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囂的世界里
做一個
沉靜的讀書人
主播:雨朦
作者:香蕉魚
“父親還沒有回來?”
母親回她,只是繼續(xù)禱告,祈求上蒼保護丈夫在前線一切安好。
“他什么時候會回來?”
母親嘆了口氣,“他現(xiàn)在還在太湖,戰(zhàn)事吃緊?!?/p>
“戰(zhàn)事,它會結(jié)束么?”
“會的。但是我們要贏,不要結(jié)束?!?/p>
小女孩若有所思,從母親房間里跑了出去。她今年六歲,家里人都說她聰明伶俐,非常好學,但她一直沒放在心上,她覺得這樣的贊賞只是大人們逗她玩的,或者,是他們自己需要這樣的玩笑,來擺脫家中晝夜不息地為父親徐達祈禱平安的肅穆氣氛。
所有人都知道徐達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可她每次出門迎接父親時,都能看見父親脖子上,手上新出的傷疤。這是戰(zhàn)爭的代價。
一年之后,徐達終于回來了。
他跨進家門,高高興興地抱起她的長女,問她這幾天學習上有沒有長進。她說,沒有,然后做了個鬼臉,把徐達逗得哈哈大笑。
其實這樣的回答并不好笑,只是朱元璋稱帝后,徐達被封為開國鋪運推誠宣力武將、中書左右丞相,以及魏國公。他春風得意,遇上任何事都覺得好笑。
“你會一直待在家里嗎?”小女孩問。
徐達沒有回她,便走進房間里去了。他太需要休息。
小女孩在庭院里轉(zhuǎn)悠了一圈,就鉆進了父親的書房。她想聽父親給她講英雄人物的故事,一年前講過一個,她一直都記得。
“想識字?”徐達說。
“想像父親一樣?!?/p>
(明成祖朱棣仁孝皇后徐氏之父徐達)
徐達笑了。
三個月后,徐達再次離家,進軍河南,攻取汴梁。家里又開始了晝夜不息的祈禱,而外頭徐達的名聲遠震全國,朱元璋還親切地稱他為“萬里長城”,寓意敵人永遠攻不破的活動防線。
小女孩很喜歡讀書,特別偏愛人物傳記,為了能夠理解這些人物傳記中的人文主義思想,她還翻閱了四書五經(jīng),有時還寫一點小文章,為的就是將自己的讀后感記錄下來。
在她眼里,自己的爹爹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傳奇,一個真實的英雄。
書中的英雄大多一生都在戰(zhàn)場上度過,與士兵們的交情很深,他們見過被砍下的頭顱,見過流離失所的百姓,更見過邊關(guān)的圓月。爹爹也一樣,這讓她非常自豪。
為了能身臨其境的體驗戰(zhàn)場硝煙,她經(jīng)常到父親的桌案上翻閱兵書,更拿起劍來隨意比劃。
她的好奇心,為她贏得了“女諸生”的稱號。
四皇子朱棣已快17歲了,朱元璋一直想給他謀一門好親事,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女子。一天,他突然想起了徐達,找人來問。那個人稱“女諸生”的長女已經(jīng)到了婚嫁年齡。
朱元璋捏了捏胡子??磥恚c四子朱棣年齡相當啊。這時正值冬季,南京的冬季。翻過年又是一年新春了,征戰(zhàn)與治理國家多年,也該好好慶祝一下,哪怕不是為了朱元璋自己,也要為安撫人心而慶祝。
他派人去找徐達,“讓他趕快進宮,有事商量。”
“皇帝找我是為何事?”徐達跟在一位公公身后,馬不停蹄地走著。
“是緊急召見。”
徐達覺得這次恐怕是兇多吉少,難道是自己功高蓋主了?
入殿內(nèi),徐達頭也不抬,木愣愣地看著地上。
朱元璋看他有些緊張,便脫口而出:“朕與卿同起布衣,患難與共,20余年,始終無間?!?/p>
徐達點點頭,一聲不吭。
這是牢獄之災(zāi)的第一個訊號:皇帝開始訴說早已逝去的年月中,他對你有多好,你們的交情有多深。
“自古以來,君臣契合?!?/p>
是的,確實是這樣的。很多古書上都是如此稱頌皇帝與寵臣的關(guān)系的,而這位寵臣之后會被釘在萬世的黑名單上,受所有人的唾罵。
“君與臣往往結(jié)為婚姻?!?/p>
婚姻?皇帝說的真是“婚姻”二字嗎?
