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第一:膽道疾病
第二:暴飲暴食、飲酒
二、機制:胰腺先分泌胰蛋白酶原→到達腸道遇到腸激活酶→變成胰蛋白酶參與消化
病理改變:產(chǎn)生了胰腺自身消化
①脂肪酶:讓胰腺脂肪壞死
②激肽酶:讓胰腺內(nèi)血管擴張休克
③磷脂酶A:讓胰腺溶血壞死
④彈力蛋白酶:讓胰腺出血栓塞
(記憶:脂肪對脂肪,休克太擴張,溶血死磷磷,出血彈力栓)
三、誘發(fā)
①高血脂、高血鈣
②糖皮質激素
四、臨床表現(xiàn)
1.左上腹痛或中上腹疼痛,向腰背部放射
2.嘔吐后腹痛不減輕(減輕:腸梗阻、幽門梗阻)
3.彎腰前屈位腹痛可減輕(加重:胃食管反流)
4.兩側腰部(助腹部)青紫:Gery-Turner征
5.臍周皮膚青紫:Cullen征
五、并發(fā)癥
1.如果胰腺炎后有發(fā)熱、腹部有腫塊→胰腺囊腫(2-3周)
2.胰腺炎后或外傷損傷中腹部不發(fā)熱、出現(xiàn)腹部腫塊→胰腺假性囊腫(3-4周)
六、實驗室檢查
1.首選:血清淀粉酶(正常40~180蘇氏單位,8~64溫氏單位)
2-12h開始出現(xiàn),24h高峰,48h下降,持續(xù)3-5天
2.血清脂肪酶:出現(xiàn)時間1~3天,持續(xù)7~10天(一般3天后,查脂肪酶)
3.確診:增強CT或CT
影像學檢查:首選CT,次選B超
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檢查:CT
4.預后指標:
最有意義:血鈣降低<1.75,血糖升高,提示預后不良(診斷胰腺炎出血壞死型最特異)
血清淀粉酶高低與病情輕重不成正比
5.X線:膈下無游離氣體
七、治療
1.首選治療:禁食、胃腸減壓
2.抑制胰液分泌:生長抑素或奧曲肽
3.鎮(zhèn)痛治療:只能用哌替啶,不能用嗎啡(可致oddi括約肌痙攣)
4.對于胰腺引起的感染:首選→喹諾酮類(**沙星)
5.如果內(nèi)科治療無效或病情惡化,必須手術,原則:清除胰腺壞死組織并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