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自駕青藏線進藏有多困難?有興趣的就跟我走一趟逶迤的青藏線吧

2017年8-9月份完成了自駕西藏環(huán)游,青進川出。從青藏線進藏的那段經(jīng)歷特別難忘,我整理出來,放上很多原始照片,供旅游愛好者參考。

在漢語中,逶迤一詞,常用來形 容 道 路 、山 脈 、 河 流 等 彎 彎 曲 曲 延 續(xù) 不 絕 的 樣 子 。

毛澤東 的《長征》詩詞,也有這樣的詩句:“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這是我小學生時期就能背誦的句子。

這里,我用“逶迤青藏線”這個句子,除了形容青藏線道路曲折、延續(xù)不絕之外,另一層意思就是想表達其險。

既想探秘藏地,必經(jīng)其險,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上一節(jié)的《西行漫記》中講到,我們駕車一路西行,抵達青海格爾木,這是西藏的北大門。

西行進藏路線圖

天津至格爾木約2500公里;格爾木至拉薩約1200公里。

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出,一路西行的進藏路線,到了格爾木后,急速向南折返,逶迤而去。

如上節(jié)“西行漫記”中所描述的,到格爾木的西行之路可謂一路風光,一路景;或藍天白云、或烏云密布、毛毛雨、大雨交替相伴;黃土高坡、西北草原美不勝收。

至青海湖、茶卡鹽湖、可魯克湖,已將我們的旅游興致推到極致。


下一階段的進藏路線圖如下:

從格爾木至拉薩進藏路線圖

先看看這些地方的海拔高度:

格爾木海拔2780米;

昆侖山口海拔4767米;

沱沱河海拔4600米;

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是青藏路的最高點。

格爾木向南160公里,到達昆侖山口,海拔將急劇上升2000多米。現(xiàn)在看這個數(shù)字都覺得令人scared。

昆侖山口至沱沱河:約250公里;

沱沱河至唐古拉山口:約190公里;

所以,從格爾木到唐古拉山口,這是青藏分界線,約600公里;

跨過唐古拉山口后進入西藏,此時,最近的鎮(zhèn)子安多縣,約有90多公里;

安多縣海拔4700米。

因此,如果不在410公里處的沱沱河住下,下一個鎮(zhèn)子安多縣就要在300公里以外。

在近700公里的路上,遍布著戈壁灘、濕地、雪山,沒有人煙。

這一大片區(qū)域,人們?nèi)∶麨椋嚎煽晌骼铩?/p>

一天跑700公里路程算遠嗎?我們第一天不是輕松跑了近900公里嗎?

別忘了,這是在近5000米海拔的高原上。

對很多內(nèi)陸人來說,超過3000米海拔就開始有高原反應(yīng),超過4000米海拔大部分人開始眩暈和嘔吐;超過5000米海拔就幾乎到了生命禁區(qū)。

我的切身體會,青藏線的艱難就在這段700公里路程上,前不著村,后不著店,高原反應(yīng)、修路、氣候驟變等因素下,想一天征服這700公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對身體和意志的挑戰(zhàn),在前方靜靜的等待著我們。

我自認為是紀實類攝影者,從不對照片做任何處理,力圖反映實情實景。


入住格爾木

昨天,我們以無比高漲的情緒、怡然輕松的心情和對未來的美好展望,在格爾木住下。

大家研究決定:明天早5:30準時出發(fā)。

為什么那么早出發(fā)?現(xiàn)在來看,馬老師對那一天的困難情況有一定的預(yù)估。

青藏線誰也沒走過。

食宿狀況和路況(道路質(zhì)量、擁堵情況)怎樣?

下一站的目的地是哪里?

何時能到拉薩?