長女才十四歲,近幾年未經(jīng)管束,整天只知道幻想遠古時候的將軍是如何在戰(zhàn)場上沖鋒陷陣。哦,對了,她還懂一點行軍布陣。誰愿意娶這樣一個活著的花木蘭?
“朕四子氣質(zhì)不凡,卿令媛聰明賢淑,二人年齡也相當。望卿能將令媛許給四子。佳兒,佳婦拜堂成親,可使我們做父親安心?!?/p>
剛聽到這個消息時,徐達以為自己是聽岔了。仔細又聽,才發(fā)現(xiàn)朱元璋真有結(jié)為親家的意愿。他趕緊撩衣下拜,說,“能夠嫁給殿下,是小女的福分,微臣豈有不同意之理?”
朱元璋很滿意地笑了,“那你下去準備著,來年就把婚事辦了。”
徐達告別了送行的公公,獨自沿著那漫長的積滿雪的宮墻邊走去,他很激動但沒有表現(xiàn)出來,他怎么就沒想到這一層呢?
可是,又有誰敢無端揣測圣意,猜想他會選擇自己的女兒做兒媳婦呢?
徐達回到家里,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妻子?!斑@才是我的好閨女嘛,對了,她在哪兒呢?”
妻子回答,“在你的書房里看兵書呢?!?/p>
(明成祖朱棣仁孝皇后徐氏)
洪武九年,正月二十七日,徐氏正式成為了燕王朱棣的王妃。朱棣已經(jīng)封爵,但要再過四年才會啟程前往自己的封地北京。夫婦兩新婚后的這四年依然在南京內(nèi)宮度過。
她博古通今的氣質(zhì),正中父母一輩的心意?;屎篑R秀英更直接稱贊她“這可真是我的好媳婦”。
在徐氏的眼里,皇宮就像一個碩大的童話所在。朱元璋成為了皇帝,多年前他還是與父親一起征戰(zhàn)南北的一介草蜢,而皇后秀英曾經(jīng)站在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上,與朱元璋一起并肩攻打還沒有陷落的城池,如今他們都成了活著的傳奇。
屢戰(zhàn)屢勝,并不是一個詞,而是一種狀態(tài),激動人心,引人遐想。
她知道秀英經(jīng)常勸誡朱元璋要收斂自己的脾氣,動不動就殺人這種習慣一定要壓制。如何壓制呢?她發(fā)現(xiàn),只要夫婦間感情好,丈夫失控的壞脾氣就會收斂很多,只要這兩個人是真心珍惜對方,互相尊重。
她的丈夫朱棣看樣子很崇拜自己的父親,這一點與她一模一樣。他一直希望能上戰(zhàn)場,用赫赫戰(zhàn)功贏得父親的刮目相看。
(明成祖朱棣)
十四年后,他終于有機會了。此時,他與王妃徐氏已經(jīng)在北京生活多年。
為了對付西南部的叛亂,傅友德已經(jīng)被調(diào)到了東川??墒窃?388年,邊境戰(zhàn)爭在麓川惡化起來。
燕王朱棣與晉王朱?尚也在邊境戰(zhàn)爭中,但他們絲毫沒有收獲任何作戰(zhàn)經(jīng)驗,皇帝下令讓他們合兵,一起殲滅前元朝丞相咬住和他的軍官乃兒不花。
他們剛跨過邊境,進入蒙古,就搜尋蒙古族將領(lǐng)乃兒不花。
當朱棣知道了乃兒不花的營地在何處時,便揮師迎著大風與急雪快速攻擊,結(jié)果把咬住與乃兒不花一起抓住,并使他們降了明朝。
朱棣的表現(xiàn)讓朱元璋印象深刻,把這次勝利與確保戈壁沙漠安全的功勞都給了他,還批準朱棣把蒙古降兵收入自己的屯位編制中,結(jié)果大大增加了燕王的兵權(quán),因為當時咬住的部下大概有10000人。
朱棣此時可謂春風得意。
(影視劇中仁孝皇后徐氏)
徐氏也很高興,她并不崇拜武力,只不過從小生活在武將家庭,她對這樣的結(jié)果是非常滿意的。
然而,沒過多久,朱棣就不高興了,整天哭喪著臉。因為朱元璋駕崩了,新皇帝卻不是他。
徐氏問他,“今天心情好一點沒有?”
