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禪師見一蝎子掉到水里,決心救它。誰知一碰,蝎子蟄了他手指。禪師無懼,再次出手,豈知又被蝎子狠狠蟄了一次。
旁有一人說:它老蜇人,何必救它?
禪師答: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善是我的天性,我豈能因為它的天性,而放棄了我的天性。
啟示
寧可飽嘗痛苦,也不愿隨波逐流,改變自己內(nèi)心的善良。禪師的大慈悲。
02
農(nóng)夫種田
有人問農(nóng)夫:“種了麥子了嗎,”農(nóng)夫:“沒,我擔心天不下雨,”
那人又問:“那你種棉花沒,”農(nóng)夫:“沒,我擔心蟲子吃了棉花,”
那人再問:“那你種了什么?”農(nóng)夫:“什么也沒種,我要確保安全?!?/span>
啟示
顧慮太多,思慮太多,就會導致束手束腳,一事無成。
03
三人外出
三人出門,一帶傘,一帶拐杖,一空手?;貋頃r,拿傘的濕透了,拿拐杖的跌傷了,第三個好好的。
原來,雨來時有傘的大膽地走,卻被淋濕了;走泥路時,拄拐杖的莽撞地走,時常跌倒;什么都沒有的,大雨來時躲著走,路不好時小心走,反倒無事。
啟示
莊子說“善騎者墜于馬、善水者溺于水、善飲者醉于酒,善戰(zhàn)者歿于殺”。有時候,越擅長的地方反而越掉以輕心,越容易出事。
04
公孫儀拒收甲魚
公孫儀是戰(zhàn)國時的丞相,他特別喜歡吃甲魚,但送上門的魚都被公孫儀回絕了。
朋友問:'你素來喜吃甲魚,為何別人好心送來,你卻不收呢?'
公孫儀說:'正因為我喜歡吃甲魚,所以才不能收。幾條甲魚固然微不足道,但可能落個受賄的壞名聲,丞相的官位也會丟掉?,F(xiàn)在我不收別人的魚,倒還可以安穩(wěn)地做丞相,多吃幾年我愛吃的甲魚。
啟示
一時貪念,葬送一生。立得正,行得穩(wěn),然后才能有更多機會享受美食。
05
曼德拉和囚犯
世界上最偉大的領(lǐng)袖之一、南非前總統(tǒng)曼德拉曾被關(guān)在監(jiān)獄27年。他就任總統(tǒng)時,邀請了三名曾虐待過他的看守到場。當曼德拉起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時,在場所有人乃至整個世界都震驚了。
他說:當我走出囚室,邁過通往自由的監(jiān)獄大門時,我已經(jīng)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獄中。
啟示
世間輪回,公道自有論斷。原諒別人,更多的時候是釋放自己心靈上的怨氣和痛苦的回憶。放下過往,也就是放過自己。
06
一杯水與一湖水
道長有一個愛抱怨的弟子。一天,道長將一把鹽放入一杯水中讓弟子喝。
弟子說:咸得發(fā)苦。
道長又把更多的鹽撒進湖里,讓弟子再嘗湖水。
弟子喝后說:純凈甜美。
道長說:生命中的痛苦是鹽,它的咸淡取決于盛它的容器。
啟示
老是抱怨世界的人啊,先想想,世界那么大,你的心胸能打開多少?多點大局觀、多點氣度、多點胸懷,很多事就沒那么重要了。
07
米還是米
一青年向道士求教:“師傅,有人說我是天才,也有人罵我是笨蛋,依你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道士反問,青年一臉茫然。
“譬如一斤米,在餅家眼里是燒餅,在酒商眼中是酒,在乞丐那里,就是救命的一頓飯。但米還是那米。
青年豁然開朗。
啟示
你看待自己的方式,決定了自己的價值。
08
金子好還是爛泥好
高僧問:你覺得是一粒金子好,還是一堆爛泥好呢?
求道者答,當然是金子啊!
高僧笑曰,假如你是一顆種子呢?
啟示
這個世界上并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