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那么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想要變得優(yōu)秀,向優(yōu)秀的人的學習是一個很好的思路,那么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應該怎樣向優(yōu)秀的人學習呢?
1.什么是普通人?
首先,為什么是普通人?因為我們包括我在內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學習優(yōu)秀的人從而努力讓自己變成優(yōu)秀的人,與本來就是精英階層的人向優(yōu)秀的人學習的思路與路徑是完全不同的。
因為我說的普通人有兩個特征。
第一,必須有持續(xù)的現(xiàn)金流流入,這個現(xiàn)金流至少要能覆蓋你的每日支出。也就是說你不是富二代,必須靠自己掙錢養(yǎng)活自己。
第二,智力平平,絕對不是天才。
如果你符合以上兩個特征,也跟我一樣是個普通人,那么這里說的這些觀點就可能適用于你,如果你本來就家底豐厚,沒有什么后顧之憂,不需要擔心自己的經濟來源,從出生那一刻起就可以完全只追逐自己的愛好和夢想,又或者你本身智力超群,學習掌握什么知識、技能超快,那就可以完全是另一套思維。
2.普通人應該向哪些優(yōu)秀的人學習?
解決了為什么要討論普通人之后,我們可以基于普通人的視角來討論怎樣向優(yōu)秀的人學習,首先,我們需要搞清楚我們應該向哪些優(yōu)秀的的人學習?
為此,我們要先搞清楚你向優(yōu)秀的人學習的目的是什么?梳理目的的同時也是我們梳理的自己真正的價值觀,也就是什么東西對自己來說最重要。
梳理目的時候你千萬不能騙你自己,當然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目的,但是作為一個普通人,我想有一點可能是共通的,那就是你必須有穩(wěn)定和較為充足的收入來源,然后我們才能談我們要向優(yōu)秀的人學習其他的東西,比如怎么變得更有智慧、怎么變得更有閑暇時間、怎么在某些領域變得優(yōu)秀等等。
當然,如果你的目的就是要做自己的喜歡的事而不太在在乎物質上的回報,那如果你真是這么想的當然也沒問題,但是總之你不要騙自己,明明其實你需要物質基礎來支撐你的夢想,你卻不去解決這個大難題而去奢談追求理想。
當然,也不能否認就是如果你成為了你追求的理想的領域里的專家后,你可以依靠的你的這個專業(yè)過得很好,但是作為一個普通你可能需要做好準確應對三種結果:
一是最終你成為了理想領域的專家,也靠這個生活得很好;
二是你雖然熱愛你追求的理想,但是最終你并沒有在這個領域取得多么好的成績;
三是還沒等你成為你理想的領域的優(yōu)秀者,你就撐不下去了,最終不得不放棄。
這后兩種情況發(fā)生概率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如果你沒有較好的物質基礎來支持你的理想時,更有可能發(fā)生的是后兩種情況。
因此,基于普通人需要物質基礎來支撐我們的理想這一點,我們就應該向最終能夠依靠我們能夠得著的方式最終實現(xiàn)了這一目標的優(yōu)秀的人學習,我發(fā)現(xiàn)有兩類人群值得我們普通人去學習:
第一類,投資大師和商業(yè)大師。投資大師們的投資思想和方法同樣也適合普通人投資,而真正高水平的商業(yè)大師可以告訴普通人怎樣從低成本或者甚至沒有成本而獲得商業(yè)上的成功。
千萬不要認為那些投資大師和商業(yè)大師離我們很遙遠,當你接觸的投資大師和商業(yè)大師越多,你越會發(fā)現(xiàn)真正的投資大師絕不是那種財大氣粗一擲千金的,并且他們也絕不是只強調為了工作要放棄家庭和自己的愛好,相反他們的思想中充滿著生活的智慧,他們在投資、商業(yè)和生活中的很多智慧完全是可以適用于普通人的,并且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的這些思想經過長時間實踐和歷史的檢驗。
第二類,起點條件不好,白手起家的商業(yè)成功者。建議不要只關注那些物質條件好、家庭條件起點高并最終成為社會精英,因為你會發(fā)現(xiàn)沒有那些起始條件,普通人很難學。相反,起點條件不好,白手起家的人的成功經驗對于我們更有啟示意義。他們的成功經驗也可以幫助我們在不太理想的條件下,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當然我在這里說的商業(yè)成功,不是指靠違法亂紀,或者單純靠運氣取得的成功。
為什么主要應該向這兩類人群學習,而不去學其他人,這個問題可能可以在本文第3部分的討論中找到答案,也就是說這兩類人具備一些可以讓我們普通人學習并取得同樣的成功的要素,而在其他人群中我們很難找到這些要素。
3.普通人應該向優(yōu)秀的人學什么?
