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人體50個常用穴位

人體50個常用穴位

2010-04-14 14:25閱讀:215
經(jīng)穴是十二經(jīng)脈和任脈、督脈上的穴位總稱,又稱十四經(jīng)穴或十四經(jīng)腧穴,在腧穴學(xué)中是主體,多指經(jīng)絡(luò)氣血輸注于體表十四經(jīng)脈循行線上的針灸、按摩刺激點。十四經(jīng)穴的數(shù)目是單穴52個,雙穴309個,共361個,另外還有48個經(jīng)外穴。
  全身每個經(jīng)穴都具有三個方面的主治功能,即局部治療功能,鄰近治療功能,遠(yuǎn)端和全身治療功能。
  十四經(jīng)穴中有一些常用的保健穴位,它們不僅具有醫(yī)療作用,還具備保健作用。例如,合谷除可以治療頭痛、手腕腫痛、全身發(fā)熱外,還可以疏筋活血;百會可治頭痛、頭暈,還可以增快血液循環(huán),促進(jìn)新瞅謝,防止頭發(fā)脫落等。
1.中府
  位置:位于前胸外上方,平第一肋間隙,距胸正中線6寸。
  作用:咳嗽氣喘,胸中煩悶,肩背痛,腹脹嘔逆?!?br>2.尺澤
  位置:位于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cè)凹陷處。
  作用:咽喉腫痛,胸部脹滿,肘臂攣痛。
3.手三里
  位置:位于前臂背面橈側(cè),曲池下2寸。
  作用:手臂麻疼,屈伸不利,腹脹。
4.迎香
  位置:位于鼻翼外緣中點旁0.5寸,鼻扈書中。
  作用:鼻塞,鼻炎,口眼歪斜。
5.下關(guān)
  位置:在面部耳前方,顴弓下緣與下頜切跡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開口即閉。
  作用:口噤齒痛,耳聾,牙關(guān)開合不利。
6.頭維
  位置:在頭側(cè)部,額角發(fā)際上O.5寸。
  作用:頭痛目眩,眼痛,視物不清。
7.髀關(guān)
  位置:在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cè)端連線上,平臀橫紋。
  作用:腰痛膝冷,腹痛。
8.足三里
  位置:在小腿外側(cè),距脛骨前緣一橫指,犢鼻穴下3寸。
  作用:腹脹嘔吐,胃痛,消化不良。
9.三陰交 
  位置:在內(nèi)踝窩點上3寸?!?br>  作用:脾胃虛弱,消化不良,月經(jīng)不調(diào),失眠,神經(jīng)性一手法:點、掐、揉、擦。
10.神門 
  位置:在尺側(cè)腕屈肌腱的橈側(cè)緣,腕掌橫紋尺側(cè)端。
  作用:心悸失眠,骨蒸盜汗。
11.睛明
  位置:目內(nèi)眥角
加載中...
內(nèi)容加載失敗,點擊此處重試
加載全文
稍上方凹陷處。
  作用:目赤腫痛,近視色盲。
12.攢竹
  位置:在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
  作用:目視不明,眼瞼瞞動。
13.大杼
  位置:在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作用:發(fā)燒咳嗽,背項強(qiáng)痛,頭痛鼻塞。
14.肺俞
  位置: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作用:咳嗽氣喘,胸滿,盜汗。
15.心俞
  位置:在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作用:心悸健忘,驚悸心煩,心痛。
16.督俞
  位置:在背部第六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作用:腹?jié)M脹痛,腸鳴逆氣。
17.膈俞
  位置: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作用:胃脘脹痛,呃逆嘔吐。
18.肝俞
  位置:在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作用:脅痛滿悶,目疾,唾血疼痛,多夢失眠。
19.膽俞
  位置:在背部第十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作用:口苦,飲食不下,咽痛咽干。
20.脾俞
  位置: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21.腎俞
