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guī)煹茉谂笥讶Πl(fā)了一段話,我覺得蠻深刻:
你永遠賺不到
超出你認知范圍外的錢
除非你靠運氣
但是靠運氣賺到的錢
最后往往又會靠實力虧掉
這是一種必然
你所賺的每一分錢
都是你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xiàn)
你所虧的每一分錢
都是因為你對這個世界認知有缺陷
這個世界最大的公平在于
當一個人的財富大于自己認知時
這個社會有100種方法收割你
直到你的認知和財富相匹配為止
(一)
我想起畢業(yè)前,一位領導在酒桌上面授機宜:
畢業(yè)前,導師在酒桌上面授機宜:
“如果你想變富,只需在一生中不斷地買入資產(chǎn)就行了;如果你想變窮,只需不斷地買入負債。”
一元錢有三種命運:
我們先來看錢的第一種命運。
一個富人送給窮人一頭牛,窮人滿懷希望開始奮斗
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飯,窮人于是把牛賣了,買了幾只羊,吃了一只,剩下的來生小羊
可小羊遲遲沒有生下來,日子又艱難了,窮人又把羊賣了,買成雞。窮人想讓雞生蛋賺錢為生
可還沒等到雞生蛋,家里揭不開鍋了,窮人把雞也殺了
最后,窮人又變得一無所有了。
窮人之所以貧窮,根本就在于他把資本硬生生變成了消費。
金錢的一個主要用途是滿足日常消費,可我們對待金錢的時候最怕的是把錢全部消費掉,不懂得留下讓錢生錢的種子。
把資本變成消費的過程就是干掉本金的過程。有一個被很多人忽視的投資理財?shù)闹攸c,那就是本金。
股神巴菲特投資理財?shù)哪昊找媛什?5%以15%計算,本金1萬元,一年的收益也就1500元,一件冬季大衣的價格;
本金10萬元,一年的收益能達到1.5萬元,這可就扣你半年的飯錢了??梢姳窘鸬牧α?。
理財致富的真相在本金,本金太低,連復利和高利率都幫不了你。
年輕人理財最大的難題就是本金問題,這就需要年輕人要做到控制消費的欲望,強制儲蓄錢,為理財積累第一桶金。
談到理財,業(yè)內(nèi)通用的是“10%法則”,即每月把收入的10%拿來儲蓄,積少成多、集腋成裘。對于大多數(shù)人,偶爾省下收入的10%存下來很簡單,但每月堅持下來并不容易。
一直以來,很多人的儲蓄習慣是:收入—支出=儲蓄,這種方式下,支出有一定的隨意性,往往會導致越低沒錢可儲,只得作罷。
年輕人理財應從強制儲蓄開始,將儲蓄放在前,消費放在后,即支出=收入-儲蓄,嚴格控制支出數(shù)量。
李白講,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是不可能的。應該是千金散盡回不來。
好多人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對金錢充滿仇恨,就是想花個光光,然后忍饑挨餓,過沒有尊嚴的日子。
這是病,得治!
(二)
我們再來看錢的第二種命運。
這是金錢最理想的狀態(tài),發(fā)揮種子的作用,讓錢生出更多錢來。
比如,你買了北京三環(huán)內(nèi)的房子(不是今年買,杠精表激動)將房子出租出去,每月收到的房租,在支付了月供后,還剩300元,這300元會源源不斷地流入你的口袋。
這就是富人的思維,他們會花錢買入資產(chǎn),也就是那些購買后能夠為我們持續(xù)創(chuàng)造收益的東西,流入資產(chǎn)項目的錢越多,資產(chǎn)增加得就越快。
這還沒算房產(chǎn)的升值部分。北京房產(chǎn)升值,沒有輕輕松松漲上幾百萬,我都沒心思在這給檸檬精吹牛。
資產(chǎn)增加得越快,現(xiàn)金流進來的就越多,當資產(chǎn)項目產(chǎn)生的收入足夠我們?nèi)粘VС龅臅r候,也就實現(xiàn)了財富自由。
真正的資產(chǎn)可以分為下列幾類:
1.不需我們自己到場就可以產(chǎn)生現(xiàn)金流的業(yè)務
比如,我們擁有某公司股份,不需要參與管理,只需享受分紅,這股份就是資產(chǎn)。
2.股票、債券、基金
變現(xiàn)簡單。如果早幾年重倉茅臺,那我叫你一聲大佬。
3.一線好地段的房產(chǎn)
我說我靠房子賺過幾百萬。杠精會不會說我吹牛?
4.專利權、品牌等
據(jù)說一個叫楊偉波的人,把自己注冊的http://weibo.com賣給了新浪,賣的不貴,也就760多萬吧。
最近又有人賣了http://jingxi.com給京東, 據(jù)說經(jīng)濟不好賣得不高,也就七位數(shù)。
(三)
最后看錢的第三種命運。
貧窮者的思維是用錢買入負債,就是那些購買后你要持續(xù)在它身上花錢的東西。
比如買入一輛車,保險、停車費、汽油、保養(yǎng)、洗車等等,大概一年需要支出3-5萬的費用,10年后價值趨近于零,這就是負債。負債是睡后支出,你躺著它都在吸你的血。
需要不斷投錢的車是消費品,而能夠產(chǎn)生收入的房是投資品,這就是早買房晚買車的道理所在。
在花錢時,如果是投資,只要未來有回報,現(xiàn)在就不存在貴不貴的問題,如果是純消費和負債,現(xiàn)在再便宜也是對金錢的虧損。
大多數(shù)人不清楚資產(chǎn)與負債之間的的區(qū)別,甚至把負債當作資產(chǎn)買進,這導致了世界上絕大部分人在財務問題中苦苦掙扎。
我身邊有這樣的案例:前幾年一對東北小夫妻在燕郊結婚買房,后來女的作,要買貂,嫌房貸壓力大,于是賣了房子買貂。后來你懂的,燕郊房子暴漲限購?,F(xiàn)在天天穿著貂哭喪著臉。
如果你想變富,只需在一生中不斷地買入資產(chǎn)就行了;如果你想變窮,只需不斷地買入負債。搞清楚了資產(chǎn)和債務的區(qū)別,財富自由雖然不是觸手可及,至少不被割韭菜。認知水平低是一生最大的債務!