我猜想,團隊中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

通常的情況是,結(jié)伴出游,總有人為路線和行程操心,其他人根據(jù)程度不同,有比較用心的,也有稍微用點心的,還有基本不關(guān)心的。

人多勢眾,有這么多人就好,這是很多人的心理想法。

出發(fā)前,我已將途徑的城市和景點在地圖上做了標注,放到手機中,可通過公眾號隨時查閱,所以,我知道具體的方位和行程。

在這些問題上,還是馬老師最用心,他事先了解了很多信息,比如:距離格爾木最近的有人煙的地方是沱沱河,那里有一個兵站,但是,那里住宿情況很差,甚至沒有水,所以,基本不能在那里住宿。

但是,如果不住在那里,下一站在哪里?能否一天趕到?這些問題沒有答案,走著看吧。


高原征程

清晨5:30分,我們準時出發(fā)。

格爾木,這個西北高原小鎮(zhèn)依舊在睡夢中。街道上空無一人,昏暗的路燈,睜開惺忪的睡眼,好奇的斜睨著我們。

青海格爾木

大約走了5公里,經(jīng)過一座橋,橋下的流水濤聲澎湃,只聞其聲,不見其蹤。

很快離開了市區(qū)。

這時路燈沒有了,月光并不皎潔,車窗外一片漆黑,只能依靠車燈小心前行。

過了一會,似乎上了山路,左側(cè)好像一個巨大的黑影,那就是山體;右側(cè)一片漆黑。要更加小心翼翼地跟著前車,緊盯著前車的尾燈,同時盯住道路的中線,不敢有絲毫越位,因為,右側(cè)很可能就是懸崖。

前車在山路轉(zhuǎn)彎時,目標會突然失蹤,此時,必須打開遠光,看清方向和道路,同時盯住道路中線。

還有大貨車會車的情況,此時,你必須鳴笛提醒,謹防大貨車疲勞駕駛。

大約7:30分,經(jīng)過一個景點,是一個山洞,有泉水的叮咚響聲,大家停車下來看看,也放松一下。洞里很黑,只能聽見嘩嘩的水流聲,相機拍不出來。

休息片刻,繼續(xù)上路,天逐漸放亮。

青藏公路

跨過雪山

一道鐵路橋架在兩座大山之間,這就是青藏鐵路。

沿著青藏公路行進過程中,不斷與青藏鐵路相遇,還拍到了行進中的火車。

青藏鐵路橋

青藏鐵路上的火車

此時,青藏公路回歸到高原環(huán)境特有的地貌,無盡的戈壁灘和濕地在道路兩旁交相變換。遠處,毗連的雪山靜靜地矗立在天邊,那應(yīng)該就是昆侖山脈了。


穿越昆侖山口、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濕地

昆侖山路標

看到昆侖山路牌,心中一陣激動,大名鼎鼎的昆侖山,就在眼前了。

來到觀景臺,停車休息,這里僅有我們?nèi)_車,大家拿起相機下車觀景。

這里距離格爾木160公里,海拔4767米。海拔上升了2000多米!

昆侖山口觀景臺

到目前為止,雖然海拔很高,有一些高原反應(yīng),但是并不劇烈,天氣有點冷;大家互相提醒著放慢腳步,動作也要放慢。

離昆侖山口不遠的東西兩側(cè),是海拔6000多米的玉虛峰和玉仙峰,在觀景臺可以眺望,雪山亭亭玉立,終年銀裝素裹,云霧繚繞,形成聞名遐邇的昆侖六月雪奇觀。

這里,你可以放開歌喉歌唱,呼吸著清涼的空氣,極目遠眺;

四周一片寂靜,所能聽到的只有自己的呼吸聲。

你也可以靜靜地思考自己的前生和來世,沒有什么東西能在這里打擾你。

一瞬間,似乎世界就是你的。

遠眺雪山

世間一切艱難險阻,總有征服者。


可可西里無人區(qū)

過了昆侖山口,就是著名的可可西里無人區(qū),也是藏羚羊保護區(qū)。

可可西里藏羚羊保護區(qū)

到了可可西里,就不能不提藏羚羊;很多人是因為藏羚羊知道了可可西里。

藏羚羊因其外層皮毛下面的絨毛異常精細,是人發(fā)的五分之一,稱作沙圖什,可以用來織成華麗的披肩,在歐洲高價出售,因而慘遭偷獵者捕殺。

一條女式披肩需要大約300至400克生絨,這意味著要犧牲3只藏羚羊的生命;為此,保護者和盜獵者之間展開了殊死斗爭。

電視紀錄片《可可西里》中,有一個駭人聽聞鏡頭,我仍然記得。

寒夜里,盜獵者用汽車大燈照射著藏羚羊,藏羚羊驚恐的站著不動,盜獵者沖過去,用刀割開一個小口,直接將整張皮毛剝下來,藏羚羊僅剩通紅的肉體,仍然站立在草地上。

杰?!に髂线_杰(1954年-1994年),藏族人,曾擔任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縣委副書記,于1992年創(chuàng)立西部工委 ,開展可可西里地區(qū)藏羚羊保護工作。

