江臨山而座,船歌裊裊。再配上《湘行散記》的文字,落在湘西的世俗景象,和先生的眼見里。感覺住多久,都不會厭倦。行文自此,甚至又起了春節(jié)一游的心念。
假期里面,既不出行,散文一讀,已行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