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帝,即明神宗,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年僅十歲即皇帝位,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1620年駕崩葬于北京昌平區(qū)十三陵之定陵。定陵是新中國第一座經國務院批準,有計劃、有組織、主動發(fā)掘的帝王陵墓,而萬歷也是迄今為止唯一被考古學家打開棺槨的皇帝。
當時地宮中總計出土的文物已多達3000多件,絕大多數都是萬歷皇帝和他的兩個皇后生前的生活用品。圖為在萬歷皇帝的棺槨中發(fā)現的金絲翼善冠 ,整個金冠用150根細如絲發(fā)的金線,經過非常復雜的工藝制作完成,這是至今唯一發(fā)現的皇帝金冠。
明神宗烏紗翼善冠此冠出土時戴在萬歷皇帝的頭部。此冠用細竹絲編成六角形綢絡狀紋作胎,髹黑漆,內襯紅素絹,再以雙層黑紗敷面。冠后山前嵌二龍戲珠,冠后插圓翅形金折角兩個,折角下有金質扁筒形插座,上面有浮雕升龍。
定陵出土的冕冠 是皇帝祭天地,宗廟,社稷等大典時戴用的禮冠,定陵共出土兩頂。冕冠的頂部,有一塊前圓后方的長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
定陵中還發(fā)現了4頂皇后戴的龍鳳冠。這是用黃金、翡翠、珍珠和寶石編織而成的頭冠,其中的一頂鑲嵌著3500顆珍珠和各色寶石195塊。
二龍戲珠金碗
花絲鏤空金盒玉盂
萬歷皇帝金酒注直口、粗頸、方腹、圓筒形高圈足,一側附耳形把,對稱另一側有細長流。覆盆形蓋,蓋頂嵌玉,并在蓋頂鑲一石榴子紅寶石為鈕。鈕以金鏈與把相系。在注壺的肩部鑲嵌紅、藍寶石數塊,腹部在把、流之兩側,各鑲嵌玉雕正面盤龍一條,龍睛及龍額部分各嵌紅寶石三塊。
明神宗玉帶
龍紋金臉盆
明神宗龍袍1958年打開定陵時,出土了很多絲質品,但由于技術水平落后,無數奇珍異寶無法保存,發(fā)掘的絲織品變硬腐化,其中最令人扼腕的是萬歷所穿的龍袍,在出土時,其部分仍然有色彩,紋飾還閃閃發(fā)光,但至今也有半個世紀了,龍袍原件早已褪色、局部化成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