這個問題很大,可能也涉及到方方面面,在這里我重點討論幾個就我個人目前認知中認為最重要的幾個方面。
第一,獨立思考并得出令自己信服的答案的能力。
你可能經常會發(fā)現(xiàn)那些投資大師、商業(yè)大師他們的一些觀點的思辨性非常強,常常會突破一些大眾認知的觀點,得出讓人嘆服的觀點,并且這些觀點往往后來會被證明是對的。
那么,他們的所謂思辨力強是什么意思呢?所謂思辨力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他們會獨立思考。
所謂獨立思考就是你要敢去質疑一切,包括一些權威的思想和結論,你會發(fā)現(xiàn)前面提到的兩類人他們這所以取得成功往往是通過質疑從而得出了更接近事實真像的結論,并且他們自己更認可這些結論,并用這些結論來指導他們自己的行動,進而證實了他們得出的這些結論的可靠性。
如何進行獨立思考,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進行批判性思考。當然所謂批判性思維只是一種思維的工具,當投資大師、商業(yè)大師、商業(yè)成功者們進行思考時,他們可能不見得會明確地說自己在進行批判性思考,但是他們實際都在使用批判性思維的方法。
批判性思考的過程我認為最核心的就是提取某個問題的結論,形成一個用清晰陳述句表達出來的觀點,然后對這個觀點進行證偽、證實或者糾偏的過程。
當然要發(fā)現(xiàn)這個結論有問題需要基于個人的經驗和當下的認知,尤其是很多結論往往咋一看很有道理,只有你的經驗和認知發(fā)現(xiàn)這個結論有問題時才會觸發(fā)你的思考,然后你可以用批判性思考的過程來對這個結論進行認真辨析和論證,直到做出你自己信服的結論。不過不要害怕自己沒辦法產生疑問,如果你經常有意識去主動做這樣的思考,你會發(fā)現(xiàn)對結論產生疑問的能力也是可以不斷增強的。
比如,霍華德·馬克思在《投資中最重要的事》一書中提到過這樣一個觀點:
“我們的(投資)目標不是找到好資產,而是找到好買賣?!保?/span>Our goal isn't to find good assets, but good buys.),也就是說“好資產不等于好投資”,這個是觀點是針對很多人,尤其是投資經驗不足的人會有一個觀點:“好資產等于好投資”,于是認為我只要買了一堆好資產就能高枕無憂了,結果卻把自己置于了危險的境地。
霍華德·馬克思得出“好資產不等于好投資”的結論就是基于他豐富的投資實踐得出的,他在書中還進一步論證,因為大家都認為的好資產其實往往已經有很大的泡沫,而泡沫逐步大到不理智的極端情況下就會破掉,這樣的案例在歷史上并不少見。
基于此,霍華德·馬克思提出了他認為好的投資的一些標準,比如:
·鮮為人知且未被完全理解;
·表面上從根本上值得懷疑;
·有爭議、不體面或可怕;
·被認為不適合作為“受人尊敬的”投資組合;
·不被欣賞、不受歡迎和不被愛;
·一直以來有較低回報的記錄;
·最近關于這個資產的主題是撤資,而不是增資。
看看以上霍華德·馬克思認為的好的投資的標準有多么反大眾認知就知道獨立思考有多重要了,如果大家不認可這些標準想想當年不為大眾所知的比特幣就好了。
當然我們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要進行那么復雜的批判性思考,而是要對一些重大的問題和決策進行批判性思考,而那些不重要的事情隨性就好。
第二,綜合思考而不是線性思考的能力。
這也就是眾多的投資大師、商業(yè)大師和商業(yè)成功者都強調要多元化學習,要有多元化思維,要綜合性的看待問題。我認為,這也是那些讀死書、書呆子與會讀書、會學習的人的重要區(qū)別,讀死書、書呆子往往是發(fā)現(xiàn)與自己專業(yè)無關就避而不談,有意無意回避,不愿意去嘗試學習其他領域的知識,從而更好地解釋出現(xiàn)問題,而總是停留在自己狹隘的認知范圍內。