  位置: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作用:月經(jīng)不調(diào),腰膝冷痛,咳喘氣少,耳鳴目花。
22.承扶
  位置:在大腿后面臀下橫紋的中線。
  作用:腰、股、臀、骶部疼痛,大便難。
23.殷門
  位置:在大腿后面承扶與委中連線上,承扶下6寸。
  作用:腰脊強(qiáng)痛,大腿疼痛。
24.委中
  位置:在月國橫紋中點。
  作用:中風(fēng)昏迷,胭筋攣急,下肢痿痹。
25.秩邊
  位置:在臀部第四骶椎棘突下旁開3寸。
  作用:大小便不利,腰骶痛。
26.承山
  位置:在小腿后面正中。
  作用:便秘,腰背疼痛,疝氣,痔疾。
27.昆侖 
  位置:在足部外踝的后方。
  作用:腳跟痛,腰痛。
28.涌泉
  位置:在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
  作用:頭暈眼花,咽喉痛,轉(zhuǎn)筋,足心熱。
29.四滿
  位置:臍下2寸,腹中線旁開約0.5寸。
  作用:月經(jīng)不調(diào),陽痿,腰脊痛。
30.大陵
  位置:在腕掌橫紋的中點處。
  作用:腕關(guān)節(jié)疼痛,胃痛。
31.勞宮
  位置:在第2、3掌骨之間偏于第三掌骨,掌心橫紋中。
  作用:中風(fēng)昏迷,口臭,心痛。
32.外關(guān)
  位置:尺骨與橈骨之間,腕背橫紋上2寸。
  作用:五官疾病,手臂屈伸不利,手顫。
33.顱息
  位置:沿耳輪連線上、中l(wèi)/3的交點。
  作用:頭痛耳疾。
34.風(fēng)池
  位置:在枕骨之下,斜方肌上端與胸鎖乳突肌之間凹陷中。
  作用:頭痛眩暈,頸項強(qiáng)痛,感冒中風(fēng)。
35.肩井
  位置;在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
  作用:肩背疼痛,手臂不舉,諸虛百損。
36.環(huán)跳 
  位置:側(cè)臥屈股,股骨大轉(zhuǎn)子高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內(nèi)2/3交點處。
  作用:腰腿疼痛,癱瘓,半身不遂,閃腰。
37.長強(qiáng)
  位置:在尾骨端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
  作用:便秘,腰背疼痛,便血,癲狂。
38.腰俞
  位置:在骶部后正中線上,骶管裂孔處。
  作用:下肢痿痹,月經(jīng)不調(diào),腹瀉。
39.命門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凹陷中。
  作用:腰痛虛損,五勞七傷,頭暈耳鳴。
40.大椎
  位置:在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
  作用:肩背疼痛,角弓反張,嘔吐,中暑。
41.百會
  位置:在前發(fā)際正中直上5寸,兩耳尖連線與頭正中線交點處。
  作用:頭痛,眩暈,健忘,耳鳴鼻塞。
42.中極
  位置:在臍下4寸,腹正中線上。
  作用:月經(jīng)不調(diào),陽痿早泄,水腫。
43.關(guān)元
  位置:在臍中下3寸。
  作用:虛勞冷憊,少腹疼痛,消渴,陽痿。
44.氣海
  位置:在臍中下1.5寸。
  作用:繞臍腹痛,水谷不化,大便不通。
45.神闕
  位置:在臍中央。
  作用:中風(fēng)虛脫,四肢厥冷,小便不禁。
46.華蓋
  位置:在胸部前正中線上,平第一肋間隙。
  作用:咳嗽氣喘,胸脅痛,咽腫。
47.天突
  位置:在胸骨上窩中央。
  作用:咳嗽哮喘,梅核氣,咽喉腫痛。
48.印堂
  位置:在兩眉頭連線之中點。
  作用:頭暈頭痛,三叉神經(jīng)痛。
49.魚腰  
  位置:眉毛中點直對瞳孔處。
  作用:目赤腫痛,眼瞼下垂,口眼蝸斜。
50.太陽
  位置:在顳部,盾褥與目外眥之中點,外開1寸凹陷處。
  作用:偏頭痛,目赤,牙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常見50個穴位的作用
神道穴的位置和作用
教你找到肝俞穴位置 按摩功效很豐富
胰島穴[胰島穴]
老中醫(yī)透露,這20種常見穴位,能夠強(qiáng)身健體,沒事多按按,建議收藏轉(zhuǎn)發(fā)!1. 大椎穴——強(qiáng)身健體——益...
女人要常揉這5大穴位,不僅卵巢保養(yǎng)得好,還讓你“面如桃花”!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