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山是嶗山余脈,一座不知名的野山,看上去海拔不過二三百米,但野曠之境,別有一番情趣。少山是個山村,村前村后都有水庫,村前水庫在山腰,有石壩圍砌,村后水庫開闊,清澈透明,婉若一面鏡子,山光水影,清幽寧靜。山隨然不算高,但奇峰聳立,怪石嶙峋,丘壑跌宕,更有百年老杏,櫻挑等果樹滿坡遍野,還有奇松偃仰,茂林修竹,飛澗疊嶂,曲徑通幽。
昨日一場大雨,山中好不熱鬧,霎時間山瀑飛瀉,流泉喧鬧,溝滿濠平。因少山離城區(qū)近,是我常常來游玩和寫生之地。少山村深處有石竹書院,周邊有書院舊址、涼亭、清泉、處女池等景點,村里有農(nóng)家宴,可品嘗水庫鮮魚,山珍野菜。沿書院邊小路彎延前行,穿過數(shù)百米果園,進入山谷,忽見兩條小路下行,都是通往石門山的野徑。所謂野徑,即沒有路,只是村民進山崎嶇小徑,時而亂石橫野,時而荊棘叢生,時而雜草齊肩,時而懸崖峭壁,時而斜枝橫欄。沿驢友所系紅色布條標記前行,一路奇景不斷,當(dāng)然也險象環(huán)生,春夏秋三季,雜草中有蛇蟲隱藏,須多加小心;若是冬天,冰霜很滑,若想攀上石門山,可能要有幾次摔跤,當(dāng)然更有奇異絕境等待我們。要想攀上石門山,往返總要用三四個小時,而且汗流夾背,腿疼腳軟,當(dāng)然,每每也樂在其中。這正是'幽境千回通異境,青巒萬疊覓奇峰″。
李可染先生云:高無坦途。然少山之境,不在峰高,而在景奇,荒率野逸,大有漸江、八大畫中之意,不與眾山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