其實現(xiàn)實世界上的大部分問題都是綜合性問題,并不是說某個問題天然就和某個領域相關,而與其他領域不相關,人們對知識領域的學科劃分是近代科學技術發(fā)展起來后專業(yè)分工出現(xiàn)后人為做出的劃分,如果你只堅持用一個專業(yè)領域來看待問題就會成為查理·芒格說的“手里拿著錘子看什么都是釘子”的那樣的人。
查理·芒格在《窮查理寶典》一書中就強調要多元化思考和學習,比如他在書就狠狠地批駁了學院派中心理學教學的無用,他運用他對心理學的學習形成了自己的“人類誤判心理學”,提出了25個人類認知偏誤,直到現(xiàn)在還是人們進行包括投資在內的批判性思考的重要依據(jù)。從他以后,基于心理學的行為金融學、行為經濟學成為金融學和經濟學領域的重要研究領域。
查理·芒格的“人類誤判心理學”可以說是綜合性思考、多元化學習的典范。
第三,學會正確地偷懶,做到思考密度高,而不是行動密度高。
不要被忙碌填補了你思考的所有時間和空間,相反你應該盡可能縮短你做事所占的時間和空間,而要增加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努力做一個思考密度高的人。
學會偷懶,當然不是真的偷懶,而是把時間、精力用在思考上,從而做出對的判斷,繼而做出好的決策。
不要認為在當今世界上好的思路,好的決策已經很少了,如果你長期對社會大眾、社會主流思潮進行認真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大眾或者說主流的思考依然存在大量偏差,甚至錯誤,也存在大量不被大眾注意到的盲點。
同時,在強調個性的當今世界里,大眾的需求也是千差萬別的,你總能找到你應該做而別人沒有想到,或者別人并不想做而你愿意做的事,當然最好同時是別人做不到或者很難做到的事,這樣你就是自己的護城河。
當然要找出這些你應該做的事,就需要你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學習,并且通過學習形成你的獨特洞見和優(yōu)勢。
觀察這些投資大師、商業(yè)大師和商業(yè)成功者,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中大都有這樣一個特點,他們并不急于去做一件事,而是在做一件事之前會做細致和周密的調查和研究,但是一旦他們得出我在第一條中提到的令自己信服的答案之后,他們就是果斷出手,往往能夠一擊命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比如,巴菲特最近出手日本五大商社,就是基于巴菲特多年來對日本市場的調查研究,當他發(fā)現(xiàn)日本市場處于歷史低位同時看到日本未來的發(fā)展機遇時果斷出手,他出手后,日本股指出現(xiàn)了連續(xù)大漲,已經到33年來的最高位。
從這一案例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巴菲特對日本的投資也非常符合前文提到的霍華德·馬克思在《投資中最重要的事》一書中說的好的投資的一系列標準,可見這些投資大師們在認知上具有多么強的一致生。
當然不可以否認他們也會失敗,而且失敗的次數(shù)也不少,但是他們成功的概念更高,成功的回報更大,并且努力將失敗的概率和損失控制在可控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