1994年1月18日,40歲的索南達杰和4名隊員在可可西里抓獲了20名盜獵分子,繳獲了7輛汽車和1800多張藏羚羊皮,在押送歹徒行至太陽湖附近時,遭歹徒襲擊,與18名持槍偷獵者對峙,流盡了最后一滴血,被可可西里零下-40℃的風雪塑成一尊冰雕,成為人們心中保護藏羚羊的英雄。

這里有索南達杰的一座雕像和紀念碑。

我們記住他的名字吧。

索南達杰雕塑

索南達杰墓碑

與武裝偷獵者的斗爭,必須動真格,用重典!

在這里停留約1個小時后,繼續(xù)沿青藏公路南下,穿過可可西里。

傳說中的可可西里無人區(qū)是什么樣子呢?我來描述一下:

無邊無際的草原、戈壁灘、濕地。

看不到生命的跡象,只有這條狹窄的公路,小心翼翼的蜿蜒穿過,弱弱地昭示著人類活動的痕跡。

這條公路與可可西里的廣袤空間相比,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在可可西里,只有最優(yōu)秀的基因才能延續(xù),只有最頑強的生命才能生存;

人類還是離它遠一點吧。

我希望,無人區(qū)永遠是可可西里的別名。


高原反應(yīng)不期而至

通過昆侖山口后,青藏公路在高原上蜿蜒伸展,視野寬闊。

卡車數(shù)量多過轎車,青藏線就是西藏的供給保障線和生命線,一刻也不能停歇。

天氣變化很快,陰晴不定;時而雪花飄落,時而大雨如注,時而藍天白云綻放,幾乎能看到一年四季的變化。

有時,一團團的白云擁堵在道路上,幾乎觸手可及。

青藏線上空滾滾的白云

昆侖山口以南約100公里處,就是有名的五道梁,因附近有五道山梁而得名。

這里地高天寒、長冬無夏,以高寒缺氧、氣候惡劣多變著稱,海拔4665米。

由于這一帶土壤含汞量較高,植被較少,空氣中含氧量相對更低,一般高原反應(yīng)會在五道梁處非常顯現(xiàn),大部分人到了五道梁都會有高原反應(yīng)。

