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簡稱“皖”,省會合肥,位于中國大陸東部,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安慶府”與“徽州府”之首字。作為中國的歷史文化大省,安徽省不僅擁有徽商、徽文化等特色的歷史文化,還擁有三座全國知名的山岳,分別是黃山、天柱山、九華山。其中,就黃山和九華山來說,分別位于黃山市和池州市。同時,按照2015年的數(shù)據(jù),黃山市人口137.4萬人,池州市人口143.6萬人,也即是安徽省人口最少的兩座地級市。
一
一方面,就黃山市來說,黃山古稱徽州,既是徽商故里,又是徽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新安畫派、新安醫(yī)學、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派盆景等影響深遠,徽劇是京劇的前身,徽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黃山市文明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多年前。從歙縣、祁門等地出土的文物表明,今黃山市一帶早在舊石器時期就已有先民生活。公元1121年,宋朝改歙州為徽州,轄歙、休寧、黟、績溪、婺源、祁門縣,州治歙縣。
二
1987年廢除徽州建制,以境內(nèi)山岳“黃山”之名設(shè)立地級市。黃山市總面積9807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末,下轄3個市轄區(qū)、4個縣,常住總?cè)丝?37.37萬人。其中,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nèi),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并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明朝時期,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登臨黃山時贊嘆:“薄海內(nèi)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被后人引申為“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三
另一方面,就池州市來說,別名秋浦,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與安慶市隔江相望,南接黃山市,西南與江西省九江市為鄰,東和東北分別與蕪湖市、銅陵市、宣城市接壤。池州素有“千載詩人地”之譽,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公元621年,唐朝開始置池州,州治石城。唐元和年間(806—820),改池州為池陽郡。清朝時期,池州地區(qū)先是屬于江南省,后來江南省分為江蘇省和安徽省,池州地區(qū)屬于安徽省。2000年6月撤地建市,池州市下轄貴池區(qū)、東至縣、青陽縣、石臺縣等。
四
最后,九華山,古稱陵陽山、九子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nèi),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唐朝時期,詩仙李白三上九華、五游秋浦,留下《秋浦歌》等眾多詩篇,并且,對于九華山這一名稱的來源,傳說就是因為李白《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詩:“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倍麨椤熬湃A山”。此外,唐朝任池州刺史期間,他的《郡樓望九華》,將九華山的秀麗風光與李白詩句的清新風格融為一體。
文/情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