他說,“與昨天一樣?!?/p>
鵝毛大雪遍布全城,更使他悶悶不樂。“你說為什么我不是馬皇后所生的嫡子呢?”
這個問題就搞笑了。坊間一直傳說朱棣有蒙古族的血統(tǒng),他的母親其實是一個蒙古妃子。
徐氏也沒辦法,這血統(tǒng)可不能改啊。
“如今哥哥們都差不多去世了,就我一個在這世間窩著?!?/p>
徐氏趕緊說,“什么叫窩著,你如今可是眾皇子中最雄才大略的一個,手下的十萬兵力都是些驍勇善戰(zhàn)之人,這不是正好證明了自己的能耐么?”
朱棣苦笑著,是啊,如今也算是坐擁北方的一代霸主了。
可是,這與父親朱元璋比起來,算什么呢?沒稱帝時他的人生在戰(zhàn)場上度過,稱帝后他的人生是在籌劃如何作戰(zhàn)中度過,而朱棣自己呢?活著就是為了保衛(wèi)小皇帝的江山不要被蒙古人奪去,保衛(wèi)他在南京的內(nèi)宮里過一輩子錦衣玉食的日子。
徐氏聽他這樣一解釋,也不說話了。
如今滿屋檐上都是雪,剛掃開一些又積了起來,紛飛的雪花仿佛要將心中熱血熄滅似的。
日子一天天過去,朱棣一直在等,但也不知道等什么。有一天,南京那邊傳來消息,小皇帝要削藩了——將藩王的政治與軍事權(quán)利全削掉。
一時間,很多藩王被貶。
“我看呀,再這么下去,就要到咱們了。”徐氏說。
她并非煽動情緒,只是實話實說。她有一種解甲歸田的感覺,這一輩子還沒活出彩來,就要謝幕了。真是邪門。
就在這時,一個小廝喊道:“夫人,一位老和尚求見?!?/p>
“你拿幾個饅頭打發(fā)了他。”
“他說他叫道衍,有要事相商?!?/p>
徐氏一聽,這不是當年追隨燕王的老和尚么?她快快備好酒席,請道衍在內(nèi)屋歇息,說燕王一會兒就回來。
原來,老和尚是來訴苦的。多年來,佛家與道教的僧侶們在江南富庶州,占用了大量的好田,搖身一變成了真正有錢有勢的地主。
他們的財富讓老百姓非常記恨,而他們又利用自己的權(quán)利,對其他人的土地使用權(quán)進行打壓,于是小皇帝下旨,限制佛教和道教的土地占有量。
道衍此時而來,就是想為自己討公道的。他如今成了和尚們的領(lǐng)袖,希望燕王能幫助自己的同胞們,作為回報,他可助朱棣奪取皇位。
這叫別人出手了,我們也應(yīng)當給予同等分量的還擊,算是正當防衛(wèi)。
朱棣與他聊了多久,徐氏在外頭就等了多久。
后來,她看見朱棣出來了,容光煥發(fā),嘴角掛著一絲前所未有的笑容,那是一種旗開得勝的笑容,一種堅定到讓敵軍佩服得五體投地的微笑。
那一夜,徐氏沒睡,燕王府上下也沒睡。
幾個月之后,她看到了這次談話的結(jié)果:朱棣病了,而且病得很嚴重。
夏天來了,他裹著冬衣在院子里走來走去,嘴里念叨著“冷死了,冷死了”。幾天后,這病更嚴重了,他鬼哭狼嚎,不斷地磕著響頭,請求皇帝一定要放過他的兒子們。
每次聽見那磕頭時咚咚作響的聲音,徐氏的心就往嗓子眼上一提。
到了晚上,兩人共處一室時,徐氏就皺著眉頭,用溫水泡過的布幫他擦掉額頭上的血。她擔心還沒有造反呢,朱棣就被自己的裝腔作勢給弄死了。
這是何必呢?她心疼死了。
“你說,這條路我該怎么走?”朱棣問她。
“我一個婦人怎么插手這些?”