五道梁地段

通常認為五道梁是進青藏高原的門檻,是青藏線上最難的地段。

團員中高原反應(yīng)開始出現(xiàn),主要癥狀是頭暈、惡心、嘔吐感;我個人感覺眼睛發(fā)脹,咽喉痛。

雪上加霜的是,道路維修路段越來越多,道路坑洼不平,貨車、工程車、小車擁擠在一起,只能慢慢前行。

青藏線修路地段

青藏線是內(nèi)陸通往西藏的大動脈,一刻也不能停頓。

主路施工時,都是在道路旁邊開一條便道,這條便道因為沒有地基,很容易就被大車壓出坑來,還有積水,轎車根本無法通過。

就是高底盤的SUV車,通過稍大一點的坑洼,如果速度稍快,后座乘客幾乎被顛簸得騰空而起。

高反,加上顛簸和擁擠,不由得讓人心里發(fā)急,情緒煩躁起來。

逐漸劇烈的高反,伴著一路的顛簸,我們來到傳說中的沱沱河。

長江源頭沱沱河

此時是下午14:30分,歷時9個小時,行程410公里,這里海拔4600米。

駛過沱沱河大橋,看到前方路邊一座加油站,還有一排簡易房屋,停著很多大貨車,這里就是沱沱河唯一人群聚集的地方,看上去,感覺住宿條件確實不理想。

沱沱河加油站

我們停車休息。

按照馬老師的安排,我們不在這里住宿。

拖著愈加沉重的步伐,慢慢走到沱沱河邊,畢竟,這是長江的發(fā)源地,一定要看看。

沱沱河大橋

沱沱河是長江的源頭之一,這是小學地理課本就講過的。今天能來到這里,是很不容易的事。

河水是深黃的顏色,極像黃河水。

放眼望去,河道并不規(guī)整,河水恣意流淌在無邊的大地上,放蕩不羈,充滿野性。

在沱沱河大橋的橋頭側(cè)面,有一座轉(zhuǎn)紅色建筑,是長江源水生態(tài)保護站,可以免費參觀。

長江源生態(tài)保護站

長江綿延6300多公里,流經(jīng)11個省市的長江,總體看上去像是一條中國龍。

我們目前就在這里:

保護站有兩位年輕的志愿者。

如果時間充足,一定會與他們好好聊聊,但是此刻,氣力不支。

保護站兩位年輕的志愿者

保護站旁,還有一個長江1號郵局,如果手邊有個明信片就好了。

此時,已無意再去購買并投遞明信片了,這是個遺憾。

短暫休息后,沿著青藏公路,繼續(xù)向南行進。

我猜想,此時,馬老師心中最理想的下一個目標是當雄縣;距離此地還有420公里。

青藏線進藏路線圖

此刻,我們還在青海玉樹境內(nèi),進入西藏后,要跨過安多和那曲兩縣;我們能趕到那里嗎?

這時,隨著呆在高海拔地區(qū)時間的延長,高反作用下,旅行的新奇感正快速消褪,眩暈和惡心不斷襲來,身體也開始變得僵硬,動作愈加遲鈍。

大家的話越來越少,每個人都看著別人想著自己:唐古拉山口還沒過呢,我還能堅持多久?

此時,有人已開始服藥,也有人開始使用壓縮氧氣。

我作為司機更為艱難,心中不斷默念:堅持住,要注意安全,有一車人呢。

雖然我對進藏行程和地理位置非常了解,但此時,也不知道下一站究竟還能走多遠,我心里盼望著,趕快找個合適的地方住下來。

道路依舊望不到盡頭,破碎路段很多,雖然基本未出現(xiàn)停止不前的情況,但碎石路段,坑洼顛簸還是讓人煩躁不堪。

行進過程中,我做了一個觀察,在我們進藏方向上,被壓壞的路段大多在道路右側(cè),很多左側(cè)的坑洼也是因為右側(cè)破壞范圍擴大造成的。

我進一步觀察到,進藏的貨車都是滿載的,出藏的貨車大部分是空車。

超過90%的大貨車都是六軸重型車,道路基本上是被滿載的進藏貨車壓壞的。

這說明,青藏公路(109國道,京拉路)對于西藏的物資供應(yīng)是多么重要,它就是藏民日常生活補給的保障線和生命線。

進出藏的貨車日夜不停,這條路的負荷之重,你如何想象也不會過分。

誰也不要幻想著,等今年路修好了,我明年去就很輕松了。

青藏線、川藏線修路是常態(tài),這段路修好了,下段路還要修;修路任務(wù)永遠不會完結(jié)。

想到這些,作為司機,對修路的容忍度提升了。


入住唐古拉兵站

天色逐漸暗淡下來,下起小雨,高反、疲憊和焦灼感不斷襲來,車之間的距離逐漸拉大,每個人都處在高反的煎熬之中。

沒有盡頭的青藏公路

高反,就這樣悄無聲息地纏上每個人,讓你無法解脫。

在與高反的掙扎中,又行進了將近100公里。對講機中傳來1號車通知,前方有旅店可以休息。

這真是一個及時的好消息,人困馬乏,就要堅持不住了。

這是用簡易房改建的小餐館兼旅店,老板是四川人。

在這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路段上,這是唯一可食宿的地方。

此時,看看我們的團員們,有的坐在凳子上閉著眼睛喘著粗氣,有的趴在桌子上,頭枕雙臂,不理睬任何人;有的走路看出明顯的晃動,還有人不停地嘔吐。

高反襲擊了每一個人。

飯店老板說,這里的海拔是4800米!

