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實的桑拿天還在繼續(xù)
跟著花寶看看未來7天的天氣
what?!
最高溫度達36℃!
熱+悶+黏
寶爸寶媽最近有沒有發(fā)現(xiàn),
自己的工作提不起勁,
孩子也特別容易犯困?
花寶小知識
原來現(xiàn)在正值農(nóng)歷五月間,五月稱“皋月”,皋就是濕氣。此時,濕熱之氣越來越重,人容易困倦、懶散,路都懶得走。
大人小孩都直呼難受 怎么破?
最好的解決方式,
當然是煲消暑靚湯喝啦!
今天,花寶整理了幾款湯譜,分別來自佛山中醫(yī)院皮膚科主任中醫(yī)師羅文峰和已故廣東省中醫(yī)院資深藥師佘志強之書,希望能幫孩子和爸媽們防暑祛濕。
節(jié)瓜鯽魚湯
★ 功效 ★
健脾胃,祛暑濕
★ 材料 ★
節(jié)瓜500克
鯽魚1條
姜3片
★ 做法 ★
①節(jié)瓜去皮,切塊;
②鯽魚宰殺去鱗去腮去內(nèi)臟洗凈,慢火煎至兩面金黃;
③往魚中加水1250毫升,放入姜和節(jié)瓜滾熟,加油、鹽后即可飲用。
鯽魚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節(jié)瓜可開胃消食,健胃生津。夏季天氣炎熱,易耗氣傷津,食用健脾胃、祛暑濕、利濕濁的節(jié)瓜鯽魚湯正其時。
鮮土茯苓炒扁豆煲豬扇骨
★ 功效 ★
土茯苓如《本草綱目》謂之能“健脾胃、強筋骨、去風濕、利關節(jié)、止泄瀉”。
新鮮土茯苓入湯其味道更佳。扁豆本已健脾祛濕,經(jīng)加工炒制后更加強其健脾作用;太子參性平,能益氣健脾、生津潤肺;而豬扇骨則不油不膩。合而為湯,能祛濕困、利筋骨、健脾益胃。
★ 材料 ★
鮮土茯苓400克(菜市場有售)
太子參15克(中藥店有售)
炒扁豆25克
豬扇骨500克
生姜3片
★ 做法 ★
① 鮮土茯苓洗凈,切片;炒扁豆、太子參洗凈;豬扇骨洗凈,敲裂;
② 材料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番薯葉咸蛋湯
★ 功效 ★
清熱降火,潤腸通便。番薯葉有益氣補血之功,其粗纖維又可通便。咸鴨蛋清肺熱,降陰火。兩者配合適合夏天清熱降火,潤腸通便。
★ 材料 ★
番薯葉400克
生咸鴨蛋2個
生姜3片
★ 做法 ★
① 番薯葉洗凈摘好,將咸鴨蛋的蛋黃和蛋清拌勻。
② 加水1250毫升,大火煮沸后放入番薯葉和姜,再加入咸鴨蛋煮熟,加油加鹽后即可飲用。
赤小豆蝎子昆布燉豬瘦肉
★ 功效 ★
赤小豆和綿茵陳、木棉花、薏仁等都是此時南方常用于煲湯的祛濕藥食兼之物,赤小豆性平味甘、酸,為利水滲濕類中藥,能利水消腫,解毒排腫。
因而此湯祛濕熱、清濕濁、健脾胃,且男女老少皆宜。
★ 材料 ★
赤小豆50克
生蝎子30克
豬瘦肉400克
昆布30克
生姜3片
★ 做法 ★
① 生蝎子用開水燙后,洗凈;赤小豆、昆布稍浸泡;豬瘦肉切塊
② 一起與生姜下燉盅,加蓋隔水燉約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為3~4人用。
生地冬瓜煲排骨
★ 材料 ★
生地二兩
冬瓜二斤
排骨一斤二兩
生姜三片
蜜棗三個
★ 做法 ★
① 排骨切塊后飛水;冬瓜洗凈,切大塊(帶皮);將全部材料放進沙煲內(nèi),武火煮沸轉文火2-3小時。
② 食時放鹽,喝湯。冬瓜,排骨(湯渣)起碟,用醬油點著吃。
海帶紫菜瓜片湯
★ 功效 ★
此湯清熱解暑,味甘生津,解暑除煩,在夏日服食尤為適宜。
★ 材料 ★
冬瓜200g
海帶50g
紫菜10g
胡椒粉1g
橄欖油、鹽、蝦皮適量
★ 做法 ★
① 海帶絲和冬瓜片翻炒片刻關火;
② 把炒過的食材倒入湯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加入適量的蝦皮;
③ 煮開后加入紫菜,最后加入鹽調味。
苦瓜明目湯
★ 功效 ★
這道湯材料簡單,但能清熱解暑、明目祛毒,適用于緩解暑熱煩渴、暑癤、熱痱過多。而且天氣炎熱吃點苦的東西可以消暑。
★ 材料 ★
鮮苦瓜250g
瘦豬肉250g
★ 做法 ★
① 苦瓜去瓤切塊,瘦豬肉切成薄片;
② 將苦瓜和豬肉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煮開,加適量鹽調味,即可食用。
花寶整理的煲湯食譜就在這
一周七天不重樣
食材簡單,做法方便
最重要是對孩子身體好
防暑、清熱、祛濕
所以,寶爸寶媽們
趕緊給孩子來一煲
皮劃艇、游艇、摩托艇全體驗
越野車+彩虹滑梯挑戰(zhàn)勇氣
還有豐富食材的野炊美味
本周六 限時限量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