“你可流著你爹徐達的血,趕快說?!?/p>
無奈,徐氏只好出謀劃策,建議他先攻下大寧,積累更多的兵力。
(影視劇中仁孝皇后徐氏)
大寧如今由寧王朱權(quán)占據(jù)著,按如今朱棣的兵力,攻打別處是妄想,攻打大寧還是很實際的。將寧王的軍隊收編己用,合力迎擊皇帝派來的軍隊,就事半功倍了。
皇帝派李景隆北伐。敵眾我寡。朱棣想了個法子:空城計。
臨走前,他叮囑徐氏,“李景隆來,只能堅守,千萬不能出城迎擊。”
李景隆有五十萬兵力,出城必死。
朱棣還下令撤去盧溝橋的守兵,把整座城包裝成了毫無防備的樣子,引誘李景隆進城。
“這就行了?”徐氏問。
“行了。李景隆的軍隊全由南方兵組成,他們可受不了這天寒地凍。你守在這里,我去搜刮援兵,很快我就會回來了?!?/p>
朱棣走后,李景隆如約而至。
他大搖大擺地走在前面,后頭是無數(shù)擠在一起瑟瑟發(fā)抖的士兵。雪讓他們感到新鮮而恐懼。
李景隆一看,嚯,沒人守城,當即決定兵分三路,主力守在鄭村壩準備阻擊朱棣,由自己親自坐鎮(zhèn)守候。
壓力減半,但城門邊的戰(zhàn)事依舊慘烈。
南方的士兵們占著人多勢眾,一直守著不肯走,他們非常驕傲,攻擊一刻不停,晝夜不息。
眼看著燕軍的士氣就要被打垮了。徐氏也顧不得許多,她穿梭于軍隊之間,鼓勵將士們一定要堅定信心。
她給許多健壯的婦女發(fā)了戰(zhàn)甲與長矛,讓她們也上陣殺敵。自己更登上了城墻監(jiān)督戰(zhàn)況。
火光喧天,濃煙彌漫,四處都是受傷后的呻吟。
她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南方來的士兵們只要離開火堆就抖個不停,耐寒能力相當差。
謝天謝地,現(xiàn)在是隆冬。
她叫來了其他的女人,將水從城墻上潑下,水很快結(jié)成了冰。
一夜之內(nèi),城墻成了冰墻。
南軍幾次擺好梯子,可剛有人爬上去,就連人帶長梯一起跌落下來。
朱棣聽說后,高興得直拍大腿,夸她是賢妻。
三年后,徐氏41歲了。靖難之變結(jié)束,朱棣稱帝,她也成了皇后。
此時,她離生命終結(jié)還有五年時間。
或許是老天覺得她的使命已經(jīng)完成,欲將她收回,讓朱棣自己去完成那些開疆拓土的帝王霸業(yè)。
徐氏去世后,朱棣非常痛苦,發(fā)誓不再立后。他為她修建了琉璃寶塔,后來遷都北京,她的靈柩也搬了過去。
生命后期的她,孜孜不倦地幫丈夫宣傳三綱五常,倡導(dǎo)傳統(tǒng)觀念,以自己的名義發(fā)放了《古今烈女傳》等書籍。她還親自寫下有關(guān)佛教大功德的佛經(jīng),記錄了自己與觀音菩薩的心靈交流過程。
五年來,她忠誠,熱情,不辭辛勞。她也經(jīng)常勸誡朱棣,可朱棣沒聽。朱棣像朱元璋,但他畢竟不是朱元璋。她也不是馬皇后,她只是她自己,只能用自己的方式輔佐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