我們決定就住在這里了,因為再也無力向前走了。

此時,是晚上6:30分,已經(jīng)開車13個小時,行程571公里!

在高反的持續(xù)攻擊下,我們已經(jīng)到達體力的極限。

海拔4800米處的簡易旅館

房間簡陋,旱廁,寒冷,熱水溫吞不開,無洗澡間,只能將就睡一晚。

我們是在什么地方?距離拉薩還有多遠?距離最近的村鎮(zhèn)安多、那曲、當雄還有多遠?

這些數(shù)據(jù)就在手機地圖上,此時,不愿意再花些許氣力去查看。

...

入夜,在這個地處海拔4800米高原,寒冷的簡易旅店中,吃不下飯,穿上羽絨服+沖鋒衣,服用兩片安定,和衣而臥。

這一夜,高反挑戰(zhàn)了所有人的極限。

有人需要吸氧,充氣枕頭已毫無用途,手持式壓縮氧氣壓力不足,此時,鋼瓶式壓縮氧氣派上用場。

簡易壓縮氧氣罐毫無用途

鋼瓶壓縮氧氣才給力

這是馬老師建議并準備的,我們帶了兩個鋼瓶入藏,關(guān)鍵時刻,顯出神威。

盡管困得睜不開眼,但是躺在床上輾轉(zhuǎn)反側(cè)睡不著,怎么呆著也不舒服。

窗外道路上,重型卡車喘著粗氣,吃力地向上爬,地面也在顫動。

眼睛脹痛的愈加厲害,使勁按揉太陽穴和眼眶也無濟于事;

恍惚間,好像又回到了車上。

無邊的戈壁、泥濘坑洼的道路、壯麗的昆侖雪山、死寂的可可西里、渾濁的沱沱河,盡在眼前浮現(xiàn)...

下意識里,突然蹦出一個閃念:我明天還能繼續(xù)向前走嗎?同車的人怎么辦?原路返回能行嗎?

睜開雙眼,我確認一下這不是幻覺,還沒到那么嚴重的程度,一定要扛過去。

翻過身,繼續(xù)挨過漫漫長夜。

...

凌晨,大部分團員都睡不著覺,在簡陋的過廳里訴說各自的體驗。

“我走路就好像是地震的感覺”

”我頭暈的厲害“

“我困得難受,但是一夜未合眼”

”我吃了兩次藥,也不管用“

“王大姐嘔吐不斷”

“我吸氧2個小時,感覺好一點”

“我在過廳的行軍床上躺了一會,感覺睡著了一小會”

'海拔太高了,呆時間長了,實在受不了“

...

不經(jīng)意間,在無可選擇的情況下,我們一行12人在海拔4800米的小客棧挨過了寒冷、難熬的一夜。

這是本次環(huán)游旅程中最困難的一夜!

這就是我前面所說的,從青海格爾木至西藏的安多,這700公里青藏線是自駕進藏最困難的一段路。

而如果從川藏線進藏,能獲得一定的高反免疫,再走青藏線就好多了。

馬老師最中意的住宿點是當雄,但是,格爾木至當雄有800多公里,無論如何,一天絕對趕不到。

這個經(jīng)歷將長期留存在我們的記憶中。

清晨,天開始放亮,無法入睡,走出門外,頓覺寒風料峭,不由得裹緊上衣。

放眼望去,四周一片霜色,路基上落著一層薄薄的雪粒;汽車風擋玻璃上,雨刷已被凍住,玻璃上冰凍形成的漂亮紋路,清晰可見。

這就是長冬無夏的青藏高原。


穿越唐古拉山口

用過早餐,大家打起精神,鼓起勇氣,繼續(xù)趕路。

剛走了50米遠,才看清客棧的隔壁就是唐古拉兵站。我們知道,距離唐古拉山口已經(jīng)不遠了。

唐古拉兵站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兵站

在西藏和四川,每一個鎮(zhèn)子,無論多么偏僻,環(huán)境多么惡劣,都會有兵站。

我理解,兵站就是解放軍的一個最基層的編制;兵站就是軍隊的末梢神經(jīng),他能在第一時間感知到任何外來威脅,并迅速上報,采取必要的行動。

在其他邊疆省區(qū),也會有兵站。

這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兵站;

我們住在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客棧。

大約行車30公里后,來到了聞名遐邇的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

大名鼎鼎的唐古拉山口

大名鼎鼎的唐古拉山口并不雄偉,也不壯觀,一尊雕塑刻畫著修筑青藏線的工程兵形象,一塊大石頭,刻著海拔高度:5231米。

甚至沒有一個像樣的水泥地面,塑像就直接矗立在裸露的土地上。雨水、雪水就在四周融化,

不必用太高的人工建筑,它的冷寂、荒涼,與周圍環(huán)境融為一體,默默注視著勇敢者的腳步。

唐古拉山口標志物

四周起伏的唐古拉山脈,覆蓋著皚皚白雪;附近草地上有悠閑的牛群,好奇的注視著我們。

有不少卡車司機下車觀光,畢竟,唐古拉山口這個名字太響亮了,來到這里就是對自然的一種宣告:我來了!

繼續(xù)前行,公路依舊蜿蜒曲折望不到頭,戈壁與草原交替陪伴著我們。

高反癥狀似乎奇跡般減輕了,感覺舒服了一些。也可能有心理因素,既然跨過了海拔最高點,越往前走,海拔越低啊。

空曠的青藏公路


進入西藏地界

穿過唐古拉山口不遠,就正式進入西藏界內(nèi)。一座藏式的牌樓矗立在道路上,這是西藏與青海的界碑。

那個另無數(shù)旅行者夢魂牽繞、高遠而寒冷、清高而孤寂的西藏,就在眼前了。

青海西藏界碑

進入西藏境內(nèi)約90公里后,我們越過安多縣城,繼續(xù)前進。

修路的路段開始增多,有些碎石路和坑洼路可能長達十幾公里。途中還不時下雨,高原氣候就是多變。

坑洼,泥濘,道路越來越難走。

雖然我們理解青藏線的負荷太重了,這條路太重要了,修路是常態(tài),但仍難免心生煩躁。

好不容易通過一段坑洼路,能提速跑一陣,坑洼路很快又來了,這樣好路和壞路輪番上陣,把人折騰得夠嗆。

高反尚未完全消退,外部環(huán)境不順利,再次把人們的情緒打回低谷。

快到那曲縣了,約220公里的路程,跑了5個多小時。

下午4點多了,通過對講機,有人提議在那曲住宿,因為昨晚誰都沒休息好。

我對這個建議舉雙手贊同,因為眼下依然被高反的困擾。

作為本行程的總策劃,馬老師在1號車上,對此建議不做正面回答,悶頭向前跑,被追問到無可躲避的情況下,以”嗯啊“作答,似乎是同意了。

眼看著那曲縣城到了,但是由于修路,主路被封,便道繞向另一個方向,1號車順勢沿著新路向前跑,很快將那曲縣城拋在了后面。

后面的車沒有辦法,只好跟著跑。

那曲縣至當雄縣約150公里。

出了那曲縣的修路路段,道路條件奇跡般地好起來,道路沿著山腳伸展開去,

草地、羊群再次出現(xiàn)在視野里,頓時,人變得輕松起來。

大約下午5點鐘,車隊順利進入當雄縣。

進入當雄縣

當雄縣城

很快找到一家條件非常好的酒店住下來,稍事休息后,大家一起吃了一段豐盛的晚餐。

進藏路上,最困難的階段過去了。

當雄縣海拔平均4200米,我們在世界海拔最高的客棧住了一晚,獲得了一定的高原免疫力,4000米左右的海拔已經(jīng)不算什么了。

直到此時,很多人感覺到,堅持到當雄住宿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去往拉薩的路上,途徑西藏一個著名景區(qū)納木錯,我們計劃明天游覽納木錯,然后到達拉薩。

提醒各位,自駕從青藏線進藏一定要做好應(yīng)對高反的準備。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自駕青藏線的路魘區(qū)間
西藏之旅(一百一十六):青藏公路——路途阻滯,景色一般(不僅車堵,而且心堵)
西行記(16)過可可西里
西行漫記·16 極限跨越
西藏行----行進在青藏線上(一)
青藏線:從拉薩到格爾木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